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全面準確地理解宏觀政策取向
2016-05-17 作者: 馬光遠 來源: 經濟參考報

  5月16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次會議以及5月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的“權威人士”訪談,對全面準確理解當前宏觀政策走向意義重大。

  5月9日,《人民日報》發(fā)表的“權威人士”訪談對未來的宏觀政策走向作了清晰的闡釋?!皺嗤耸俊敝赋觯龠M宏觀經濟健康發(fā)展,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招數(shù)都要用,但在不同階段,側重點和著力度是不一樣的。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最重要的是正確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句話,也就是說,供給側是主要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加強、必須作為主攻方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求側起著為解決主要矛盾營造環(huán)境的作用,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權威人士”的話再清楚不過地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經濟健康發(fā)展,供給側和需求側都必須加強,適度擴大總需求是中央一貫的政策;二是必須堅定不移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供給側是主要矛盾,是主攻方向;三是明確表示投資擴張只能適度,不能過度,決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避免中國經濟再次陷入重復的投資拉動的死循環(huán)。

  筆者注意到,對于“權威人士”的表態(tài),一些市場人士從不同角度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讀,不可否認的是,其中一些解讀出現(xiàn)了偏離。似乎只要一提供給側,就意味著徹底否定了需求端的發(fā)力,似乎只要一抓供給側,就是不要任何刺激經濟的政策。這種偏頗的解讀在某種程度上引發(fā)了不必要的猜測,甚至有人認為中國的宏觀政策要出現(xiàn)重大轉變。

  的確,“權威人士”在訪談中明確指出,要“確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樣、不變形。要全面、準確、不折不扣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就要真正穩(wěn)健,積極的財政政策就要真正積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就要更加突出”。并且在訪談中對高杠桿進行了多次警示,認為高杠桿是去年中國金融市場動蕩之源,提醒“樹不能長到天上,高杠桿必然帶來高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引發(fā)系統(tǒng)性金融危機,導致經濟負增長,甚至讓老百姓儲蓄泡湯”。對房地產市場不是通過以人為本的城鎮(zhèn)化,而是通過加杠桿行為的去庫存進行了警示。

  “權威人士”訪談針對的是宏觀政策包括貨幣政策的“過度”,是過度的刺激,是大水漫灌,而不是不要任何刺激,更不是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如果將“權威人士”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反對高杠桿,警示風險,曲解為“權威人士”反對任何刺激,反對寬松,反對投資,很顯然,這違背了“權威人士”的本意。無論在談及宏觀政策,談及投資,談及總需求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人士”明確反對的,是過度刺激,過度放水,過度加杠桿。強調供給側是主線,但并沒有否定總需求管理,強調“五大任務”,但從未否認通過政策的微調預調讓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就貨幣政策而言,“權威人士”很顯然是希望貨幣政策真正“穩(wěn)健”,不要過于寬松,避免過去的錯誤再犯,而不是要收緊貨幣。這個基調,和央行在數(shù)據(jù)發(fā)布之后的表態(tài),堅持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的基調并無二致。

  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的情況下,宏觀政策不可能不適度在需求端發(fā)力,這樣才能確保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qū)間。但是,中國經濟不是為刺激而刺激,更不能為了數(shù)據(jù)本身的好看再次罔顧供給側存在的種種問題。適度刺激的目的是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這點應該毫無疑問。但正如“權威人士”所言,在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結構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況下,“進”才是“穩(wěn)”的根基?!斑M”,就是解決經濟運行中的供給側、結構性、體制性問題,這需要時間,目前還處在起步期,新動力還挑不起大梁。簡單地通過刺激,通過需求端的穩(wěn),事實證明只能“穩(wěn)”一時,藥效過后,故態(tài)復萌。

  供給側改革作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線,作為中國經濟轉型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爭,其本質上是一種平衡的政策,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休克療法。我國經濟面臨的問題有周期性、總量性的問題,但主要是結構性的問題,供給側是主要矛盾?;谶^去多次刺激導致的負面后果和積累的矛盾,“權威人士”提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擴張辦法給經濟打強心針,造成短期興奮過后經濟越來越糟,強調要把控好“度”,既不過頭,也防不及。很顯然,這是一種既看眼前,更重長遠的協(xié)調性的政策,而不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甚至將其曲解為政策“大變臉”,對市場造成極大的誤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游資染指 大宗商品暴漲暴跌

游資染指 大宗商品暴漲暴跌

這波上漲既有“去產能”背景下供需關系改善的市場因素,更有游資炒作的成分,當前需警惕落后產能借機復產。

·核泄漏之痛:福島事故5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