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加拿大逐漸遠去的報紙
2016-02-19 作者: 江亞平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慶祝新年的鐘聲還未散盡,加拿大傳媒界就遭遇了一場新的寒流,讓眾多媒體從業(yè)者在行業(yè)的寒風中不寒而栗。

  1月29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圭爾夫市的一些市民在紛飛的雪花中排隊購買一份當地報紙,這一天是有著149年歷史的《圭爾夫信使報》徹底關閉的日子。讀者競相購買最后一期報紙與其說是閱讀新聞,不如說是為了珍藏一段即將逝去的歷史。

  《圭爾夫信使報》不僅與加拿大建國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而且也是一份有品位、有分量的報紙,就在幾個月前還因為出色的報道獲得加拿大全國報業(yè)大獎。即便如此,該報依然擋不住紙媒界不斷式微的趨勢,在報紙發(fā)行量下降到不足萬份的情況下,不斷賠錢且看不到盈利希望的報紙老板忍痛宣布徹底關張,23名全職和3名兼職職工悉數遭到解雇。

  就在同一天,加拿大西部省份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納奈莫市的《每日新聞報》在陪伴當地讀者141年后也宣布關閉,引發(fā)業(yè)內人士和無數讀者的唏噓感嘆。

  這兩份有著140多年悠久歷史的報紙關張,只是加拿大傳媒業(yè)遭遇壓力和巨變的一個縮影。1月19日,在加拿大主要城市擁有多家報紙的郵報傳媒集團宣布在全國4個城市裁員90人,同時合并一些新聞工作室。該傳媒集團聲稱,因廣告收入和報紙銷量不斷下降,公司將通過重組來壓縮開支,爭取在2017年減少8000萬加元(約合3.72億元人民幣)的開支。

  與此同時,加拿大最大的有線電視公司羅杰斯傳媒集團宣布即將裁員200人,而加拿大發(fā)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多倫多星報》1月上旬剛剛裁員300多人。去年底,貝爾傳媒公司已經解雇了380人。

  當地傳媒研究專家指出,隨著傳統(tǒng)媒體行業(yè)收入減少,報紙和電視處于全面收縮的狀態(tài),加拿大傳媒界過去七八年先后減少了約1萬個新聞崗位,一大批熱愛新聞事業(yè)的職業(yè)記者不得不揮淚告別新聞工作,轉而從事其他行業(yè)。更糟糕的是,連傳媒研究專家也看不到媒體衰落的盡頭。

  人們擔心的不僅是傳統(tǒng)媒體行業(yè)的式微,更是輿論監(jiān)督的缺位。隨著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記者離開新聞行業(yè),一張又一張報紙的關閉,專業(yè)的報道將隨之減少。試想,在快餐文化的沖擊下,哪家報紙的老板還有財力和耐心,讓記者為了一兩篇深度報道而花費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來跟蹤調查某個新聞事件?

  加拿大安大略省瑞爾森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林格倫日前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傳媒越來越多但地方新聞越來越少的時代。一方面信息資訊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有質量、水平高的報道越來越少,造成一種新聞資訊“既富有又貧乏”的狀況。尤其是小城市和社區(qū)的報紙及電視在網絡媒體的沖擊下快速消亡,這對當地的輿論監(jiān)督產生不利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林格倫建議一些小城市或偏遠地區(qū)的地方媒體在收入和訂戶減少的情況下,應該由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或接受慈善機構募集的捐款,以維持當地“社會良心”的存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京津冀產業(yè)協同周年考”

“京津冀產業(yè)協同周年考”

京津冀地區(qū)的產業(yè)轉移承接,是協同發(fā)展的一條主線。一年多來,三地政府部門徹底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聯手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產業(yè)升級轉移正在積極進行。

農業(yè)新業(yè)態(tài)成長遭遇困惑 補貼政策難“落地”

1號店等電商退換貨限制多

1號店等電商退換貨限制多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huán)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zhí)行上表現比較差。

椰島鹿龜等51家酒企陷“偉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