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債務風波是政府自擺烏龍?
資本市場成驚弓之鳥,專家稱匈牙利不會重蹈希臘覆轍
    2010-06-08    作者:記者 肖瑩瑩 王婧/綜合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以希臘為代表的“歐豬五國”尚未走出債務危機陰霾的當下,匈牙利新政府在對上任政府“揭短”時透露的信息又引發(fā)了市場新一輪的擔憂:如果匈牙利出現(xiàn)類似希臘的債務危機,歐元區(qū)經濟將再受沖擊。
  受其影響,全球金融市場7日再起動蕩。歐洲股市延續(xù)上一交易日跌勢,德、法、英三國主要股指跌幅均在1%以上。日本股市大跌3.8%。歐元兌美元匯率自上一交易日跌破1.20比1重要關口后再次下跌,直指1.18比1新低。原油價格也一度跌破70美元一桶。

  政府自造債務恐慌

  5月29日,匈牙利青年民主主義者聯(lián)盟取代社會黨上臺執(zhí)政。6月3日,該執(zhí)政黨副主席洛約什·科薩表示,上任政府存在偽造經濟數(shù)據行為,公共財政狀況壞于預期,匈牙利有可能像希臘一樣陷入債務危機。
  4日,新政府總理發(fā)言人彼得·西亞爾托說,他也認為匈牙利避免希臘式債務危機的希望渺茫。但當天匈牙利央行卻澄清說,盡管今年財政赤字預計為4.5%,高于計劃的3.8%,但匈牙利財政是可持續(xù)的,而且經常項目有盈余。當天,歐美股市大幅下跌,紐約股市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3%,歐元對美元匯率也跌至四年來新低。
  5日,為穩(wěn)定市場情緒,匈牙利國務秘書米哈伊·沃爾高再次發(fā)表緊急聲明說,之前有關希臘式債務危機的言論“言過其實”,是“不幸的事情”。他表示,新政府將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持前任政府定下的財政赤字目標,努力將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控制在3.8%以內。
  匈牙利新政府對本國財政狀況前后矛盾的言論引起分析人士懷疑,很多分析機構認為,匈牙利所謂的“債務危機問題”其實是新執(zhí)政黨玩的政治伎倆,表態(tài)是為了讓民眾接受新政府的財政緊縮政策。
  高盛集團說,匈牙利政府這一“戲劇性”言論實際上是青年民主主義聯(lián)盟試圖放棄競選時所做的降低稅率等承諾的理由,并為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一輪談判做好鋪墊,以獲得類似2008年的救助。2008年10月,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不久,匈牙利就曾獲得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歐盟和世界銀行提供的200億歐元貸款,從而避免了破產的結局。

  距希臘式危機還很遠

  美國《紐約時報》的文章指出,盡管最近幾天,希臘政府高級官員不斷提出“危機論”,但經濟學家說,匈牙利距離希臘式危機還很遠。
  經濟學家彼得·羅納說:“從根本上說,匈牙利經濟距離希臘債務危機還相差很遠。他有足夠的錢還債,而且我認為也不存在數(shù)據不完整的情況。但與金融市場溝通的政府官員非常不專業(yè),因此政府現(xiàn)在面臨的挑戰(zhàn)是讓市場相信,匈牙利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薄
  新興市場策略師奈杰爾·倫德爾說,自從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以來,匈牙利在控制赤字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步!
  歐元集團主席、盧森堡首相容克6日也表示,無需擔心匈牙利會重蹈希臘債務危機覆轍,而他對目前歐元匯率水平也并不擔心。

  市場實為擔憂歐洲經濟復蘇

  分析人士認為,不管匈牙利債務風波是否是政府自擺烏龍,但是這一事件無疑說明,資本市場已成驚弓之鳥,對歐洲債務危機和歐洲經濟復蘇前景的深度擔憂卻是真真切切的,任何事件的影響力都有可能被這種擔憂極度放大!
  資料顯示,匈牙利只是歐盟成員國,并不是歐元區(qū)成員國;匈牙利國內生產總值占歐盟的0.8%,在27個成員國中列第12位;匈牙利的投資市場規(guī)模極小,整個股票市場的市值不超過200億美元。盡管如此,該國有關本國財政狀況的表態(tài)以及相關傳聞卻使得全球資產價格再次承壓,其原因何在呢?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萬軍研究員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指出:“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金融體系多為外資銀行主導,投資者擔心,如果匈牙利出現(xiàn)類似希臘的債務危機,部分西歐銀行的風險敞口將加大,可能面臨壞賬增加和資產減記的風險,這將給歐洲金融系統(tǒng)帶來新一波沖擊,甚至有可能拖累歐洲經濟的復蘇步伐!
  他還指出,在希臘等南歐國家已深陷主權債務危機泥淖的情況下,如果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也被證實存在嚴重財政問題,那么投資者對歐洲經濟不健康的憂慮就會得到肯定,這可能會給歐元和歐洲經濟前景產生更多不利影響。

  相關稿件
· 歐洲頻揮重拳抑制債務危機蔓延 2010-05-31
· 歐洲債務危機或阻礙美經濟復蘇 2010-05-27
· 美刊:美英等國與希臘和意大利一樣債務纏身 2010-05-25
· 英《金融時報》:歐洲債務危機沖擊亞洲出口 2010-05-25
· 希臘總理表示希臘債務不會違約或重組 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