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標準需要GPS式的精確定位
    2009-02-18    郭之純    來源:東方早報

    牛年伊始,教育界便發(fā)生了好幾件很轟動也頗值深思的新聞事件,比如高中文理分科與否引起廣泛關注,比如全國首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被叫停,比如云南省政協(xié)委員建議取消中考,比如復旦大學自主招生出現(xiàn)“蛋炒飯怎么做”的試題,比如蘭州一些家長準備組團狀告央視濫播動畫片……

    這些問題多數(shù)都未能形成比較“一邊倒”的意見。比如對文理分科,就有支持、反對和折中等數(shù)種意見;對復旦大學的“蛋炒飯”問題,贊者認為這樣的面試題體現(xiàn)了素質(zhì)教育、值得嘗試,彈者則以為這是誤入歧途、嘩眾取寵;對“孟母堂”被叫停,對取消中考的建議,對央視播出“涉情”動畫片,同樣也都是眾說紛紜,各持各的道理。是這些問題注定不會有標準答案嗎?筆者以為不然。價值的多元化不是讓問題變成一筆糊涂賬,而是要求從細微之處給問題一個可操作的標準。   
    由此,中國或許需要一場對“教育標準”的深度討論。此處所稱“教育標準”,包括每個階段的課程標準,包括每個階段的行為標準,包括對各種類型和形式教育的管理標準,也包括不同教育階段應該追求的更加細化的具體目標。此外,還應該包括社會各界在教育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比如電視臺的少兒動畫片是不是該在晚上9點結束等等。   
    為加強對此處所指“標準”的理解,不妨舉個例子:特別講究教育標準的英國(英國專門有一個中央層級的教育視導組織——教育標準局),去年專門就“打孩子屁股”的問題在議會進行討論,當時的結論是可以打,但不可留下印跡。這便是一種“標準”。這種討論雖然看起來“見小”,其指導作用卻是更加具體有效。
    當然目前我們的教育并不是毫無標準,但是細看當前所執(zhí)行的一些教育標準,總令人有偏于宏大、過于空泛、難以具體操作之感。以中國三年前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為例,觸目皆是“熱愛祖國”、“熱愛科學”、“遵守法律法規(guī)”等要求,曾有人將其與美國某州的《小學生守則》作對比,后者盡是“總是稱呼老師職位或尊姓”、“按時或稍提前到課堂”一類關于提問、請教、請假等具體的做法要求,由此評價中國的《中小學生守則》“莊嚴又神圣,可卻模糊抽象,讓小學生摸不著頭腦”。
    最近教育部拋出關于教改的20個問題向全社會征求意見,但仔細打量一下,基本上都不是對“教育標準”的討論,而是對一些教育宏觀問題的求策。那些討論,也許有助于教育大政方針的確定,但具體到教師、家長、學生和教學、考試等本身的熱點問題,或仍然無甚具體裨益。   
    細些,再細些;小些,再小些。從細處和小處對教育標準問題不斷進行深度討論,委實大有必要,因為討論得越深入透徹,一些教育熱點問題便越容易找到答案,學校、家長和社會的無所適從感也更會大大降低。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