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文化"的正名和"開源運動"的宣言
2015-03-03    作者:楊吉    來源: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
分享到:
【字號

    “你手頭這本書是關于黑客行為和文化的!卑@锟恕だ酌傻拢‥ric S. Raymond)在《大教堂與集市》的“前言”寫下第一句話。

    人們自然要問,這關我什么事,我為什么要關心這些?雷蒙德的回答是,計算機軟件在世界經(jīng)濟和商業(yè)戰(zhàn)略決策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如果我們能對如何編寫更優(yōu)質、更穩(wěn)定的軟件有更深入一點的認識,都將會產(chǎn)生滾雪球般的深遠影響。在雷蒙德給出這番“顯而易見”的答案時,時間是2001年,人們已經(jīng)深刻領略到了“互聯(lián)網(wǎng)改變世界”的神奇。當然,不久后科技泡沫破滅,人們開始反思、痛定思痛、重新出發(fā),幾年后,借著Web2.0、社交網(wǎng)絡、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3D打印等概念,互聯(lián)網(wǎng)業(yè)又迎來了新一輪的高速發(fā)展,不過這是后話了。要知道,雷蒙徳所寫的《大教堂與集市》一書,收錄了他早前發(fā)表在網(wǎng)絡上的一些文章,時間跨度從1992年至1999年。就這一歷史時期來看,它意味著,雷蒙德的一系列言論更多是布道和宣揚性質的,他要幫助人們完成對黑客文化和開源軟件的認知啟蒙。

    作為一本文集,《大教堂與集市》主體部分由五篇文章組成,分別是:《黑客圈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Hackerdom)、《大教堂和集市》(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開墾心智層》(Homesteading the Noosphere)、《魔法鍋》(The Magic Cauldron)和《黑客的反擊》(The Revenge of the Hackers)。而附錄的一篇《如何成為一名黑客》(How To Become A Hacker)是《黑客圈簡史》的延伸閱讀材料,對加深理解雷蒙德的“黑客倫理”很重要。然而,其中最著名的還是那篇經(jīng)典的論文《大教堂與集市》,它在開源軟件運動中的地位相當于基督教的《圣經(jīng)》,而用黑客們的話說,這是“奏響開源時代的華章”、是“黑客藏經(jīng)閣”值得頂禮膜拜的典籍。

    任何一場革命或者運動都需要一批理論家,需要一份綱領性的文件,起到振臂一呼、向應者云集、揭竿而起的功效。為此,除了架構極具思辨力和邏輯性的理論體系,更需要一點激動人心的文字來激發(fā)起人們對未來的憧憬與向往,為同行者的士氣傳遞極具煽動性的能量。而這恰恰是《大教堂與集市》的偉大之處和價值所在。事實上,從它的初版到再版到此次首次推出簡體中文版,圖書市場一如既往地“追捧”足以證明它的業(yè)界地位。

    就學術觀點和智識貢獻而言,雷蒙德在書中首先就黑客(hacker)及其文化作了正名。通過黑客一詞的淵源梳理,他還原了“黑客”是“真程序員”的本來面目,他強調了黑客是那些著迷于技術(技術至上主義者)并充滿才華和理想的人,至此,把“黑客”與利用計算機犯罪、非法破壞的“駭客”(cracker)作了嚴格地區(qū)分。他在書中的兩篇關于“黑客”的文章和史蒂文·列維(Steven Levy)的《黑客:計算機革命的英雄》的主題如出一轍;同保羅·格雷厄姆的《黑客與畫家:硅谷創(chuàng)業(yè)之父保羅·格雷厄姆文集》的文法風格接近。史蒂文·列維是前美國《新聞周刊》科技作家,現(xiàn)為《連線》雜志的首席主筆。而格雷厄姆是“硅谷創(chuàng)業(yè)之父”,跟雷蒙德一樣也是一個資深程序員。

    在“黑客”之外,雷蒙德身為“開源運動”的重要理論先驅,第一次以形象生動的比喻,把商業(yè)封閉軟件和開源軟件區(qū)分開來。在這里,“大教堂”和“集市”是兩種不同的軟件開發(fā)模式,前者是封閉的、垂直的、集中式的,反映一種由權力關系所預先控制的層級制度,典型代表微軟;而另一種則是并行的、同儕的、開放式的,它代表了一種互聯(lián)網(wǎng)常有的分享協(xié)作的生產(chǎn)機制,集大成者Linux。雷蒙德推崇“集市”模式,認為集市是一種先進生產(chǎn)力的象征,是一股軟件開發(fā)的趨勢。其中,他還有個很著名的論斷:“如果有足夠多的眼睛,所有的錯誤都是明顯的。” 雷蒙德指出,開源模式的一大優(yōu)勢在于有成千上萬使用者在同時測試一個程序,只需要不長的時間,程序錯誤就幾乎無法藏身;而傳統(tǒng)的開發(fā)模式中只有一小群開發(fā)人員在測試程序,要找出錯誤就需要花費長得多的時間。

