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高速出入口“造景觀”成地方新形象工程
2018-10-30 作者: 記者 張軍 李金紅 梁建強 李鈞德 鄧華寧/北京報道 來源: 經濟參考報

  燈光璀璨、飛瀑流湍、假山疊瀑……這是《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一些高速公路出入口看到的人造“景觀”。記者了解到,一些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市重要街道路口等所謂的窗口、門面地區(qū),正成為部分地方不遺余力打造“形象工程”的新的高發(fā)地。

  山區(qū)深處,綠意蔥蔥,本就風景宜人,一些地方卻在高速路出入口處道路兩邊刻意“栽樹造綠”;有的地方還對“出入口景觀”采取擴面、拉長;有的則提出要“見縫插景”,甚至聲稱“不放棄出入口附近的任何盲區(qū)”。為了此類“面子工程”,這些地方“奇招”不斷、耗費巨資、攀比成風,引起了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擔憂。

  耗費巨資:山中造山 綠中造綠

  近年來,這類以“景觀提升”“增綠美化”“城市門戶形象改造”等名義進行的工程項目,在多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地區(qū)將城市“出入口景觀”作為重要的政績工程,為此不惜“耗巨資、出奇招、造名詞”。

  燈光璀璨,飛瀑流湍,十余米高的假山疊瀑景觀,突兀地出現(xiàn)在高速路出口旁。在西部一個城市的高速出入口附近,記者看到,道路旁建起了十余米高的假山疊瀑群,占地近30畝,人造水系長100余米。相關的中標公告和當地政府網站顯示,這一工程投入建設資金超過1.59億元。當地主要領導在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出入口景觀提升工程,讓千年古城煥發(fā)新光彩”。

  在出入口地帶打造景觀工程的現(xiàn)象,并不鮮見。

  記者近日在滬陜高速途經的西部省份一個高速出口看到,不足1公里長的道路旁,工人們正在堆土起坡、植樹造綠,百余塊“景觀石”依次擺放,或疏或密,大的重達十余噸,小的也有近千公斤重。

  當地群眾反映:這里是秦嶺腹地,本就山綠景美,增加這些“山中造山、綠中造綠”的工程,既多余,又浪費。

  中部某市2017年起投資逾1億元,實施城區(qū)附近高速公路出入口景觀提升項目,對3個出入口兩側人行道以外各30米范圍進行景觀綠化、景觀照明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根據不同顏色,栽種不同植物。按照工程規(guī)劃,北出入口設計定位為“紫氣東來”,基調色為紫色;南出入口設計定位為“金玉滿堂”,基調色為黃色;另一出入口設計定位為“鴻運當頭”,基調色為紅色。

  部分城市的“出入口景觀”改造純屬“面子工程”,受到群眾詬病。記者在西部一地采訪時看到,為遮擋農民“漏雨房”,當地政府沿著道路口修起了“景觀墻”?!熬坝^墻”的外立面為灰色,部分墻基采用鵝卵石鋪襯,墻體間斷采用鏤空結構,用灰瓦在其間拼成有規(guī)則的圖形?!熬坝^墻”背后,是幾戶村民破舊的房屋和院落。

  攀比成風:重復建設 勞民傷財

  為了建好“出入口景觀”,地方“奇招”不斷,有的造綠、擺石,有的種花、立雕塑,還有地方上馬了電子項目。

  《經濟參考報》記者實地探訪發(fā)現(xiàn),西部某縣在正對著高速路口的位置,并排放置三個巨大的LED屏幕,分外醒目。高速公路進出口車來車往,都要從大屏幕旁經過。

  “大屏幕放在這里有什么用?純粹是浪費錢的形象工程。開車進出高速路時肯定不能看,萬一有司機盯著看,還容易引發(fā)事故?!倍辔皇茉L司機不滿地說。

  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地區(qū)熱衷打造“出入口景觀”,還出現(xiàn)了省內城市之間相互攀比、鄉(xiāng)鎮(zhèn)和村莊開始仿效的苗頭,有些地方還把“出入口景觀”人為拉長,建成“景觀大道”、“迎賓大道”。一些地方還對道路兩側進行“拓寬增綠”。

  東部某地在高速出口附近的景觀提升工程中,將“出入口景觀”拉長至12.5公里,耗資約1.4億元在沿線實施立面整治、夜景亮化等工程。而位于南方省份的一處高速路出入口,不僅對出口延伸至城市景觀道南北兩側15米的綠化帶進行了景觀提升改造,還對周邊的生態(tài)公園進行了水景等綠化提升建設。

  在部分地區(qū),“出入口景觀”工程開始向鄉(xiāng)鎮(zhèn)、村莊蔓延。今年上半年,西部某縣計劃用財政撥款實施貧困村連接線景觀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招標工作,概算投資超過3600萬元。

  北方某鄉(xiāng)鎮(zhèn)曾以266萬元向社會公開招標,對高速出口進行綠化景觀提升。東部地區(qū)一村民委員會也曾以145萬元向社會公開招標,對村頭、村尾次路口景觀進行綠化改造。

  一些地區(qū)在打造“出入口景觀”過程中,出現(xiàn)“挖行道樹、栽景觀樹”“鏟水平草坪、造丘狀草坪”“刨落葉樹、換常青樹”等傾向。在京港澳高速中部省份的一個出口處附近,記者看到,道路兩側堆起了破浪形狀、大小不一的微地形土丘,上面鋪滿草皮,間隔種上櫸樹、銀杏樹等“景觀樹”。當地群眾反映,為了“拓寬增綠”,此前道路兩側的法國梧桐被挖出移植,令人惋惜。

