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人情債買房陋習當除
    2010-04-30    作者:孫勇    來源:證券時報

    中國是一個人情大國,表現(xiàn)在日常經濟生活中,就是“熟人經濟”和“人情經濟”十分流行:辦事為了省錢,就找“熟人”開路;買東西錢不夠,就借“人情債”過關。在我看來,這一中國特色,也是助推國內房價飆升的重要因素。
  前幾天,我接到一個電話,是我高中畢業(yè)班的班主任趙老師打來的。意外的是,很少主動和我聯(lián)系的趙老師這次打電話給我,竟然是為了借錢給兒子買房子。趙老師的兒子畢業(yè)于國內一所名牌大學,目前在北京工作,近來決定在北京買一套房子,但是手中的錢不夠首付,在周圍的親戚解囊支援后,首付款仍存在缺口。情急之下,趙老師想到了在深圳工作的我。
  若非萬不得已,老師是不會向學生借錢的。何況我沐浴師恩,曾經是趙老師的得意弟子,按理,我應該幫趙老師一把。然而,我去年年底剛剛買了房子,目前每個月要負擔幾千元的按揭,手頭也比較緊張,只好婉拒了趙老師的借錢請求。
  盤點一下,我參加工作12年以來,已經先后四次借錢給熟人買房子。這4個熟人都是我的大學同學,其中有1人是在國內一所“211”重點高校工作的副教授,他向我借的1萬元錢(大約是他月薪的2.5倍),至今尚未歸還。這種充滿中國特色的買房“人情債”的體驗者,除我之外,想必大有人在。
  經濟學家姚景源有一個廣為人知的判斷:目前,中國人買1套房子,通常是6個人、3個家庭(即購房者夫妻以及雙方父母共6人、3個家庭)共同出力的結果。而根據我的經驗觀察,姚景源的這個判斷并不到位,因為他沒有考慮到“熟人經濟”和“人情經濟”的因素,如果把買房者的“老同學”、“老朋友”等算上,在中國購買1套房子,共同出力者實際上通常要超過10人。
  量入為出是消費的基本原則。中國老百姓對于這一原則也遵守得相當嚴格,然而,唯獨在買房這一問題上,中國老百姓卻“集體出軌”。在時機不成熟或力有不逮的情況下,眾多中國老百姓仍然勇敢地出手買房,堪稱世界房地產市場中一個令人驚嘆的奇觀,而富有中國特色的“熟人經濟”和“人情經濟”,正是催生這一奇觀的深厚土壤。
  中國的房價為什么居高不下,連年飆升?個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認為, “熟人經濟”和“人情經濟”的產物——“人情債”長期盛行于房地產市場,也是一個重要因素。而這一點,常常被人們尤其是經濟學家忽略!叭饲閭辈皇車液暧^調控制約,游走于銀行信貸體系之外,它以一種基于世俗情面的民間信用方式隱蔽個人的消費風險,“改善”了不具備買房能力的人的資產負債表,為所謂的“購房剛性需求” 火上加油并引發(fā)羊群效應。
  放眼環(huán)球,在任何一個市場經濟成熟的現(xiàn)代化國家,其消費者借貸主要發(fā)生在銀行之間,而非其他。中國個人住房市場中“人情債”和銀行信貸雙軌并存,且人情舉債在前、銀行貸款在后的現(xiàn)象,在世界上不說是絕無僅有,也是極端罕見的。這也可以相當程度上解釋,為什么在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2008—2009年,世界各國房地產價格大跌,唯獨中國的樓市收出了一根舉世矚目的超級大陽線,且房價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在中國這個人口密度不算太高且人均收入偏低的發(fā)展中國家,房價卻飆升到與很多發(fā)達國家比肩的水平,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個不正常的現(xiàn)象,甚至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中國政府、房地產開發(fā)商以及炒家固然要為此承擔相當大的責任,但眾多普通買房者也不能完全擺脫干系。毋庸諱言,中國老百姓所熱衷的“人情債”,也是高房價的重要推手。“人情債”固然成全了買房者的一時之快,卻人為地扭曲了正常的供求關系,制造了大家都有錢買房的假象,從而誘導政府曖昧于樓市調控,并縱容開發(fā)商坐莊抬價的野心,最終讓老百姓更深、更久地陷入“房奴”的泥潭。
  前不久,我的研究生導師夏老師告訴我一件事:她的一位遠房親戚向她借錢買房,她拒絕了,理由是“買房是個人的事情, 不是大家的事情”。為此,夏老師的丈夫(一位知名的電視制片人)還指責她“不近人情”,夫妻倆一度鬧得很不愉快。站在理性的角度看,我認為夏老師的做法是十分正確的,同時也為自己面對買房“人情債”時,不能像她果斷拒絕而感到慚愧——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借錢給同學買房,也在微觀層面上對推高房價起了助紂為虐的負作用。
  政治學上有一句名言:“有什么樣的人民,就有什么樣的政府與之相匹配。” 在此不妨套用一下:“有什么樣的買房者,就有什么樣的房價與之相匹配!憋柺芨叻績r之害的中國老百姓,到了向買房“人情債”說不的時候了!

  相關稿件
· [關注]網民熱議“四五十歲買房”論 2010-03-15
· “回家買房”是富人的傲慢 2010-03-09
· “老家買房論”讓人不敢恭維 2010-03-09
· “回老家買房”背后是權力對民生的嘲諷 2010-03-08
· 40歲后再買房 20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