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時代的"盜版":書非買不能讀也
2013-11-19   作者: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字號

  “書非借不能讀也”,說的是借,不是買。初聽此言是在許多年之前,彼時,買書藏書,還是一件全民雅事,凡稍有些文化的家庭,家中都必備高大的實木書柜,擺滿書籍,從《辭!、《辭源》到各種經典,都是一擺一整套的大部頭,看來固然氣派,卻極少有機會讀,終究不過擺擺樣子,因為花了大價錢,還需像對待瓷器古玩一樣,定期清潔保養(yǎng)、撣去灰塵。而在床頭、案頭、廁所里日夜捧讀的書,大多是借來或者租來的,因為歸還有期,不得不督促自己趕快看完。這時講“書非借不能讀也”,是很恰當的。

  誰也不曾想,短短十數年,這厚厚的紙質書,竟成了一種稀罕物,公交里餐廳中地鐵上,人們手中捧讀的不是書,而是手機、平板電腦;厚厚的一本書,變成了以字節(jié)為單位的數據文件,存放在各種電子設備之中,閱讀固然是方便了,但是另一個問題接踵而來:盜版。

  盜版書古已有之,但是無論如何,盜版的實體書總歸還有印刷和銷售的成本,擴散的范圍也不大;然而賴電子書時代所賜,書的“盜版”成本趨近于零。既無成本之虞,又難嚴密監(jiān)管,盜版電子書便一發(fā)而不可收。不管是名著經典,還是當紅的上榜新書,在浩如煙海的互聯網,輕輕一點,不用擔心找不到,而且一分錢都不用出,天長日久,便頗有一些人對“免費讀書”習以為常了?滓壹赫f,讀書人的事,算不得偷。但是說歸說,終究還是自知理虧,膽戰(zhàn)心驚。今天許多“讀書人”的底氣,就要比孔乙己足多了——那叫分享,互聯網的事情,能叫偷么?

  誠然,在網上“分享”的書,大多也不是為了盈利的,說其是“盜版”有失公允。然而在讀書人的角度看來,是否能因為這書“得來全不費工夫”,就不必對作者心懷感激呢?似乎也是不妥的。舉凡著書立說者,往往嘔心瀝血,少則數月,多則數年,深居簡出,節(jié)衣縮食。一朝脫稿,終于可以欣欣然期待一些回報,結果看得多,買的少,數載心血難換一頓飽飯,怎能不心寒。如今天橋上的手機貼膜師傅,三兩分鐘貼一張膜,尚且能讓人心甘情愿掏出十塊二十塊的手藝錢,何以到了寫書人那里,花上幾十元感受一下積年累月的心血之作,就變成一件那么不情不愿的事呢?

  有人說,這是因為我國傳統觀念上更重實物產品,對于著作這類無形產品的價值則缺乏認識;有人說,萬事敵不過“方便”二字,電子書的獲取太方便了,想讓人舍近求遠地去花錢花時間買書太難;也有人說,只怪書價太貴,不得已為之。然而千說萬說,拿了別人東西,卻不付出“代價”,終歸不合事理,而讀書為的不正是一個“明事理”么?我們經常批評某事“偏離了出發(fā)點”,然而如果出發(fā)點本身就是偏的,它的終點就更值得擔憂了。幾十塊錢的書款,不僅僅是對作者的尊重,也是為自己的閱讀買一份尊嚴。

  如今,書店大多是開架售書,大可先讀后買,絕無后顧之憂;也有不少網站提供正版電子書的購買,價格比紙質書更低廉,反過來對消費者而言,拿著四五千元的高檔手機,卻為了省幾塊錢而偷偷摸摸下載盜版書來讀,未免也品位大跌。無論從什么角度講,讀書付錢,都是應該提倡、可以提倡、必須提倡的事情!皶琴I不能讀也”,此言正當其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鏈接》:一本復雜網絡的科普必讀書 2013-10-25
· 了解硅谷"前世大半生"的必讀書 2013-10-18
· “讀書無用論”是功利者們的座右銘 2013-09-03
· 書店倒閉并非因不讀書 消費習慣改變成主因 2013-07-15
· 總理都能“抽出時間讀書”,您呢? 2013-05-27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