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中亞油氣合作外交的新方向
    2010-05-24    作者:徐小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中國與中亞的油氣合作,主要是指中國同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之間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雙邊合作。
  中國與中亞油氣合作外交具有突出的地緣政治特色。中亞和里海地區(qū)是歐亞大陸的中間帶,從19世紀起,這里就是沙俄與大英帝國爭奪陸權的重點,被稱為“大競賽”。蘇聯(lián)解體之后,圍繞著中亞和里海地區(qū)的油氣資源開發(fā),又出現(xiàn)了一場新的“大競賽”。這是探討中國與中亞的油氣合作外交所離不開的大背景。

  中國與中亞油氣外交的背景

  1991年中亞國家獨立以后,首先面臨著經濟自立問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思路十分清晰,即以本國油氣為基礎,通過引進外資開發(fā)油氣資源;通過油氣出口換回硬通貨,支持國內經濟發(fā)展。為此,這些國家在獨立之初,均實行了規(guī)模較大、程度較高的對外開放。
  這些國家與俄羅斯的傳統(tǒng)經濟貿易合作關系十分緊密,難以改變。但是,他們都期望逐步打破俄羅斯的壟斷,開辟新的對外經貿與投資合作關系。因此,中國、伊朗、土耳其成為中亞里海各國極為關注的戰(zhàn)略重點。其中,中國是這些國家的第二大鄰國,國際地位又日益上升,因此被當做重點開拓的市場和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
  中國真正戰(zhàn)略進入的機會,是1996年哈薩克斯坦對阿克糾賓油氣公司的私有化。阿克糾賓項目是較老的油田,中石油獲得該項目后,應用了新的勘探思路和技術,使阿克糾賓油田的石油天然氣產量迅速增長。以此為基礎,中石油修建了肯阿管線等設施。2005年10月,中石油又成功收購了加拿大的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進一步擴大了在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和生產規(guī)模。2006年,在中哈兩國共同努力下,中國-哈薩克斯坦石油管線建成。這也是中國的第一條跨國石油管線。
  土庫曼斯坦也是中國所關注的中亞戰(zhàn)略資源國。2007年7月,土庫曼斯坦首次與中石油簽訂開發(fā)阿姆河右岸“巴格德雷”合同區(qū)域產品分成合同,并達成了中土天然氣購銷協(xié)議。此前,土庫曼斯坦從未向任何國家開放過陸上的天然氣開發(fā),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
  同時,在中國石油外交努力下,通過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成功合作,2009年成功建成了中國-中亞天然氣跨國管線,這條管線將土、烏、哈、中四國的跨國天然氣運輸與配套合作緊密結合,大大加強了中國與中亞油氣資源國的合作,具有深遠而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

  特點與難點

  中國與中亞的石油外交,總體上看與中俄油氣外交在背景、供需關系和戰(zhàn)略認知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具有高層外交的共同特點,但相似性的背后也存在著差異。
  第一,中國與中亞的油氣外交,是國家外交與公司外交成功結合的典范。中哈兩國之間,在首腦外交以外,公司層面上的外交也是緊密和有效的。中石油在哈薩克斯坦的業(yè)務,從上游到下游、從已有項目到新項目開發(fā)迅速擴展,形成了在資源國的一體化經營。中國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的成功,得到了資源國和當?shù)卣吧鐣恼J可。
  第二,天然氣外交成為中國與中亞油氣外交的亮點。土庫曼斯坦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資源大國,同時國內消費水平有限,出口規(guī)模和潛力十分巨大。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出口市場長期被俄羅斯壟斷,土庫曼斯坦出口天然氣的價格僅為30~40美元/千立方米,而歐洲市場是250美元/千立方米,土庫曼斯坦損失了巨大利益。如今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已建成,并將與中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實現(xiàn)對接,其現(xiàn)實戰(zhàn)略意義遠遠超過了中俄天然氣合作。
  第三,油氣外交戰(zhàn)略博弈態(tài)勢明顯。以雙邊關系帶動多邊關系,戰(zhàn)略博弈復雜,是中國與中亞油氣合作外交的另一特征。舉例來說,中哈石油合作,涉及中俄之間爭奪原蘇聯(lián)南方的石油利益。俄羅斯難以左右哈薩克斯坦上游領域的私有化,但一直極力控制哈石油出口通道。由于中國石油外交的成功運作,中哈石油管線實現(xiàn)建成運營,這確實削弱了俄羅斯的傳統(tǒng)利益。雖然各方最終也與俄羅斯取得妥協(xié),但這場戰(zhàn)略博弈并未結束。為了保證中哈石油管道的運輸供應,中國還必須深入哈薩克斯坦的里海油氣開發(fā)。參與爭奪里海油氣利益的,既有俄羅斯,又有西方國家,還要考慮哈薩克斯坦的主權利益。如何通過有效的石油外交,應對競爭壓力,平衡戰(zhàn)略利益,是一個新問題。
  近幾年來,中亞油氣資源國政府日益加強對本國油氣資源的控制力度,并通過修改法律法規(guī)、稅收,設置新的環(huán)保壁壘,收緊對外合作范圍、門檻和條款,以限制外國公司的進一步擴張,改變與外國公司的合作模式,F(xiàn)在的形勢與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大不一樣。目前,中國公司在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產量已占該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強,進一步的擴張是否會觸動對方的政策底線,存有疑慮。這些為中國的中亞油氣外交帶來了難度。
  此外,隨著中國在中亞資源國投資合作規(guī)模的擴大、程度的加深,上游資產和油氣管道的運營都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除中央政府外,管道沿線的地方政府也希望共享跨國油氣運輸帶來的巨大利益。此外,中亞國家都還受到諸多非傳統(tǒng)不安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隨時可能對我國在中亞的油氣資產造成威脅,也為我國的境外資產安全帶來了不可預知的威脅。
  中亞地區(qū)的油氣資源競爭將日益激烈。這種競爭還將由陸上轉入里海海域。而由于邊界爭議、開發(fā)技術難度和國際財團等原因,里海領域油氣競爭將更加激烈。資源國、周邊國家和西方國家的多方利益相互交織,也為油氣博弈增加了難度。

