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 經(jīng)參·財智 | 經(jīng)參·思想 | 經(jīng)參·讀書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2014-06-27   作者:記者 廖冰清 葉書宏/綜合報道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字號

  1.判決引發(fā)軒然大波 2.債務風波由來已久 3.再度違約風險升溫 4.最終還是要坐下來談 5.庭外和解有多難

  美國最高法院日前的一紙判決,將阿根廷與美國“禿鷲基金”的官司再次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阿根廷政府高額重組主權債券即將到期之際,美法院駁回了阿政府的上訴,意味著阿根廷必須向“禿鷲基金”償還總額約13.3億美元的違約債務。司法途徑行不通,阿根廷政府轉而與“禿鷲基金”展開庭外談判,但要想讓分歧巨大的雙方達成和解實非易事——

  判決引發(fā)軒然大波

  阿根廷政府在《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刊登整版廣告痛斥“禿鷲基金”惡行,“付錢給禿鷲基金就是走上違約之路”。
  據(jù)阿根廷《民族報》報道,美國最高法院16日做出裁決,駁回受理阿根廷政府關于重新審理“禿鷲基金”違約債務案的請求,并同意違約債務債權人通過司法途徑凍結阿根廷政府的海外資產(chǎn)。這項裁決意味著,美國司法部門此前做出的阿根廷政府必須償還違約債務的裁決將得到執(zhí)行。這對正試圖重返國際融資市場的阿根廷政府而言,無疑是個沉重打擊。
  對于法院的這一裁決,阿根廷政府與民眾反應激烈。阿根廷總統(tǒng)克里斯蒂娜16日發(fā)表全國電視講話,稱這一裁決不可接受。她譴責“禿鷲基金”危害阿根廷經(jīng)濟乃至全球金融體系,而美國司法體系為了保護“禿鷲基金”的利益,寧可損害選擇信任阿根廷政府并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權益。克里斯蒂娜說,阿根廷不會對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宣布債務違約。
  “禿鷲基金”一般指那些通過低價收購違約債券,然后進行司法訴訟,謀求高額回報的基金。上周末,阿根廷政府還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刊登整版廣告痛斥“禿鷲基金”的惡行,以期獲得公眾輿論的同情與支持。廣告寫道,付錢給禿鷲基金就是走上違約之路,司法裁決應該能夠促進公正、平等協(xié)商,有助于解決這一持久且困難的爭執(zhí)。
  此外,上千名阿根廷民眾20日在美國駐阿根廷大使館門前舉行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抗議“禿鷲基金”對阿根廷人民的“劫掠行為”,要求美國政府停止對“禿鷲基金”的支持。
  由于法院裁決出乎投資者的意料,美國華爾街和阿根廷本地金融市場出現(xiàn)劇烈動蕩。在裁決公布當日,阿根廷股市領先指數(shù)平均跌幅超過10%,最大跌幅超過20%,其中Merval指數(shù)暴跌10.09%至7235.11點;黑市交易的比索對美元匯率下跌1.7%;阿根廷國家風險指數(shù)飆升12.1%。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17日發(fā)表報告,將阿根廷長期外幣信用評級從CCC+調降至最低級CCC-,展望為負面,并對該國外幣債務違約提出了風險警告。美聯(lián)社稱,對大部分國家來說,標普的這一降級行動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這將推高借貸成本,從而加大預算融資的難度。但阿根廷麻煩纏身的現(xiàn)狀眾所周知,因此降級也并不太令人意外了。

