海洋石油:從淺水到深水的跨越
2011-06-16   作者:記者 王蔚/上海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隨著國際石油勘探轉向深海大趨勢的形成和南海深水資源的發(fā)現,進入21世紀,中國向深海進軍的步伐明顯加快。2011年5月23日、24日,中國打造的深海利器“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01”的相繼誕生,中國終于在世界深海油氣開發(fā)陣營有了一席之地,也標志著中國造船業(yè)在海工領域自主研發(fā)和國際競爭能力的飛躍。

  人們追蹤陸地油田的脈絡來到海邊

    我國首艘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1896年,美國在加利福尼亞海岸,為開發(fā)由陸地延伸至海里的油田,從防波堤上向海里搭建了一座木質棧橋,安上鉆機打井,這是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油井。
  最初的海上勘探采用這種棧橋或人工島的方式。1920年,委內瑞拉在馬拉開波湖利用木制平臺鉆井,發(fā)現了一個大油田。1922年,蘇聯(lián)在里海巴庫油田附近用棧橋進行海上鉆探成功。1936年以后,美國又在墨西哥灣的海上開始鉆第一口深井,1938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海洋油田。
  20世紀40-60年代,隨著焊接技術和鋼鐵工業(yè)的發(fā)展,相繼出現了鋼質固定平臺、坐底式平臺、自升式平臺等鉆井裝置。1947年,美國在墨西哥灣首次用鋼結構鉆井平臺鉆出世界上第一口商業(yè)性油井,引發(fā)了世界范圍內海洋石油開發(fā)的熱潮。1950年,出現了移動式海洋鉆井裝置,大大提高了鉆井效率。1951年,沙特阿拉伯發(fā)現了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油田。
  1960年,中國在鶯歌海開鉆了中國海上第一井——“英沖一井”,水深15米。
  20世紀60年代后,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造船、機械工業(yè)的發(fā)展,建成各種大型復雜的海上鉆井、采集、儲輸設施,促進了海上油氣開采的迅速發(fā)展。
  目前,世界上有近千座海上石油鉆井平臺,遍及世界各大洋。墨西哥灣是世界上鉆井最活躍的近海區(qū)域,正在作業(yè)的就有19000多口井。在海灣地區(qū)作業(yè)的近海鉆井船有120多艘。美國路易斯安那娜州沿岸有鉆機近百座。挪威、巴西等國的海上石油鉆探興旺。20世紀80年代,海上勘探的國家已逾100個,海上產油國超過40個。近20年中,海洋原油產量的比重在世界總產油量中增加了一倍。
  目前,海洋能源資源已成為全球可持續(xù)發(fā)展主流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海油總公司副總工程師曾恒一介紹,海洋能源開發(fā)要瞄準四大戰(zhàn)略領域:第一是海洋石油的深水領域。全球海洋石油資源量44%在深水。第二個領域是LNG(液化天然氣)領域。進入21世紀,世界油氣12項重大發(fā)現中有八項在海洋,其中七項是天然氣。第三個領域是天然氣水合物。這是一種新興能源,是天然氣的甲烷,在低溫高壓下以固體狀況存在海底。據估計,全球天然氣水合物資源量相當于煤、天然氣、石油三者資源量總和的五倍。第四個領域是海洋能,這是取之不盡的低碳能源,開發(fā)潛力巨大。
  據統(tǒng)計,海洋蘊藏了全球超過70%的油氣資源,全球深水區(qū)最終潛在石油儲量高達1000億桶,深水是世界油氣的重要接替區(qū)。近十年來,人們新發(fā)現的探明儲量在一億噸以上的油氣田70%都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又位于深海。
  目前,國際石油界的普遍共識是,陸上油田尚具潛力的地區(qū)僅有中東、中亞等地,而過去30年東、西半球兩個最重大的油田發(fā)現均來自海洋。根據各種權威機構的數據源顯示,海洋石油資源將是未來原油產量增長的重要來源,全球50%以上的油氣產量和儲量將來自海洋。
  隨著發(fā)達國家海洋勘探開發(fā)技術與裝備日漸成熟,海上油氣產量繼續(xù)增長,開采作業(yè)的范圍和水深不斷擴大,墨西哥灣、西非、巴西等海域將繼續(xù)引領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fā)的潮流。
  最近發(fā)現的兩處新油田位于深海區(qū),墨西哥灣的“杰克2號”油田位于海平面以下2000米處。要觸及油層需要安裝8000米長的管道,而抽出石油需要的實施費用也十分昂貴。巴西近海岸潛在的石油儲量第三大的卡里奧卡油田,位于水下2000米,海床以下6700米處。在如此條件下建造油井存在著巨大的工程挑戰(zhàn)。
  ?松梨诘耐た得魉拐J為:“地球上所有易開發(fā)的油氣幾乎都被發(fā)掘了,F在的工作更為困難,石油勘探和開采工作需要在更具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和工作區(qū)域里進行!

