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關店潮頻頻上演的體育用品行業(yè),今年仍將難逃關店命運。自去年李寧、安踏、匹克等紛紛大批量關店之后,此前唯一一家沒有公開表示關店的特步國際日前也宣布了最新的關店計劃。特步首席財務官何睿博表示,特步在去年關閉80~100家店鋪,今年擬再關閉100~200家。
如果算上特步去年關閉的門店數(shù)量,去年體育品牌總體的關店數(shù)至少超過3000家。目前,關店潮已經成為該行業(yè)難以擺脫的趨勢。一名投行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些體育品牌此前為了沖擊上市,取得較高發(fā)行市盈率,不惜下血本開店,現(xiàn)在關店不過是被資本市場綁架的一種無奈表現(xiàn)!
關鍵之道體育資訊公司首席顧問和CEO張慶也表示,“體育品牌盲目擴張其實是資本驅動造成的惡果,現(xiàn)在大家都不得不斷臂求生。整個行業(yè)將迎來一輪大洗牌,目前就看哪一家品牌改革堅決!
“關店力度仍不夠”
作為六大體育品牌中唯一一家未公布關店消息的特步日前表示正在實施關店計劃。據(jù)香港信報報道,特步首席財務官何睿博預計,特步去年關閉80至100家店鋪,今年擬再關閉100至200家,主要集中在湖南及安徽門市較多的地區(qū)。
何睿博還表示,今年底公司存貨壓力有望明朗化。他指出,今年上半年訂貨會錄得15%至20%的訂單倒退,預計下半年或會持續(xù),但公司會繼續(xù)透過折扣促銷存貨,并會關閉虧損店鋪。
為了改革渠道、消化庫存,一場關店潮已經在各個體育品牌中輪番上演。
作為體育品牌一級梯隊的李寧總是成為關注的焦點,根據(jù)李寧的2012年的中報顯示,李寧在去年上半年的關店數(shù)量近千家,門店數(shù)減少至7303家,而關店數(shù)量在不久后公布的年報中還將上升。李寧公司執(zhí)行副主席金珍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李寧目前正在進行渠道改革,我們正在進行渠道調整,在這過程中要將不適合的門店關閉。”
與李寧的體量相比,匹克體育同樣面對極大的壓力。在去年上半年關閉了747家門店之后,匹克關店的節(jié)奏仍未放緩。根據(jù)去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匹克在去年3季度再度關閉超過了300家門店。按照匹克公司的零售網(wǎng)絡優(yōu)化計劃,到2012年年底,其零售網(wǎng)點數(shù)目將減少至6500個。截至去年3季度,匹克的體量縮減至6739家門店,這意味著匹克在2012年的四季度還需要關閉至少200家門店。以此計算,匹克一家在2012財年的關店數(shù)量就達到了1300家。
除了匹克之外,另外一家來自福建晉江的體育品牌安踏體育也在實施關店計劃,根據(jù)半年報顯示,安踏在2012年至少關店110家。同時,中國動向上半年Kappa品牌整體門店總數(shù)也由去年底的3119間縮減至現(xiàn)在的2550間,減少了569間。
此前一直沒有關店聲音的361度在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第四季度運營概要時披露,期內361度特許零售店凈增加量只有12間,其中新開店鋪108間,關閉門店96間。
僅以2012年半年報來看,六大體育品牌的門店數(shù)量仍舊是一個驚人的體量:安踏7807家、李寧7303家、361度8050家、特步7603家、匹克7059家,而中國動向為2550家。一名不具名的業(yè)內人士透露,“目前各大品牌的調整還沒到位,關店的力度仍不夠。”
根據(jù)目前各個品牌的渠道情況來看,“終端市場的洗牌正在展開!痹摌I(yè)內人士表示,“從財報數(shù)據(jù)看,各個品牌的業(yè)績增長壓力非常大,行業(yè)洗牌目前表現(xiàn)在門店數(shù)量的變化!
庫存危機在下半年見分曉
在門店不斷關閉的同時,訂貨會的訂單總額不斷下滑也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2013年Q1的訂貨會數(shù)據(jù)并不理想,安踏、特步等品牌都有20%左右的下降。隨后匹克也公告稱,公司的訂貨情況不容樂觀,2013年第二季度訂貨會訂單總額與2012年同季相比出現(xiàn)20%~30%的下降。
“訂貨會訂單是渠道庫存的一個側面反映!鄙鲜鰳I(yè)內人士表示,由于庫存壓力,各個品牌在今年的訂貨會都采取了極為保守的策略。
雖然2012年各個品牌加大了促銷力度,大面積鋪開折扣店和工廠店,令庫存壓力有一定的放緩,但是形勢仍舊嚴峻!半m然老庫存有一些消化,但是新產品不斷開發(fā)出來,行業(yè)總的體量并沒有改變,終端市場也未轉好!睆垜c指出,“目前貨品貶值的時間更短,一至兩個月內,貶值程度就非常驚人!
“就目前市場上的打折促銷情況以及渠道情況來看,庫存壓力在今年上半年很難得到緩解!睆垜c透露,“行業(yè)的庫存壓力至少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有一個變化!
何睿博也表示,“預計至年底特步的存貨問題及訂貨銷售能夠明朗化。”
為資本市場買單
“粗放式發(fā)展的弊端這些品牌不是沒有看到,而是被資本市場綁架后的必然結果。”上述投行人士表示。
該名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在某運動品牌上市之前,在一個三線城市的一條街上就能看到4、5家該品牌的門店。這種現(xiàn)象在每家運動品牌上瘋狂上演。“其實這背后的邏輯是很清楚的,這些零售企業(yè)赴港上市,最終的發(fā)行市盈率其實是依照企業(yè)的門店數(shù)量進行參考的,你的門店數(shù)量越多發(fā)行的市盈率就越高。在上市之前,這些品牌瘋狂‘增肥’也是為了得到一個好的回報!
在成功上市之后,這些品牌其實就更難以逃脫資本市場的
“魔咒”。張慶透露,“上市公司根據(jù)資本市場的要求,在季報、中報以及年報中必須保證業(yè)績的增長。而粗放式的增長是最符合資本市場的強烈預期的。通過多開點多出貨的商業(yè)模式,這些體育品牌輕松就能達到極為亮眼的財務指標。”
在這場與資本市場的博弈中,這些年輕的體育品牌在不自覺中就被“綁架”。如今,不得不自食“惡果”。
張慶對記者表示,“關店去庫存就是斷臂求生的表現(xiàn),各個品牌不得不對過去狂飆突進式增長買單!睆垜c透露,體育品牌上市之前的很多店面都是低效率店面,如今,一旦遇到行業(yè)低迷,渠道下游的經銷商效益不好,這些品牌才開始正視自己的問題,關閉部分低效店面,優(yōu)化渠道確保高效店面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