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良: 宏觀調控要讓經濟增長率、就業(yè)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應該說這是政策底線,底線就是信心,也展示了未來中國經濟平穩(wěn)增長與結構逐步升級和轉型的基本方向。這個方向是堅定的,不容懷疑,有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 李長安: 不應糾結是七點幾,差零點幾個百分點并不能說明大局變化,F(xiàn)在的關鍵是經濟增長新動力在什么地方?假如發(fā)展方式還停留在傳統(tǒng)套路上,高增長實際上意味著積累更高的風險。 連平: 二季度GDP增速繼續(xù)放緩的原因有三:需求疲弱,出口增速明顯回調;制造業(yè)不景氣使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xù)放緩;工業(yè)生產和需求不旺,工業(yè)領域有通縮風險,結構性失衡。房地產和基礎設施投資領域的擴張在金融資源上對其他部門形成了擠出效應。潛在增長率放緩則是深層次原因。 邱曉華: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除了外需不振外,主要來自:一方面轉型升級階段,微觀層面存在內在的需求收縮壓力,由于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投資者與消費者的行為更為謹慎;另一方面則是宏觀層面政策性的緊縮壓力,主要是嚴厲控制高消耗、高污染產業(yè)的投資,嚴厲打擊所謂的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嚴厲控制公款消費。 范劍平: 上半年,消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5.2%,投資貢獻率為53.9%,凈出口貢獻率為0.9%,三者分別拉動經濟增長3.4、4.1和0.1個百分點。實際上,經濟靠投資,投資靠房地產商和地方政府的格局更加明顯。 陸挺: 市場應該在城鎮(zhèn)化中起主導作用,但話也不能說絕。把市場神圣化了,反而是制度改革方面不作為的借口。許多阻礙我國城鎮(zhèn)化的制度(諸如戶籍和土地制度)還需要通過非市場的制度改革去推動。 李佐軍: 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如高房價、地方債務、金融風險、產能過剩、環(huán)境污染、土地財政、造城運動等,若追根溯源都可追到考核制度不合理上。改革考核制度須抓住兩點:一是加大民生環(huán)保權重;二是更多由老百姓來考核評價。新型城鎮(zhèn)化當以“造城運動”為戒。 皮海洲: 融資融券成了投資者的“財富絞肉機”,這既有A股市場系統(tǒng)性問題,也有投資者本身不成熟的原因。在目前市場環(huán)境下,投資者還是應該慎重參與融資融券。特別是對于那些“死多頭”來說,尤其不應該參與融資融券。否則,投資者的財富只能是源源不斷地喂進融資融券這臺“絞肉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