    除了建構開源的理論體系,在這本書中還提出很多精辟的預言。最大的成就就是1998年促成了網(wǎng)景Mozilla成為開放源代碼軟件,標志主流產(chǎn)業(yè)界第一次全面認同了他的理論。因為寫作此文,讓他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方向。1998年2月3日,硅谷的一次會議上,“開放源代碼(Open Source)”,由第一個參與者在會上提出,后來發(fā)展成為開源運動,并最終成為開源的發(fā)起組織。雷蒙德成了領導這場運動的理論家,成為開放源代碼促進會(Open Source Initiative)的主要創(chuàng)辦人之一,開始有了自己的正式組織和明確的市場戰(zhàn)略。同時,也是雷蒙德的努力,首次在網(wǎng)上披露了臭名昭著的微軟“萬圣節(jié)文檔”。這份微軟內部機密文件第一次全面披露了微軟對自由軟件的真實看法,在IT界引起軒然大波,成為微軟公關的“一大噩夢”。微軟對Linux等自由軟件的敬畏和贊美,為這場運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最佳作用。

    開源軟件就是自由集市,但自由并不意味著喧鬧、無序、混亂,相反,它可以一邊開發(fā)、一邊調試和修改,集思廣益、群策群力,通俗地講,這叫“眾人拾柴火焰高”。不僅如此,在《大教堂與集市》發(fā)表之后,很多有影響力的、論述群體決策勝過個體決策的論文和著作,比如詹姆斯·索羅維基的《群體的智慧》、蘭·費雪的《完美的群體》、杰夫·豪的《眾包》等都可以從中找到思想源頭。

    1957年,雷蒙德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那里正好就是黑客文化發(fā)源地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所在,也是“自由軟件精神領袖”、“自由軟件基金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斯托爾曼(Richard Stallman)20世紀80年代初發(fā)起“自由軟件運動”的大本營。1976年起,雷蒙德開始接觸黑客文化,1982年完成第一個開放源代碼軟件項目。后來受到感召,雷蒙德投奔斯托爾曼的門下,成為了自由軟件基金最早一批撰稿人。雷蒙德不僅筆頭功夫了得,而且在編程方面也實力非凡。他是Intercal編程語言的主要創(chuàng)作者之一,曾經(jīng)為EMACS編輯器作出貢獻。雷蒙德還是著名的Fetchmail程序的作者,后來還編寫過一個最初用于Linux內核設置的設置程序。

    如同勞倫斯·萊斯格和尤查·本科勒,他們是“知識共享”(Creative Commons)運動的倡導者,為此,他們身體力行,分別將自己的《混合文化》、《網(wǎng)絡財富》放到網(wǎng)上,供免費下載。同時,他們還為讀者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閱讀工具,以便就該書展開討論,使觀點在交鋒爭鳴中得以完善。雷蒙德亦是如此。作為一部“開源運動”的宣言,《大教堂和市集》當然也是“開放源代碼”的,大家可以在全球各大網(wǎng)站查到,而且已經(jīng)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在愛好者的努力下,本文的繁體版和簡體版也很精彩到位。大家可以直接用搜索引擎檢索得到。不僅如此,雷蒙德還把《大教堂與集市》當作Linux一樣,不時修訂、更新。例如,在眼下最新的版本中,除了加了網(wǎng)景公司Mozilla軟件的進展和心得體會,還新增了Fetchmail項目的成長記錄。

    著名科技作家、《淺薄》一書的作者尼古拉斯·卡爾曾在一篇批評文章中直言不諱地總結道:也許雷蒙德的唯一錯誤就在于,他為大教堂模式和集市模式之間劃分的界限過于清楚,實際上這兩者并非涇渭分明、水火不容的兩種創(chuàng)新方式,大教堂模式離開了集市模式的輔助會喪失活力、步履蹣跚,而集市模式離開了大教堂模式的引導也會缺乏中心和紀律性。他以Linux為例,指出即使在Linux開發(fā)中,所有的測試者也需要將他們發(fā)現(xiàn)的錯誤和改進方法上報給一個中央權威,比如“Linux之父”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和他周圍的核心團隊,然后由他們來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對產(chǎn)品做出綜合性的改進,再將新版本的產(chǎn)品向人群發(fā)出,等待下一輪改進。也就是書,大教堂不全是“獨裁”,而“集市”不一定就是“民主”。按照我們的理解,在創(chuàng)新開發(fā)過程中,“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是不可過于割裂的。對于這個問題,很期待雷蒙德在又一次地《大教堂與集市》修訂過程中給予回應。但不管如何,他有一點說得很對——開源成功的一個最重要成果,就是告訴我們:“玩”是創(chuàng)造性活動最具經(jīng)濟效能的工作模式。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與扎克伯格一起讀書 年輕CEO的新年計劃
· “不讀書”與數(shù)字化時代的讀書
· 葉華《畫筆記:戰(zhàn)爭•人》讀書會
· 揚•馬特爾與總理的寂寞讀書會
· 讀書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頻道精選:
· 【思想】央行降息可刺激經(jīng)濟但作用有限 2013-06-14
· 【讀書】馬云2015開年"雙響炮"背后的深長意味 2015-02-26
· 【財智】多券商交易系統(tǒng)故障 凸顯服務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三界碑”居民生活苦樂不均 2015-03-03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