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八菱科技10年4度逐夢上市游戲:隱瞞重大事項
2011-11-05   作者:  來源:新快報
 

    6月9日,因詢價對象不足20家,八菱科技無奈取消股票發(fā)行,被關在股市門外。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已是它第3次沖擊上市夭折。
  11月2日,結束申購的南寧八菱科技公布網上發(fā)行中簽公告,這意味著二次發(fā)行的八菱科技將于深交所順利上市。
  然而,根據深圳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在南寧的調查證實,八菱科技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長顧瑜因涉嫌職務侵占罪已經被南寧公安局立案。
  記者看到,此份2011年4月14日由南寧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發(fā)出的南公經字[2011]049號立案決定書,載明已對八菱科技實際控制人顧瑜涉嫌職務侵占罪立案偵查。
  而八菱科技首次獲發(fā)審委通過是今年4月11日,并于6月因詢價機構不足而宣告發(fā)行失敗,成為A股歷史上首家中止發(fā)行的公司。隨后,八菱科技因更換簽字會計師而重新上會,10月17日,經證監(jiān)會發(fā)審委2011年第228次會議第二次上會通過。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此案件為八菱汽配廠眾多因不愿意被侵占股權的職工股東們集體控告八菱汽配、八菱科技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顧瑜,包括因涉嫌利用職權徇私舞弊、剝奪職工股東發(fā)起人的權利、強行安排其成為“被代持人員”、不允許股東參加會議以及謀取非法收入、侵占八菱汽配件廠廣大股東的財產、竊取南寧八菱汽車配件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股權等經濟犯罪。
  經過公安機關兩年多的審查,認為顧瑜涉嫌職務侵占并且該案件符合立案條件,才做出立案偵查的決定。而公司近月兩次發(fā)行,卻在公開披露中對此風險只字未提,虛假陳述、欺騙投資者、刻意隱瞞這一影響發(fā)行上市的重大事項。

  事件還原:十年四度逐夢上市 八菱科技“勇敢”游戲

  故事的主線,有三個八菱。八菱科技,是現在的發(fā)行人。另一個是八菱科技原先的母公司:八菱汽配。還有一個則是八菱汽配廠,通過這個最終的持股平臺,原八菱廠的數百職工間接持有八菱汽配股權,從而再間接持有八菱科技的股權。
  2008年,由于理不清的股權代持關系,八菱汽配無奈轉讓了其全部八菱科技股權。如今已改名科菱咨詢,經營著露天停車場和貨運業(yè)務。這對于堅持了16年到最后的201名(102名實名,101代持)股東而言,如果看著八菱科技上市卻和自己無緣,似乎是一場悲劇。
  也許,開始就注定了這個結局。