  海洋石油開發(fā):創(chuàng)新的三千米深度

  2011年1月5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宣布,2010年,中海油國內油氣年產量首次突破具有標桿意義的5000萬噸油當量,達到5180萬噸,等于為國家建成了一個“海上大慶油田”。
  據介紹,1982年中國海油成立時,原油年產量僅九萬噸;經過28年發(fā)展,不僅油氣產量登上5000萬噸新臺階,更建立起完整的海洋石油工業(yè)體系,技術水平、裝備水平、作業(yè)能力和管理能力均處于亞洲前列,并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可。淺水已經不足懼,進軍深水成為中國海洋石油的下一個戰(zhàn)略目標。

  從300米到3000米

  中海油工程建設部總經理金曉劍向記者透露,走向深海戰(zhàn)略2003年開始醞釀,2004年,中海油總公司決定拿出1000萬元打造深海工程裝備。從2005年起,連續(xù)三年,主要是了解和認識國際發(fā)展狀況,決策選擇什么樣的型號,把腦子里的概念變成設計圖紙。從2008年起,把紙上的東西,變作真正的裝備。
  早在1983年,我國就成功自主開發(fā)出“勘探三號”半潛式鉆井平臺,具備300米以內水深油氣田的勘探、開發(fā)和生產能力,屬于第二代、第三代世界水平。20多年來,我國海上鉆井能力最大水深達505米。
  曾恒一告訴記者,淺水、深水,在世界范圍內并沒有固定標準,僅僅是反映海洋工程發(fā)展的水平。對中國來說,300米水深以上即為深水,國際上有種說法,超過500米為深水。而業(yè)界普遍認為,1500米以上為超深水。從淺水到深水,主要是依據海上工程裝備能力。
  按照國外技術發(fā)展的路徑,海洋鉆井能力從300米到500米,500米到750米或1000米,然后是1500米、2000米、2500米、3000米,目前國外深水鉆井能力已經達到3052米。
  據統(tǒng)計,全球發(fā)現的油氣儲備中,就已有2/3來自深海。國際知名的石油公司BP(英國石油公司)、雪佛龍、荷蘭皇家殼牌、戴文能源以及必和必拓等在墨西哥灣的深水海域都有鉆探作業(yè)。由此可見,各石油巨頭在跑馬圈地和開發(fā)鉆探這些新油田的技術方面展開的競爭相當激烈。
  中國為什么要定3000米作為標尺?金曉劍說,一方面,別人已經把這個過程走完,我們可以實現跨越式發(fā)展;另一方面,與我國海底的地形地貌有關。從我國自身海洋資源條件看,東海近海大陸架和大陸坡比較寬,走200公里水深不超過200米,而南海海底就很陡,走到200公里以外,一個陡坡水深很快就下到1500米。中國海洋石油開發(fā)正在走向深水,南海石油儲量非常豐富,75%的面積處在深水。在南海勘探,必須要有3000米鉆井能力,才能把主要的地方覆蓋。