  在中部省份一高速公路入口,記者看到,一塊大約4米長、2米高的巨石矗立,石上雕刻著“XXX歡迎您”6個大字,巨石兩旁栽有羅漢松、油松等景觀松樹。通往市區(qū)方向的大道一側,記者沿途清點,3公里多的道路旁竟然人工堆起了110多個綠化微地形小土丘。

  在一些地方對“出入口景觀”采取擴面、拉長,不斷提升所謂形象和效果的同時,有的城市甚至提出“見縫插景”,聲稱“不放棄出入口附近的任何盲區(qū)”。

  記者近日在東部某地的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看到,道路兩側的綠化帶一直延伸到市區(qū),大約12公里,兩側綠化帶寬度均有10米左右,間隔建有假山、亭子和小型廣場。記者查詢信息發(fā)現(xiàn),相關工程啟動于2017年4月,當地6個高速公路出入口都進行了“景觀改造工程”。

  類似情況并不少見。在南方某個地級市,機場高速出入口附近閑置的地塊和中間交通島也披上了“綠衣”。中部某市2015年提出對該市兩條高速通道進行綠化,項目規(guī)劃綠化里程21公里,對兩條高速公路兩側沿線30米以內除水域、農田、耕地和公路以外所有適宜的荒山荒地全部進行綠化。

  值得關注的是,在“出入口景觀”建設的過程中,一些地方還熱衷于重復搞建設,有時僅相隔很短時間,同一路段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建設。

  記者查詢公開招投標信息,并交叉比對政府部門的信息發(fā)布發(fā)現(xiàn),東部沿海一鄉(xiāng)鎮(zhèn)在2013年就招標建設了該鎮(zhèn)入城口景觀提升工程;三年后,該鎮(zhèn)在入城口道路兩側又進行了景觀提升工程。而位于北方某直轄市的出口景觀提升工程的具體項目中,列入了“現(xiàn)有假山拆卸及重新安放”,以及“假山前后綠化種植及現(xiàn)有苗木移植等施工圖紙范圍內的全部工程”等。

  南方某區(qū)政府官方網站發(fā)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為了展示良好形象,投入5800多萬元對7個鎮(zhèn)8個高速公路出口進行了美化、綠化、亮化、外立面改造、標志性景觀等升級改造工作。而據《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此前的2013年4月,當地就曾投入資金78萬元,種植各類花木4萬多株,對部分高速公路互通出入口進行過“披花戴綠”的工程建設。

  “一輪又一輪的建設,勞民傷財?!倍辔皇茉L干部群眾說。

  暗藏風險:拆房占地 盲目超前

  為了提高城市進入口“顏值”,一些城市甚至大量占用耕地、拆遷沿線百姓房屋進行景觀提升,引起群眾不滿?!督洕鷧⒖紙蟆酚浾唑屲囋谥胁磕呈》莸墓诽皆L時發(fā)現(xiàn),一些區(qū)域,沿線兩邊進行了綠化提升。有村民告訴記者,地方政府對道路兩側進行綠化時,占用了部分村民的耕地,“在莊稼地里栽樹造綠,我們舍不得啊?!倍诓贿h處矗立的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上清楚寫著:“不準占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

  有的景觀改造工程,拆遷了沿路群眾的房屋。中部一縣發(fā)布的信息顯示,2017年啟動了某項生態(tài)綠化工程,某路兩側綠化帶各100米寬,長8.5公里。當地農民反映,景觀綠化占用的2000多畝地,很大一部分原本是農田。

  東北某省會城市在2014年對機場高速空港迎賓景觀大道北側進行綠化提升時,相關招標及中標公告顯示,工程對道路兩側沿線大量房屋進行拆除,面積達數萬平方米。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fā)現(xiàn),諸多地方耗巨資大干快上“出入口景觀”工程項目,資金來源多為地方財政撥款,或以自籌和采用PPP模式。業(yè)內人士和基層干群認為,一些地方盲目超前造綠,給地方政府帶來債務風險。

  以西部某縣級市為例,全市城鄉(xiāng)人口不足42萬人,2017年地方財政收入30.1億元,而出入口景觀提升工程的招投標信息顯示,耗資超過1.59億元。中部一縣2017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只有6.8億元,而與上市公司通過PPP項目實施的“綠化工程”,概算投資高達2.4億元。

  南部一省高速公路環(huán)境整治及綠化景觀提升項目,以PPP模式融資約2.5億元。就在此前,當地政協(xié)提交的一份提案稱,由于自身財力不足,多年來當地只能通過舉債來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當地出臺的相關文件顯示,要嚴控PPP項目形成的政府隱性債務。

  耗巨資大干快上造“出入口景觀”,引起多位基層干部和群眾的擔憂。西部某縣的一位縣委書記說,當前我國仍有部分鄉(xiāng)村基礎設施落后,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不切實際,盲目超前建“出入口景觀”面子工程,甚至不惜舉債毀田?!板X要用到刀刃上,路是用來走的,不是看的。這樣的形象工程該管管了?!?/p>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獲取授權

內蒙古新左旗:極寒之地的供暖困局

當地政府引進社會資金解決供熱問題,本是一件好事,但當年對供暖企業(yè)的允諾由于政策變化而無法兌現(xiàn),導致政企多年“打架”,群眾因此受凍。

·打政策擦邊球 農村違規(guī)占地出現(xiàn)“新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