  債務風波由來已久

  以美國NML資本公司為代表的“禿鷲基金”以白菜價抄底買入阿根廷主權債券并拒絕接受阿政府的債務重組方案,2005年開始提起訴訟,要求全額償還債務本息。
  阿根廷的這一波債務問題可追溯至13年前。2001年底,阿根廷發(fā)生嚴重的金融危機和政治動蕩,當時的政府宣布停止償還總計約1020億美元的到期外債,從而使該國陷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倒債”危機。此后,阿根廷政府于2005年和2010年兩次推出違約債務重組方案,把原債券按25%到35%的比率轉換為新債券。當時約有92%的債權人接受了債務重組方案。
  在阿根廷金融危機最嚴重之時,以美國NML資本公司為代表的“禿鷲基金”以白菜價抄底買入阿根廷主權債券并拒絕接受阿政府的債務重組方案。此后,“禿鷲基金”自2005年開始向美國紐約聯(lián)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阿政府全額償還所欠債務本息。
  2012年11月,美國紐約聯(lián)邦法官托馬斯·格里塞裁定,阿根廷政府必須向包括“禿鷲基金”在內的未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全額償還13.3億美元債務。
  此后,阿根廷提出上訴,美國第二巡回上訴法院為避免阿根廷陷入技術性違約,暫定暫緩執(zhí)行判決并賦予雙方3個月申訴期。但申訴期滿后,紐約第二巡回法庭駁回阿根廷提出的重組方案,維持此前的全額還債判決。阿根廷政府仍然不服判決,又向美國最高法院提請上訴。但16日的裁決意味著,阿政府試圖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項債務問題的希望已然破滅。
  美聯(lián)社報道稱,有分析人士指出,強制要求阿根廷向“禿鷲基金”償還債務可能開創(chuàng)了一個危險的先例,因為這將鼓勵債券持有者對落難國家進行艱難債務重組之時采取強硬態(tài)度,不利于這些國家走出債務困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周也警告稱,美國司法部的裁決可能產(chǎn)生更為深遠而廣泛的系統(tǒng)性影響。
  另一種擔憂是,這項裁決顛倒了事物的一貫順序。布朗大學研究國際政治經(jīng)濟的馬克·布萊斯教授表示,在過去的債權人優(yōu)先序列中,主權國家通常排在投資基金之前,但“老一代的等級制度”顯然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現(xiàn)今的情況,包括此次裁決在內的一系列廣泛行動正在推動私人投資者的地位不斷上升。
  阿根廷政府被排除在債券市場之外已逾10年,近年來該國旨在重返國際融資市場的努力才初見成果。不久前,阿根廷政府與西班牙雷普索爾石油公司就YPF石油公司國有化補償達成協(xié)議,后來又與巴黎俱樂部就百億美元債務達成和解。接連的好消息使國際投資界對阿根廷市場的信心逐漸恢復。然而,美國高法此次令人意外的判決很可能將使阿政府多年來重返國際融資市場的努力付諸東流。

