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金融素質教育任重道遠
    2007-06-19    作者:馬欣    來源:國際金融報
  如果金融知識的普及程度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速度有巨大反差,或者國民的金融素質提升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不同步,勢必會影響到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目標
  依據(jù)對國際金融中心的考量指標,上海同那些已經(jīng)建成的國際金融中心相比,很多“細節(jié)”存在較大差距。我們不妨從“國民的金融素質”這一“細節(jié)”來觀察。
  去年、今春股市火爆,日均開戶數(shù)屢創(chuàng)新高,用全民炒股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這些新“股民”“跟風”意識強、“從眾”心理濃,看見股市上漲,“一窩蜂”地往里鉆,根本不管股票的品質,“放到籃里就是菜”;看見股市下跌,似握“燙手的山芋”趕緊將股票甩掉。這種非理性的追漲殺跌,頻繁進出,不僅造成投資者個人的操作與投資初衷相悖,變成“高吸低拋”,難以從“牛市”中獲利,也很容易加劇股市震蕩,造成不穩(wěn)定。
  一個以中小散戶投資者為主的股票交易市場中,投資者接受相關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正如紐約證券交易所CEO約翰·賽恩(John A。Thain)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演講中所說:“中國資本市場發(fā)展應當注意四個方面工作的改善,即市場透明度、投資者教育、公司激勵機制和清晰監(jiān)管! 顯然,對投資者進行教育,讓其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使之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具備抗風險意識和能力,不僅對投資者個人有好處,而且對整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fā)展也至關重要。
  雖然英國、美國股市交易市場的基礎較好(投資機構占多數(shù),投資機構往往比較理性,能夠對股市行情作出準確的判斷),投資者教育的任務較輕,但他們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我們,如美國將金融知識的教育,納入到中小學教育中,1994年的聯(lián)邦中小學教育法案修正案正式將個人金融知識教育納入課程安排中。英國1998年頒布的金融服務與市場法第四條規(guī)定,F(xiàn)SA(金融服務局)負有促進公眾對英國金融體系全面了解的法定職責,其中既包括讓公眾了解不同投資產(chǎn)品或投資交易的風險與收益,還要求FSA向公眾提供相應的信息和咨詢。
  股市的火爆,引發(fā)了股票型基金業(yè)績大幅提升,基金的賺錢效應,強烈地吸引著廣大居民,“我為基金狂”。許多投資者為買基金起大早、排長隊,然而卻不知手中的基金為何物 ,竟問“一年的利息是多少?”把基金當作包賺不賠的“儲蓄存款”來看待。很顯然,在熱買“基金”的隊伍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沒有相應的金融知識儲備,稀里糊涂就做了“基民”。由此說明,金融知識的普及遠沒有跟上金融形勢的發(fā)展,公眾今天只是對基金知識不了解,明天可能是對股指期貨不清楚,后天……。
  美國早就已經(jīng)從“娃娃”抓起了,而我們呢?
  在對國際金融中心進行排名的指標里,不知道是否把國民的金融素質計算進來了。但我想,一個城市如果其國民的金融素質不是很高,想躋身于國際金融中心的行列,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進程中,不僅要從大處著眼,還要從小處著手,盡快提升國民的金融素質。當然,普及金融知識,提高金融素質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和長期任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不懈努力。在此,我們希望借鑒國外的經(jīng)驗,早日將金融教育納入整個教育體系當中,早日進入中小學課堂。同時,高校尤其是財經(jīng)類高校也應早日承擔起國民金融素質教育的責任,讓國民及早受益。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