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工業(yè)資本主義如何奠定近代版圖
2017-03-28 作者: 鄭渝川 來源: 經濟參考網

  18世紀是歐洲強國強化其全球支配地位的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統(tǒng)治了幾乎整個拉丁美洲,而在東南亞和南亞,英法荷也確立了勢力范圍。至于俄國,更是從18世紀初公認的落后國家,到世紀末發(fā)展為半個歐洲的支配者。盡管這個世紀,中國的大清帝國、從北非延伸到東南歐的奧斯曼帝國、印度的莫臥兒帝國,仍是不可小覷的區(qū)域強國,但衰落的痕跡已變得越來越明顯。

  在這場前所未有的國家競賽中,英國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不僅如此,整個歐洲在與其他大洲的競爭中,也將差距拉得更大。經過18世紀的劇烈震蕩,歐洲開始全方位的進入全新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體系。這個世紀也因此創(chuàng)造出影響至今的諸多方面的歷史遺產。

  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18-19世紀法國歷史研究權威伊塞·沃洛克與法國文化史專家、內華達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格雷戈里·布朗合著的《現(xiàn)代歐洲史.卷三.18世紀的歐洲:傳統(tǒng)與進步:1715-1789》(以下簡稱《18世紀的歐洲:傳統(tǒng)與進步》),出版后被公認為了解18世紀歐洲乃至整個近現(xiàn)代歐洲的首選必讀。這本書很好地講述了歐洲的宗教戰(zhàn)爭結束后到法國大革命之前的歐洲歷史,再現(xiàn)了啟蒙運動、歐洲政治改革、經濟和文化變遷的壯闊歷程。

  18世紀歐洲創(chuàng)造的第一項歷史遺產,是創(chuàng)造出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政府模式。歐洲中世紀和近代初期,存在大量的、分裂存在、文化和社會組織各異的國家。印刷術改良和大航海運動啟動,推動了重要的軍事變革,帶來了貿易繁榮,開始彌合歐洲許多地區(qū)的分裂局面,一體化的國家政府開始發(fā)揮領導作用,并推行全新的官僚體制、創(chuàng)新了代議政治程序、完善方方面面的法律法規(guī)。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普魯士。而在18世紀,哈布斯堡帝國、沙皇俄國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相比之下,15、16世紀在歐洲大陸曾一度擁有驚人軍事勢力的波蘭、瑞典等國,卻因為貴族階層阻礙國家集權化發(fā)展,發(fā)生了致命的衰落,特別是波蘭,18世紀甚至淪為慘遭周邊大國肆意瓜分的對象。這些正反案例的經驗教訓,在20世紀對于歐洲的一些新獨立國家、亞非拉的新興民族國家的建國模式產生了深刻影響。

  18世紀多個歐洲國家升級為區(qū)域強國,對于地緣政治局勢當然會帶來消極影響。但強國之間也開始更多的采用外交手段,而非直接武力對決來解決矛盾,畢竟,發(fā)動戰(zhàn)爭很多時候超出了強國的財政能力,而外交很多時候能夠比戰(zhàn)爭更好的達到目的。1648年歐洲諸國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對于調解各國矛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1714年的《烏得勒支和約》更是為歐洲和平開創(chuàng)了新紀元。盡管18世紀之中,歐洲大陸上還是發(fā)生過一些戰(zhàn)事,英國與法國在北美也掀起了沖突,但總體上要比之前很多個世紀和平?!?8世紀的歐洲:傳統(tǒng)與進步》書中描繪了這一世紀歐洲各國軍力擴張的情況,普魯士、法國、英國等也在大力投資軍備技術創(chuàng)新,這一切都有助于各國達成軍力均衡前提下的妥協(xié)。以外交促成和平,也因此同樣成為18世紀的重要遺產。

  《18世紀的歐洲:傳統(tǒng)與進步》書中第三章介紹了18世紀,歐洲不同地區(qū)鄉(xiāng)村社會原有的生產和社會秩序,在工業(yè)資本主義沖擊下逐漸走向解體,以及采用領主農奴制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土地改革的進程;還就工業(yè)化、城市化潮流下迅速膨脹的城市所形成的勞工階層的悲慘生存境況作了介紹,勞工階層將在之后的19世紀更為緊密的團結起來。第四章先是介紹了18世紀歐洲人口快速增長的原因,指出這一世紀還未出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公共衛(wèi)生系統(tǒng),但食物供應的充足卻有效對沖了環(huán)境衛(wèi)生不佳對人口繁衍增長的不利影響。這一世紀的氣候變化使得糧食大幅增產,工業(yè)化也提高了糧食加工的規(guī)模化水平。有意思的是,同樣在這一世紀,已經有人口學家意識到工業(yè)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會抑制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書作者還提到了英國、荷蘭等國家引進其他國家農業(yè)生產經驗,提高食物供給能力,以及因此部分的解放農村生產力、為工業(yè)革命增加雇工供給的進程。概括起來,18世紀已經為之后的時期,奠定了工人運動的社會基礎、計劃生育的理論體系。

  原有社會經濟體系解體,而新興的工業(yè)資本主義進一步加劇了財富分化,使得18世紀最后幾十年,在歐洲許多國家都上演了突出的貧困問題。18世紀的歐洲各國政府,并沒有社會保障職能,濟貧多是依賴社會捐助,政府力量反倒會懲戒因貧困流離失所的流浪者。英國《濟貧法》雖然宣稱給予貧困以救濟,卻大大限制了受助者選擇居住地的自由。近代以來更加強大的國家和資產階級,在貧困面前的無能為力,由此引發(fā)了持續(xù)的譴責和爭論,并在之后的20世紀,歐洲國家終于開始由政府向貧民在內的廣大民眾提供社會保障。

  《18世紀的歐洲:傳統(tǒng)與進步》第六章、第七章詳細梳理了18世紀啟蒙運動在各領域的重要思想成果,并分析了這些思想成果在歐洲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起到的助燃、推動等積極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于18世紀歐洲各地區(qū)的城市發(fā)展水平不斷提高,為滿足城市人口的娛樂、消遣要求,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很快,盡管許多消遣行當被抨擊為格調不高,面向大眾讀者的暢銷讀物的品質也的確不能讓人滿意,但大眾化的消遣娛樂也好,暢銷讀物也好,卻起到了塑造公眾認知、擴散中產階級道德準則等積極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買買商城

多省份明確任務清單 “僵尸企業(yè)”清理加速

多省份明確任務清單 “僵尸企業(yè)”清理加速

如何確定“僵尸企業(yè)”,各地參考標準也不一致,相關方面亟待采取措施破解難題,保障“僵尸企業(yè)”處置工作平穩(wěn)推進。

·國內外巨頭爭搶千億共享汽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