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經濟參考報    
首頁 今日關注 最新播報 專題報道 建言獻策 兩會觀察 兩會現場 兩會時評 兩會圖片  
 
減輕農民通脹壓力 人大代表真情出招
    2008-03-08    本報記者:李亞彪 岳德亮 李新民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從豬肉漲價到“農字頭”產品普漲,農民從中到底得到了多少實惠?
  “事實上,在此輪物價上漲過程中,農民并沒有占到多少便宜!痹S多代表這樣說。不少代表高度關注通貨膨脹對農民的影響,他們認為,農民面對通脹的壓力更重,有效減輕廣大農民在此次通脹中所受的壓力,已成當務之急。

漲價聲中農民并沒有太多獲利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物價漲幅控制在4.8%左右。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的民本思想!焙颖庇滥昕h廣府鎮(zhèn)東街黨支部書記宋福如代表說,物價問題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來自國家統(tǒng)計部門的宏觀數據顯示,2008年1月,CPI同比上漲7.1%,創(chuàng)11年來最高記錄。這次通脹壓力給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響,農民亦不例外。
  宋福如代表說:“我是一名來自基層的代表,我感覺在這次物價上漲過程中,農民并沒有占便宜。他們在此輪物價指數上漲中承受著雙重壓力,第一重壓力來自工業(yè)品——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的大幅上漲;第二重壓力來自落后的農業(yè)生產方式——以農戶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發(fā)展方式,這使得我們的農產品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空間被擠占!
  浙江奉化滕頭村黨委書記傅企平代表分析說,農民作為生產者,其利潤被各個環(huán)節(jié)各種因素“吃掉”了。浙江省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為8265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2%。如果只看這一組數據,無疑是振奮人心的。然而,在數字背后,是農資價格高幅度增長、利潤受小農化影響和被截留在流通環(huán)節(jié)等問題。
  首先,農資漲價“吃掉”利潤。根據央行2007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前三季度,全國主要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上漲17.4%,農資價格同比上漲6.4%。農資的漲價已經抵消了37%的農產品漲價幅度,而且農資的漲幅呈現加快趨勢。
  其次,本次漲價中農民本應所得的利潤被“小農化生產”所削減。以豬業(yè)為例,商務部統(tǒng)計養(yǎng)豬業(yè)中,散養(yǎng)占60%以上,由于分散經營,農民無法根據市場行情進行相應調節(jié),
  再次,利潤被截留在流通環(huán)節(jié)。以糧食為例,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CPI數據,2007年1月至11月,糧食價格同比漲幅穩(wěn)定在6%至7%之間。浙江省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基本保持不變,早稻82元/50公斤,中晚稻88元/50公斤。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農產品價格公告,分地區(qū)看,前三季度糧食主產、主銷區(qū)農產品生產價格同比分別上漲6.9%和11.8%,糧食主銷區(qū)比主產區(qū)高4.9個百分點。主產區(qū)的糧食價格漲幅遠遠低于主銷區(qū),這與糧食最低收購價不變、中儲糧壟斷收購不無關系,因為對于那些交通不發(fā)達、市場信息傳播滯后地區(qū)的農民來說,最低收購價也就是市場價。從而造成農民被綁定在田間地頭,農產品利潤被流通環(huán)節(jié)剝奪。

身為消費者,農民受到的通脹壓力尤其大

  農民同樣還是消費者,而且基本上被鎖定在食品消費中。2007年,通脹壓力由食品主導的特點比之前幾次更明顯。1994年,年平均通脹率高達21.7%時,食品類價格上漲占漲幅的70%;而2007年度,食品類價格上漲占總漲幅的80%以上。
  2006年12月,國家統(tǒng)計局的一份研究報告稱,2005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家庭食品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為36.7%,農村居民家庭為45.5%。由于食品占CPI中權重的近1/3,而本輪漲價主要是食品漲價,因此,2007年從1月到11月,農村CPI漲幅都要高于城市,而且基本呈現逐步拉大的趨勢。以10月份食品類價格上漲17.5%計算,在食品上增加的支出占城鎮(zhèn)居民支出的6.3%,而農民需要多支出8%。
  實際的差距還不止如此,因為,農村的食品價格上漲幅度往往要高于城市。按照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以2007年一季度為例,食品價格指數城市為5.8%,農村為7.2%,農村高于城市1.4個百分點,此后幾個季度還逐漸拉大。
  這就意味著,一方面,農民的食品支出比重高于城市,另一方面,農村的食品漲價幅度又高于城市。農民對食品的消費是剛性的,而食品價格的上漲,將迫使他們不得不擠壓其他方面的支出以滿足溫飽,食品占總消費支出的比重進一步提高,農民被鎖定在食品消費中。

多策并舉消減農民的通脹壓力

  傅企平代表建議,為有效減輕農民的通脹壓力,有關部門應該多策并舉。一是加大對農村的扶持力度,適度政策傾斜,增加資金補助力度,尤其在今年雪災影響下,鼓勵農民發(fā)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二是采用宏觀調控方法,適度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鼓勵農民生產積極性,對農產品特別是當地特色農產品實行政府貼錢保底價收購,防止因特殊原因而出現的農產品滯銷;三是加強農業(yè)生產資料市場管理,保證貨源、價格穩(wěn)定,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等坑農傷農行為。
  “同時,還要有序引導農民外出務工,拓寬農民就業(yè)門路,積極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备灯笃秸f,“加大對農村地區(qū)食品價格的管理力度,保持城鄉(xiāng)之間價格統(tǒng)一也不可缺少。建議在各個村莊設立實惠店或在已有店面基礎上,優(yōu)先對糧米、食油、藥品等生活物品實行補貼,降低物價,緩解農民壓力!
  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代表說,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當前物價問題時強調,要“遏制生產資料尤其是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這無疑對減輕農民通脹壓力意義重大。他同時認為,適當提高農產品價格也十分必要。
  宗慶后說,農產品價格關系國計民生,但也應該看到,去年以來農副產品價格上漲,有其一定的內在原因,正是因為長期以來農產品價格偏離其價值,農民收入得不到保障,造成務農人員大量向其他行業(yè)轉移,導致農產品供應不足。分配的問題在于交換,而交換的核心是價格體系。CPI的結構性上漲客觀上體現了一定的經濟規(guī)律。
  代表們認為,對我國來說,適當的通貨膨脹還有利于抑制國際上對人民幣不斷升值的壓力。當然取舍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必須要讓普通老百姓的實際收入增長幅度高于通貨膨脹率,切切實實增加老百姓口袋里的錢,這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稿件
· 冰雪災害過后,陸啟洲委員的思考 2008-03-08
· 抓緊完善和落實農村教師工資、津補貼制度 2008-03-08
· 讓流動人口的義務教育經費也“流動起來” 2008-03-08
· 按在校生人數撥款到校保障義務教育經費 2008-03-08
· 董永安代表: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 2008-03-08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工作人員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 - 2006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