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6-05 作者:倪小林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普洱茶和股票兩項投資熱浪幾乎出現在同一時間段的中國,2007年上半年,普洱茶價格一路攀升,漲幅以十倍計,股指迅速攀升到4000點也只用了五個月。而富有戲劇性的是,上周普洱茶和股市又幾乎同一時間內出現價格的大跌。雖然兩件不相干的事情放在一起看似有些滑稽,卻都反映出一個問題,大眾投資或者說正在爆發(fā)的大眾投資熱情該往何處引導? 百姓參與投資活動過去叫支援國家建設,二三十年前人們緊緊巴巴的幾十元工資,還要被攤派購買國庫券,很多單位為了完成協助銀行推銷國庫券的任務直接就從職工工資里扣繳。那時還號召人們儲蓄,理由一樣是支援國家建設。直到改革開放以后的20多年里,我們才慢慢理順各種經濟關系,人們接受了什么叫財產權,什么叫股權,什么叫資本市場,什么叫直接融資,也就在這些概念理清之后,百姓也就知道了自己的錢作為投資不僅僅是支援國家建設,更重要的一點是自己作為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分享社會經濟發(fā)展成果是應當的。因此,當看見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從幾百億很快積累到十幾萬億的時候我們并不輕松,社會需要為如此巨大的儲蓄尋找投資出路,僅從供求關系來看經濟建設的資金還捉襟見肘,銀行里的錢多得很難盤活,此時資本市場固然成了首選。可是,資本市場目前最為便捷的途徑,就是買股票和基金,其他的品種諸如債券、期貨、新型的金融衍生產品迄今還不能引起投資人更多的興趣,或者投資人根本就不知道債市以及其他產品對于自己個人財富積累有何意義,時下也有人認為股市的供需關系還反映在公司資源匱乏上,全球知名交易所爭奪中國上市公司資源已經有目共睹。 在這個世界上,并不是任何一項投資都具有成長價值,都有符合邏輯的解釋。像普洱茶價格的攀升很容易讓人想起了我們曾經歷的郁金香狂熱,多次爆發(fā)的蘭花熱,這些都被社會學和心理學歸類為人類非理性的瘋狂行為。將某種物品異化為可以頂禮膜拜,其實具有收藏價值的普洱茶僅僅只是鳳毛麟角,那些當年產下的普洱茶已經被附上了神話的光澤,變成了巨額投資的接力賽。最近價格暴跌,很多經銷商和茶農必定要承受人們非理性行為的痛苦。像這樣的投資肯定不會具有成長價值,成為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投資方式。但是,我們可以從這些非理性的投資行為之中看到一個事實,“物以稀為貴”的邏輯往往會演繹出無窮無盡的非理性故事。在這一點上只要價格機制有效,我們漠視市場的力量,任何投資都會引發(fā)災難性效果。 當很多人在指責普洱茶的非理性投資熱時,我們是否想過中國股市是不是也出現類似普洱茶熱的問題,投資品種過于單一?供求關系過于不平衡?今年以來我們花了大量的筆墨在責難股市,大談泡沫,該不該談股市風險,該不該談論泡沫,筆者以為肯定應該。但是,如果我們只是在喋喋不休地說一個世人皆知的結論:股市大漲必有大跌!花去太多的精力只關注股指高低,只盯著開戶人數的多少,一旦因此忽略了資本市場新興加轉軌的特性,忽略了大量的市場基礎性建設工作,忽略不斷創(chuàng)新金融產品,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大眾投資如此集中爆發(fā)在近兩年,僅僅只是人們投資的非理性問題嗎?對于普洱茶可能是對的,但是面對變革中的中國經濟,關系到公共財富的公眾分享問題,其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應該說從2005年開始政府力主解決資本市場股權分置問題,就是以積極姿態(tài)迎接資產證券化和中國金融業(yè)對外開放帶來的一系列變化。2006年股市走過長期低迷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恢復期,2007年中國經濟的財富效應在資本市場的不斷變革中爆發(fā)了。筆者記得不少經濟界人士在很多場合都曾經表達過這樣一種觀點,當社會財富迅速積累的時候,我們是不是真正做好準備接受新的投資時代的到來?如何看待和如何引導如此巨大財富有效投資,培育積極穩(wěn)定健康的投資市場,已經成為我們現階段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