  走向深海的聯(lián)合艦隊

  大型深水裝備是“流動的國土”,載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è)走向深水使命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從“十一五”以來大力推動深水發(fā)展戰(zhàn)略,打造五種型號、六艘可在水深3000米海域工作的深海工程裝備,分別擔負從地球物理勘探、地質勘察、鉆井作業(yè)、海底鋪管、物資保障等不同職能。
  這六艘船分別為:一艘“海洋石油720”12纜深水物探船、一艘“海洋石油708”深水地質勘察船、一艘“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一艘“海洋石油201”深水鋪管起重船,另外兩艘為深水大馬力三用工作船,組成中國深海油氣開發(fā)的“聯(lián)合艦隊”。據悉,“5型6船”均由我國自主研發(fā),開始具備深海油氣開發(fā)所需要的硬件能力。
  2011年1月26日,全球首艘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海洋石油708”在中船龍穴造船基地海工區(qū)出塢。據了解,到一個地方打井,一定要對那里的海底有所認識。在深海,要放帶上探測儀的“深檢器”,像潛艇一樣,進行水下勘察,這就是“深水工程勘察船”的使命。
  2011年4月22日,12纜地球物理勘探船“海洋石油720”在上海命名交付。作為亞洲首艘最新一代三維地震物探船,該船工作水深可達3000米,可在五級海況和三節(jié)海流情況下采集地震數據,并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探測和預處理系統(tǒng)。金曉劍解釋說,過去說船拖的纜數越多,覆蓋面積越大,勘探效率越高。在深海,最有效的就是大面積拖網,以便把更多的地震資料取回。這就是深水地球物理勘探船即深水物探船要發(fā)揮的作用。
  2011年5月23日,自重超過3.1萬噸,甲板面積相當于一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從船底到鉆井架頂相當于45層的高樓,電纜總長度超過900公里,最大作業(yè)水深3050米,最大鉆井深度12000米的3000米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海洋石油981”順利交付。
  2011年5月24日,“海洋石油201”深水鋪管起重船,在江蘇如皋港命名,該船總長204.65米、型寬39.2米、型深14米,它集成創(chuàng)新了多項世界頂級裝備技術,配置了包括全電力推進、DP3動力定位、“S”型深水雙節(jié)點鋪管系統(tǒng)、4000噸重型海洋工程起重機等一系列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裝備,能在除北極外的全球無限航區(qū)作業(yè)。
  金曉劍告訴記者,以上介紹的4型4船是完全獨立工作的,另有兩艘大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分別擔負“起拋錨”和“供應船”的職能。比如鉆井平臺船,自己有動力,但是如果長距離在海上走,需要拖帶;或者水不是太深的時候,要拋錨,拋錨它自己不能拋,需要另外的船來幫助。此外,所有這些船,在海上工作,都需要別的船給它送油、水等補給。
  2011年5月23日,中海油服投資建造的國內第一艘大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81”在武漢下水。該船是專為“海洋石油981”深水作業(yè)量身打造深水工程船舶。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王宜林表示,“五型六船”的建造完工和即將服役作業(yè),標志著我國海洋石油工業(yè)的“深水戰(zhàn)略”即將邁開實質性步伐。

  真正走向深海,路還很長

  一位業(yè)內的管理者比喻,之前在陸地,每天一個平臺打一口井,可能只花10萬、20萬成本;之后到淺水,習慣了150萬人民幣的規(guī)模,如今到了深海,每天就要支出150萬美元……就如同進入一個新的房間,總覺得到處都別扭,F在,只實際解決了幾個簡單問題,比如有了鉆機,可如何使這個鉆機連續(xù)的用下去,才是未來面臨的課題。
  “一口井打下去,好幾千萬美元,決策起來手哆嗦不哆嗦!苯饡詣τ浾哒f。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讓“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連續(xù)有效地運轉下去。這就是說,我們要準備足夠的井讓它打。在打井的過程中,怎么才能再造第二條,第三條鉆井平臺……要問與世界有多大差距,只能回答,我們是剛剛進門:管理工作,剛剛入門;思想觀念,剛剛入門。
  深海石油勘探,別人走了幾十年,中國還只是在追趕。希望在下一個十年中,迎頭趕上別人三十年走過的路,盡快地走到一定水平。

   鏈接:科技創(chuàng)新:走向深海的驅動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中國海洋石油去年凈賺312.6億元 2008-03-28
· 中外合作采海洋石油外方合同所得油出口征稅 2007-07-11
· “海洋石油117”號上海命名[圖] 2007-05-15
· 海洋局:推進海洋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 2011-03-11
· 夏耕代表:青島將用好海洋資源優(yōu)勢 2011-03-0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