  1 八菱汽配:始亂終棄

  1994年2月,南寧汽車配件總廠和該廠職工一同投資設立南寧八菱汽車配件廠,但南寧汽車配件總廠資金未能到位,汽車配件廠全部改由352名職工投資430萬元設立。
  1995年4月,汽車配件廠與香港廣興貿易公司設立了合資企業(yè):南寧八菱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汽配廠原出資430萬,持股比例63.2%;香港廣興出資250萬,占36.8%。自此南寧八菱汽車配件廠成為職工持股平臺。
  1997年、1998年歷經3次增資和小部分股權轉讓,到1998年底,八菱汽配共有職工股東399名,共出資1564.6萬元,其中通過汽配廠持股平臺持股1327.5萬元,香港廣興代持237.1萬元。此時,除去香港廣興出資,八菱汽配通過汽配廠的真實個人持股可見,那個時候,顧瑜只持有 2.31%,當時的大股東是張啟琴。2000年,八菱汽配開始了第一次籌備上市。
  可當時的外資企業(yè)境內上市,存在一定的障礙,需要外資退出股權。在與香港廣興溝通后,香港廣興將其股權497.5萬元轉讓給汽配廠237.6萬元、南寧祥達水箱廠159.9萬元等四家股東,只余下13.1%股權。
  但僅完成外經貿部門批準和工商變更手續(xù),八菱汽配就碰到了無法逾越的稅收問題:外資股權降至25%以下后,對以前年度的稅收優(yōu)惠不能得到確認。很棘手,經權衡后,八菱汽配暫停了上市和外資退出進程。
  2001年12月,八菱汽配對香港廣興2000年10月的股權轉讓進行了還原。
  第一次上市鎩羽而歸后,2001年7月,八菱汽配聯合南寧祥達水箱廠及65名自然人共同出資1058萬元,設立八菱科技這家內資企業(yè)。由于當時《公司法》規(guī)定股東不超50人,59名自然人股東的出資便由三個股東代表代持。而這一次,顧瑜的丈夫、醫(yī)生楊競忠出資358萬,占比33.84%,成為僅次于八菱汽配的第二大股東。
  對于這段歷史,八菱科技自稱“從成立開始就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公司,擁有獨立的研發(fā)部門和生產線,主營業(yè)務是研制硬釬焊技術和生產硬釬焊散熱器產品,并完全獨立核算,其銷售和采購也自成體系”。其后,八菱科技通過兼并水箱廠的股權和一系列增資擴股。
  2004年“八菱科技的銅質硬釬焊技術成熟并批量投入生產后,產品得到整車廠認可和廣泛使用,前景看好”。11月,八菱科技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八菱汽配持有股權為2898萬股,比例上升為51.2%。
  這一年,顧瑜還通過汽配廠這一職工持股平臺受讓其他自然人股權467.25萬元,原大股東張啟琴退出。至此,顧瑜通過汽配廠實際擁有八菱汽配615.262萬元股權,占總股本29.3%,成為汽配廠和八菱汽配的控股股東。
  2005年,香港廣興選擇徹底退出八菱汽配,并轉讓全部股權。其中的770萬元股權,解決了其歷史上237.1萬元的股權代持問題,同時也解決了 2002年收購祥達水箱廠需要的260.4萬元股權遺留問題,其余272.5萬股權轉讓給其他自然人股東,但這些股權仍舊登記在汽配廠名下統(tǒng)一管理。
  2006年,經八菱汽配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批準,八菱汽配將持有八菱科技906萬股權以1.60元轉讓給顧瑜等5人。至此,八菱汽配持有八菱科技1992萬股,仍為第一大股東,比例35.2%。
  八菱此時業(yè)務發(fā)展迅速,產能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為擴充產能,徹底消除同業(yè)競爭,減少關聯交易,2006年7月,八菱汽配將生產散熱器的機器設備及相關資產轉讓給八菱科技,八菱汽配不再從事散熱器生產經營業(yè)務。
  此后,八菱汽配已等同于汽配廠,并開始退居幕后。
  2007年3月,八菱汽配廠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將其持有的八菱汽配股權轉讓給實際出資人,并進行清算注銷。

