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新的通貨膨脹因素開始顯現(xiàn),漲價之風從糧油副食蔓延到部分輕工產品,因此中國面臨的反通脹任務更為復雜。
一般來說,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反通脹的手段主要靠財政和貨幣政策工具。由于財政手段具有一定剛性,不容易輕易變動,因此中國目前治理通脹主要靠的是貨幣手段,即所謂“積極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貨幣政策”。負責執(zhí)行貨幣政策的中央銀行日前也再次重申,穩(wěn)定物價是自己的主要任務。
央行將怎樣穩(wěn)定物價,治理通脹呢?據(jù)媒體記者整理的有資格參與央行貨幣決策的一位學者的話說,“通脹是流通中的貨幣相對于生產供給增長過多。分出諸如輸入型通脹、成本推動型通脹等類別,不但邏輯上講不通,還可能分散治理通脹的注意力和關注點。所以,治理通脹的政策指向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堅決而穩(wěn)妥地收縮貨幣、增加生產!
從理論上說,這曾是廣為人們所接受的一種言之成理的理論。在實踐中,西方國家根據(jù)這種理論所設計出來的政策確實也曾取得了相當?shù)某尚А@,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的里根政府放手啟用美聯(lián)儲主席沃爾克,主要靠緊縮銀根政策,較快治住了通脹。但當時美國的情況與現(xiàn)在中國有很大不同。當時的美國藥,未必能治現(xiàn)在的中國病。
在沃爾克推行緊縮銀根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里根政府也啟用供給學派人物制定了包括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財政預算,里根還贊同不惜以衰退為代價作為治理通脹的藥方。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顯然還不具備這種條件。
中國現(xiàn)在面臨的貨幣供應過多,流動性過剩的原因也與當年美國情況有很大不同,由于民營企業(yè)發(fā)展遇到體制性障礙,資本市場發(fā)育不足,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民間游資。這些游資中,哪怕只有一小部分流入商品市場就能掀起一股漲價風潮。緊縮銀根,壓縮貨幣供應的措施,并不能直接收縮四處游蕩的民間游資。
盡管有人說,中國的銀行準備金率沒有上限,提高利率仍有較大空間。但是實際上,目前的緊縮政策已經令不少中小企業(yè)經營困難,影響到市場有效供應的增加,進一步緊縮,更不能達到增加生產,壓制通脹的目的。目前準備金率已經達到20%多了,也就是說商業(yè)銀行的資金中有1/5以上被押在央行不能動彈,進一步提高準備金率,商業(yè)銀行能否承受?有報道說,有些地方的民間借貸利率已達30%,每次25個基點的提息,要提到何時才能吸引住四處游蕩,哄抬物價的游資?
因此,筆者認為,僅靠貨幣政策這一招恐怕難治住通脹,應該多想幾招。就筆者所能想到的,似應擴大資本市場對游資的吸引力。進入二級市場的資金,并不能直接形成企業(yè)的新增投資,從而對價格形成壓力。這些錢不過是你買我賣,玩你陪我賺的零和游戲。但是這個市場如果能吸引更多貨幣,就能減少在其他商品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此外,中國的稅收很大一部分是在流通環(huán)節(jié)上征收的,直接體現(xiàn)在物價上,F(xiàn)在稅收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當年美國的供給學派曾提出減稅,以刺激生產,壓制通脹的政策主張。筆者不清楚,在中國,減稅是否就能刺激企業(yè)擴大生產,增加供給,但減少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稅收,肯定能對壓低物價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