  再度違約風險升溫

  阿根廷五年內發(fā)生債務違約的概率高達71%,一旦違約將使得其他弱小國家擺脫債務困境的難度增大。
  一邊是虎視眈眈的“禿鷲”,另一邊是對債務重組充滿殷切希望的其他債權人,捉襟見肘的阿根廷政府如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首先,向“禿鷲基金”全額償還債務可能會引發(fā)其他債券持有者提起訴訟,要求阿根廷政府以類似條款向其償還債務。阿根廷政府預計債務額度高達150億美元,而杰弗瑞投資銀行拉美戰(zhàn)略部主管西沃恩·莫登則認為,債務可能高達200億美元。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盡管阿根廷政府擁有近29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除去其中提供給他國的貸款、存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儲備賬戶的資金以及其他不能輕易使用的資產(chǎn),實際可操作的資金額度僅大約為160億美元,還債難度可想而知。
  但另一方面,如果阿政府拒絕還債,則意味著該國將再度發(fā)生債務違約。有經(jīng)濟學家分析稱,一旦陷入債務違約,不僅過去達成的債務重組協(xié)議需要推翻重來,阿根廷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取融資的難度也將再度加大。
  此外,阿根廷政府一筆于本月30日到期的9億美元重組主權債券也令其混亂不堪的債務狀況雪上加霜。根據(jù)美國法院判定的“禿鷲基金”的優(yōu)先聲索權,阿根廷政府必須首先全額償還“禿鷲基金”的違約債務,否則阿政府將被禁止償還30日的到期債務,從而被迫陷入技術性違約。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近期市場交易顯示,多數(shù)債券投資者認為阿根廷正面臨再一次債務違約。在信用違約互換市場上,阿根廷政府債務是全世界保險費最高的債務之一。英國研究機構Markit公司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為1000萬美元阿根廷債券投保五年,投資者須預先支付440萬美元,此后每年額外支付50萬美元。這組數(shù)字意味著阿根廷在五年內發(fā)生債務違約的概率高達71%。
  避免債務違約對千瘡百孔的阿根廷經(jīng)濟而言至關重要。目前,阿根廷面臨增長放緩、通脹高企、貿(mào)易和財政雙赤字,外匯儲備減少等棘手問題,但政府的各項政策收效甚微。阿根廷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一季度工業(yè)產(chǎn)值累計同比下降3.3%,3月份經(jīng)濟同比下降0.9%。在岌岌可危的經(jīng)濟狀況下,政府再度陷入違約,無疑將進一步推高經(jīng)濟衰退的風險。
  不過,美聯(lián)社稱,如果阿根廷再次發(fā)生債務違約,市場動蕩不會立即蔓延至其他國家。由于投資者一直對此風險有所防備,阿根廷早已被全球信貸市場孤立,而信貸市場是金融動蕩蔓延的一貫路徑。但從長期來看,債務違約仍然會給他國帶來問題。美國喬治敦大學國際法教授安娜·蓋本認為,阿根廷的遭遇將使那些弱小國家擺脫困境的難度增大。

  最終還是要坐下來談

  庭外和解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阿根廷可以通過談判爭取美國法院重新啟動“判決延期執(zhí)行”,避免因資金被凍結而陷入技術性債務違約。
  自判決公布之日起,阿根廷政府就一直在尋求擺脫“倒債”危機的出路。起初,阿政府希望可以通過在國內重新啟動債務重組,進而把重組債務的司法仲裁權轉移至國內,客觀上擺脫美國司法判決的約束。但司法專家認為,把此前美國發(fā)行的主權債券移到阿根廷國內重組,要獲得所有債券持有人同意,考慮到許多現(xiàn)有債權人在持有受國外司法管轄的資產(chǎn)方面受限,因此要做到這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隨著6月30日的最后期限日益臨近,原本強調無論如何都不會同“釘子戶”債權人談判的阿根廷政府一改此前的強硬立場,開始積極地尋求和解。
  據(jù)阿根廷《號角報》23日報道,阿根廷政府派出的律師團已經(jīng)在紐約與“禿鷲基金”開始償還債務的談判。由于國內政治因素,阿根廷政府沒有正式派出官方代表團與有關債權人進行接觸。據(jù)悉,美國法院任命了紐約金融業(yè)辯護律師丹尼爾·波拉克擔任特別專家來協(xié)助談判相關事宜。
  此外,阿根廷23日向美國法院申請判決暫緩令,使阿政府能在合理的時間內與本案原告?zhèn)鶛嗳诉M行談判。阿根廷政府經(jīng)濟部長阿克塞爾·基西略夫當日表示,法院發(fā)放暫緩令十分必要,因為只有這樣阿根廷才能向其他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繼續(xù)償還債務。
  阿根廷政府態(tài)度的轉變,讓擔心阿根廷再陷債務違約的投資者松了一口氣。據(jù)路透社報道,23日阿根廷國內金融資產(chǎn)價格走高。當日,場外交易的地方債券收盤價上漲5.5%,阿根廷Merval指數(shù)上漲8.7%,黑市交易的比索兌美元匯率上漲4.62%至1美元對11.90比索。另外,受到市場對談判前景的樂觀預期影響,阿根廷重組后債券的價格也相繼走高。2033年到期的貼現(xiàn)債券價格上漲9.99點,買價報88.22,收益率下降9.82%;2038年到期的平價債券上漲2.01點,買價報48.33,收益率下跌至9.08%。報道稱,自2011年8月以來,阿根廷國際債券的交易價格從沒有高于上述水平。
  “禿鷲基金”也表示愿意誠心協(xié)商阿根廷債務延期問題!岸d鷲基金”的律師團24日在給格里塞法官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談判能在7月30日之前取得良好進展,而且阿根廷也沒有采取行動逃避判決,那么原告方與阿根廷政府都會很愿意討論雙方都贊成的和解方案,讓阿根廷政府向其他面臨債務違約風險的債券持有者償還債務。
  阿根廷《民族報》分析指出,選擇庭外和解是目前最可行的辦法。一來阿根廷可以通過談判爭取美國法院重新啟動“判決延期執(zhí)行”,避免因資金被凍結而陷入技術性債務違約;二來可以拖延時間直至12月底,屆時適用所有債權人的“未來權益聲索條款”將失效,阿根廷總體債務規(guī)模將不至于高達千億美元之巨。
  阿根廷國家證券委員會主席阿列杭德羅·瓦諾也認為,雙方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最終協(xié)議只是時間問題,之前任何強硬的態(tài)度都是為了在談判中獲得更好的要價。