  2 2008年撥亂反正和二度上市

  此時的八菱科技已在籌備第二次上市,另個棘手問題出現:股東人數超限和代持。八菱科技設立時就存在股份代持,而八菱汽配更是有職工持股會的清理問題。為解決此問題,八菱科技分三步走。
  第一步清理八菱科技的股權。
  2007年6月,為明晰股權,八菱科技對代持股份進行了清理,代持人葉有松、黃緣等分別與實際出資人簽訂協議,將其持有的代持股份轉讓給實際出資人,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八菱科技股東共計57名,自然人股東56名。大股東八菱汽配持股1992.9萬股,持股比例35.2%。
  第二步,是八菱汽配持有八菱科技1992.9萬股代持股權的清理。基本思路是八菱汽配將持有的八菱科技全部股權定向賣給八菱汽配實際持股人。轉給自然人股東后,八菱汽配不再持有股份。但如果自然人股東全部獲配,則會出現新問題,八菱科技股東人數超限。
  在清理職工股時,多數公司選擇互相轉讓。但八菱科技顯然成竹在胸。
  2008年3月,八菱汽配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并通過《關于轉讓南寧八菱汽車配件公司持有的南寧八菱科技公司股份給公司股東的決議》。此時,八菱汽配在冊股東102人,甘秀玉、朱金安兩人名下還合計代持101人股權。
  這次股東大會,還通過了被代持的甘秀玉、朱金安等101人可購買八菱科技股權的議案,認定這些“被代持人員”可以按照其實際擁有的股權比例購買。
  股東大會還預見性通過《關于轉讓剩余股份的議案》,規(guī)定“由于八菱汽配股東放棄購買和由于取整計算造成的剩余股份,由董事會決定有關轉讓事宜”。
  果然,八菱汽配的203名員工股東,只有26人參與認購,買走1489萬股股份。配售結果認購率不到75%,余下503.8萬股沒有人要。最終,顧瑜受讓了自己在八菱汽配持有的全部29.3%股權,對應股份為583.88萬股,為此支付股款共計1751萬元。
  接著,出現了虛晃一槍的第三步。2008年3月28日,八菱汽配董事會決議,將余下503.8萬股分別轉讓給南寧坦途、北京海瀛新銳、佛山怡隆三家“戰(zhàn)略投資者”。
  北京海瀛新銳只能拿出152萬,又緊急借來448萬元,受讓200萬股。一年后,2009年8月和10月,南寧坦途、北京海瀛新銳和佛山怡隆又將這些股份原價如數奉還,全轉讓給了顧瑜。
  原來,2008年3月,在上述這三家機構轉讓時,八菱汽配就做了回購約定:“如果八菱科技在本協議生效之日起一年內未能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則由八菱汽配以約定之價款購回本協議約定之轉讓標的”。
  2009年6月,由于“汽車散熱器產品市場需求結構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鋁質散熱器代替銅質散熱器的趨勢和節(jié)奏加快,八菱科技擬主要投向銅質散熱器生產的募投項目面臨巨大的風險,因此,八菱科技撤回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
  2009年8月和10月,這三家投資者要求回購,經八菱汽配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決議,董事長顧瑜購買了這503.8萬股權。
  這三步走完,顧氏夫婦合計持有八菱科技50.44%股權。

  3 主業(yè)日薄西山

  八菱科技是以汽車熱交換器為主營業(yè)務,其主要產品為散熱器、暖風機,多用于燃油汽車發(fā)動機和機身,客戶集中在以生產微型車見長的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重慶長安等汽車生產公司,其中,八菱科技2008年至2010年對上汽通用五菱的銷售比例分別高達47.06%、64.44%、59.76%。
  我們了解到,八菱科技這一家主打銅質、鋁制散熱器和暖風機的企業(yè),其上游原材料為鋁、銅有色金屬材料行業(yè),下游客戶為燃油微型汽車行業(yè)。
  在其招股書第六節(jié)前面部分,八菱科技盡力描述汽車行業(yè)的“勝景”。但汽車行業(yè)真如八菱科技描述的那么美好嗎?25家整車公司財報顯示,上半年車企平均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速由2009和2010年30.8%和59.5%降至12.6%,凈利潤同比下滑4.7%。
  “汽車行業(yè)近年下滑較為明顯,盡管當前汽車板塊估值很低,但行業(yè)基本面仍無向好趨勢!边@是行業(yè)研究員對汽車行業(yè)現狀的評論。
  行業(yè)市場下滑,業(yè)內競爭激烈;有色金屬價格波動,持續(xù)上漲。處于產業(yè)鏈中部的八菱科技議價能力最弱,其利潤空間被上下游所架空,市場空間被上下游供需所左右,命運何等堪憂!(摘自深圳電視臺財經頻道《內幕》欄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A股已傷不起 須嚴查八菱科技 2011-11-09
· 八菱科技董事長職務侵占案撤案玄機 2011-11-09
· 八菱科技稱立案事項不知情 撤案后符合上市條件 2011-11-09
· 董事長涉嫌職務侵占案已撤案八菱科技稱符合上市條件 2011-11-09
· 八菱科技上市前夕又傳“被暫! 2011-11-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