  方向

  方向之一,是要正確處理消費國對資源國應盡的責任。目前,外國油氣公司的經營戰(zhàn)略已觸及資源國的新安全底線。這一狀況提醒消費國,必須在雙贏互利以外,向資源國解釋進一步合作的戰(zhàn)略意義,強調消費國應盡的責任,避免不必要的憂慮。針對公司社會風險的增大,石油公司也需要在項目的建設和運作階段,以實際行動貫徹“公司公民”的責任。
  方向之二,中亞里海的油氣外交必須統(tǒng)一規(guī)劃。目前,美國對中亞地區(qū)實行的是統(tǒng)一的能源外交,為此專門有中亞-里海特命全權大使,充當美國在該地區(qū)的總協(xié)調人;俄羅斯也設立了里海特使;歐盟也有中亞大使,F(xiàn)在中國在中亞的外交沒有顯示出統(tǒng)一性,也比較局限于國別層面和雙邊關系。雙邊外交、多邊外交和多元外交應當是一個整體,通過雙邊外交促成的多邊合作在短期內可能是成功的,但長期來看,任何一方所出現(xiàn)的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其他方,影響到整個多邊合作。這是目前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梢,未來我國對于中亞事務(包括油氣合作)需要統(tǒng)一協(xié)調,結合雙邊外交與多邊外交,由一個中亞特使來協(xié)調整個中亞地區(qū)的外交活動。
  目前,中國與中亞資源國的合作既是一個消費大國與多個資源國的合作(即一對多的有利格局),同時也面臨諸多其他消費大國(如美國與歐盟)的競爭。為了提高外交的有效性,中國也必須統(tǒng)一中亞外交規(guī)劃。
  方向之三,中國與中亞油氣外交需要一個平臺。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雖然成功了,但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要考慮從外交上構造該管道的安全機制,并不斷推動這一安全機制向更高層次的合作邁進。
  多年來,我們一直強調上海合作組織在反恐與經濟合作“兩個輪子”上的作用。但上合組織成立以來,主要定位和功能一直是反恐與安全。普京曾經提出“石油俱樂部”的設想,但沒有得到其他國家的響應。究竟如何構建新的框架,需要研究。從現(xiàn)在看,中國-中亞油氣或能源合作的平臺可能是一個論壇,可能是一個新的跨政府間協(xié)議,也可能是能源憲章的延伸,或相對獨立的四國能源合作俱樂部。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能源問題專家)

  相關稿件
· 印度欲設主權基金與我競購油氣資源 2010-03-25
· 將海洋油氣裝備業(yè)列入國家新興產業(yè)戰(zhàn)略 2010-03-09
· 中國油企加速深海尋油氣資源 2010-02-26
· 中緬油氣管能否“一氣呵成” 2010-02-05
· 2010年油氣行業(yè)繼續(xù)復蘇 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