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舒國治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舒國治,臺北奇人,梁文道眼中最會玩、最會講故事的兩個人之一,他似乎永遠在路上,在城市的通衢小巷流連。浪跡美國七年,返臺定居之后,唯一一去再去的城市,是京都。問他原因,他卻懷疑答得上來。
一次又一次地在京都的巷弄流連,舒國治自嘲是京都的門外漢,不愿登堂入室,只在門外徘徊,卻能看到常人忽略的風物景。在本書中,他記下雨天的京都,也一一描摹京都的黎明、水、氧氣、旅館,以及他認為京都最大的資產(chǎn)——山門與長墻,感嘆京都就是一個大公園,而你并不急著找出口,甚至假想“倘若老來,在京都”。
他也試著回答為什么是京都:為了“作湖山一日主人,歷唐宋百年過客”,為了竹籬茅舍,為了村家稻田,為小橋流水,也為大橋流水,為了山門長墻,為了氧氣,甚至為了睡覺。但這些可以名狀的東西,是否就是最后的答案,他自己也懷疑。我們最喜歡的人或物,往往說不出來理由,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