  全球銳評
  阿根廷與“禿鷲基金”庭外和解有多難
  廖冰清

  盡管外界對阿根廷政府與“禿鷲基金”達成和解的前景普遍感到樂觀,但由于牽涉因素十分復雜,談判仍有可能節(jié)外生枝。
  首先,談判所需的時間問題尚未敲定。據(jù)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阿根廷經(jīng)濟部長基西略夫25日表示,美國法院仍未回應阿政府提出的延長談判時間的要求,并暗示在法院承諾給予額外時間之前,阿根廷不會參與談判,因為無法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考慮本案涉及的所有因素和全部風險。而此前“禿鷲基金”的律師團在給法官的信中表示,不能保證阿根廷政府對發(fā)放暫緩令的要求能得到滿足。
  其次,技術問題難以界定。阿根廷政府此前指出,與“禿鷲基金”達成和解將觸發(fā)“未來權益聲索條款”,即如果未來償債條件優(yōu)于發(fā)行時條件,則所有債權人有權按最優(yōu)條件聲索,那么過去兩次的債務重組將被推翻重來。但NML基金反駁稱,這一條款僅適用于阿根廷自愿提出這一償債條件的情況,鑒于此次償債要求為法院判決,因此這一和解應被解讀為“非自愿”。在這一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也可能影響談判的進展。
  此外,政治因素也是一大障礙。阿根廷總統(tǒng)克里斯蒂娜及其內閣成員此前一直猛烈抨擊“禿鷲基金”,甚至一度表示絕不與之談判,如今力促達成和解便與此前立場截然相反。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指出,此前,阿根廷政府先是揚言決不向西班牙雷普索爾公司支付“一分錢”,后又與之達成補償協(xié)議,在承諾不干預匯市之后仍然人為操縱比索,令其在今年初大幅貶值,這些行為已經(jīng)影響了政府信譽。有鑒于此,阿根廷政府在談判過程中的態(tài)度無疑將格外受到矚目。《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盡管基西略夫25日拒絕回答阿根廷政府愿意在哪些方面與“禿鷲基金”妥協(xié)的問題,但他表示,考慮到法律義務,政府將會評估所有可能性。
  阿根廷《民族報》22日援引匿名政府官員稱,阿根廷政府正考慮先向拒絕接受債務重組的債權人償還3至4億美元的債務以示誠意,之后再尋求延長談判時間,以期在明年1月正式達成長期債券支付協(xié)議,避免災難性的債務違約。阿根廷政府未就此事發(fā)表評論。即便屬實,這一緩兵之計也有待“禿鷲基金”和美國法院的同意。但從當前形勢來看,仍很難保證他們會點頭。
  由此看來,阿根廷究竟能否安然度過這場“倒債”危機,目前還難以判斷。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