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寫稿福清籍印尼華僑“反哺”家鄉(xiāng)熱心慈善
|
|
|
2013-11-29 作者:黃敏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10月22日,著名的僑鄉(xiāng)——福清市高山鎮(zhèn)西江村迎來盛事——西江小學新校區(qū)落成儀式舉行,來自海內外500多位嘉賓蒞臨現場。 西江村位于福清市高山鎮(zhèn)東南方,距城區(qū)約2至3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貌三山一水,面積4平方公里,總人口4622人。截至目前,有1500多名僑胞分散世界各地。旅外的西江村僑胞們素來心系家鄉(xiāng)發(fā)展,特別是關心家鄉(xiāng)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紛紛回鄉(xiāng)捐資助學,興建學校。 此次儀式邀請了西江小學新校區(qū)的捐建者——旅印僑賢林學善夫人翁瑞英女士和林文增先生。新落成的西江小學設施完善,教學樓、綜合樓、幼兒園大樓、體育館等樓宇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新校區(qū)由翁瑞英女士和林文增先生聯合共計出資2100萬元建成,有力提升了家鄉(xiāng)的教學條件。 1922年4月15日,林學善出生于福清市高山鎮(zhèn)西江村,幼年時正值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原本小康的家境每況愈下,在念完4年私塾后,他被迫輟學務農,做盡艱苦農活。1940年3月,經過十多天顛簸,他踏上了印尼的土地,開始了艱辛而又傳奇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 初到印尼,林學善整日疲于奔命,擺小攤、賣冰棒、炸油條、賣雞鴨、馱布匹到鄉(xiāng)下叫賣、進紙廠學藝打工等,為了生存,他披星戴月、夜以繼日。后經多年奮斗,林學善于1951年開辦了一家小五金廠,躋身“小老板”行列。1954年,他學以致用,將所學商業(yè)知識和科技知識應用于生產設計,親手設計出可用來沖壓鋁杯的十二人手搖壓力機,大大提高了五金廠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 20世紀60年代末,印尼政府為了繁榮經濟、鼓勵興業(yè),實行了一系列免稅政策。當時,林學善的孩子們留洋學成,帶回了新的現代管理理念、現代管理知識和現代科學技術。在新機遇面前,林學善審時度勢,以巨大的勇氣和魄力,果斷決策大規(guī)模拓展企業(yè),實施多元經營。 上世紀七、八年代,印尼國內鋁制品需求量大增,鋁片供不應求。林學善在經過大量市場調查分析,并造訪了歐美多家先進鋁廠后,毅然引進德國、瑞士、比利時等國的先進設備和現代管理技術,投入大量資金興建鋁片廠。隨后他又增建了大型的Alumindo鋁廠、鋁箔廠、鋁擠型廠,使原料、產品、銷售形成一條龍。此外,他還相繼建立了塑料五金廠、PVC管廠、家用電器廠、不銹鋼炊具廠、不粘鍋廠、搪瓷廠等20多個工廠,同時在新加坡、加拿大、日本、中國內地和香港等地開設分公司或辦事處。由此,一個著名的跨國公司——金峰集團一步一個腳印地誕生了。 誠信是企業(yè)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是事業(yè)興衰成敗的關鍵所在。金鋒集團遵循林學善的經營宗旨,堅持質量標準,生產合格優(yōu)質的“信得過的產品”,贏得了社會各界和用戶的好評,收獲了喜人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林學善不僅是一位卓有建樹的企業(yè)家,他還是一位深孚眾望的僑領、慈善家和愛鄉(xiāng)楷模。他博愛崇善,為富而仁,樂善好施,始終堅持“取之于社會,要回饋給社會,造福于人類”。據不完全統計,林學善在家鄉(xiāng)興辦公益事業(yè)近百項,捐資總額超出5000萬元人民幣。 自2003年林學善辭世以來,夫人翁瑞英女士就更加關注家鄉(xiāng)的建設事業(yè),先后捐款3000多萬元,覆蓋了文化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交通通訊、扶貧助學等領域,獨資興建了占地面積1750平方米的西江老年活動中心。 林文增1938年12月29日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高山鎮(zhèn)西江村。他自小聰明靈秀,手不釋卷,曾就讀于高山西江小學。1961年12月16日,得益于一個偶然的機遇,由廣州經過澳門到達香港,在香港的8個月期間,他一直在一家棉紗廠內幫忙做工,直至1962年8月21日,林文增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平安抵達印尼雅加達。初到異國他鄉(xiāng),人生地不熟,為了謀生,他只能先在叔父的工廠幫忙做工,一做就是整整5年。1967年,他離開工廠,以微薄的資金與另外三位叔父一同創(chuàng)業(yè),經過8年的艱苦時光,小小的工廠擴展為3家廠。到了1976年,由于種種因素,林文增離開辛苦奮斗的工廠,拿著兌換的一部分現金,開始從頭拼搏。盡管創(chuàng)業(yè)路滿是荊棘,但歷經數十年的艱辛努力,最終讓他登上了“印尼螺絲大王”的寶座。如今,在印尼的螺絲行業(yè)中,林文增所經營的螺絲工廠是最晚起步,卻是規(guī)模最大的,其中有兩家的廠房面積達到9.5萬平方米,另一家達到24萬平方米。所生產的各種類型的螺絲占印尼市場的一半以上,有80%的客戶來自印尼本地,當然也有來自東南亞各國的客戶,年營業(yè)額達7000萬美元。 林文增除了是位出色的企業(yè)家,他還是一位慈善家。在海外漂泊的數十年里,他心系故鄉(xiāng),秉持著一顆愛國愛家的赤子之心,時時刻刻摩拳擦掌為家鄉(xiāng)的建設送上自己的一分力量。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林文增先后兩次對高山僑聯各捐贈人民幣5萬元。80年代初期捐贈5萬元港幣購買高山醫(yī)院救護車2輛,從而大大改善了醫(yī)院救死扶傷的設施設備。90年代,他積極支持閩江南水北調工程,為其捐款25萬美元。而后西江祠堂的重修新建,他又捐贈30萬元人民幣。 教育是立國之本、民族之魂、強國之基,是一個民族興衰的關鍵。林文增對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更是時刻關注,他曾與校友翁其秀分別捐贈50萬港幣興建福清華僑中學的“增秀樓”一棟,并在華僑中學建校50周年校慶時捐贈10萬港幣,亦為高山西江小學捐建“文增樓”一棟。 富而為仁,富而好義,富而有心。曾經一路的辛酸苦累,在成功后卻不曾埋怨,唯留感念疾苦之心。人說只有在奉獻與付出中,生命才能彰顯它的使命和意義,華僑們的身體力行,用其無私的奉獻響應著構建和諧社會,用無悔地付出贏得世人的尊重。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