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中國資本市場淪為“賭場”,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對稱和行政調(diào)控的管理制度,如果這種資本市場的軟肋繼續(xù)存在,“賭場論”隨時可能卷土重來。
中央電視臺《經(jīng)濟半小時》節(jié)目6月8日播出了一期名叫《炒股軟件也會信口開河》的節(jié)目,講述的是這么一個故事:深圳市曾有家“金股之王科技有限公司”,號稱一月能賺取2000多萬元凈利潤,現(xiàn)在非但一夜間關門歇業(yè),更遭受著大量股民的投訴。記者經(jīng)過一番暗訪,揭示了全國有大量類似的“炒股軟件”存在,而它們的共同目的不是“帶領股民走向富裕”,而是從中小投資者身上叼肉。 其實,這種欺詐股民的連環(huán)局并不鮮見,尤其是在2006年興起的這波大牛市中,炒股騙局驟然勃興來勢洶洶,幾乎可以和短信騙局并列為騙中翹楚,著名的“帶頭大哥案”也是其中一例。利用“軟件”為幌子只不過是個升級版本,造局者通過肆意夸大渲染,使一些普通投資者對所謂炒股軟件產(chǎn)生神秘感和崇拜感,認為不借助這些“高科技工具”+“內(nèi)線消息”根本無法獲利,于是欣然入局。 解讀這類騙局,責怪股民群體的不成熟、輕信毫無意義,大而化之地喊幾聲“呼吁法制監(jiān)管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亦無建設性可言,重要的是,讀懂這個連環(huán)局揭示出來的我國資本市場軟肋,方能正本清源。 首先,我國資本市場參與者面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這是任何騙局誕生的溫床。 巴菲特講過,價值投資法則之所以不被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堅定信奉,根本在于人在財務數(shù)字面前天生的自卑感。這個論斷其實包含一個重要前提,即“財務數(shù)字”是真實有效的。但在我國資本市場里,投資者不僅對財務報表有“自卑感”,怕自己看不懂,更充斥著“不信任感”,覺得壓根兒就沒幾家上市公司值得信任。不僅財報可能造假,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是隨時可能聯(lián)合莊家、搭建“老鼠倉”,或者利用內(nèi)幕信息、重組疑云等牟取暴利。 且不說“銀廣夏”、“藍田”、“大慶聯(lián)誼”之類的惡性欺詐案例,單單最近兩年內(nèi),我們頻繁所見的廣發(fā)證券、杭簫鋼構等內(nèi)幕交易案,以及屢次進入公眾視線的“史上最牛散戶”、“教授股神”、“連續(xù)漲停之王”等事件,無不敘述著一種“劣幣驅(qū)逐良幣”的市場邏輯:既然信息高度不對稱,而這個市場里獲取暴利者都是擁有信息優(yōu)勢者,一個不買“軟件”不“跟莊”的散戶怎么可能賺錢? 其次,我國資本市場長期以行政審批調(diào)控方式影響市場原則,直接催生了大批秉持機會主義立場的投資者。 我們這個市場里,還有不少“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故事,很多投資者被誤導為兩種類型:迷信和鄉(xiāng)愿。迷信者要不就“拜大師”,要不就“信軟件”,搞得自己神神道道烏煙瘴氣;鄉(xiāng)愿者則把“聽政策炒股”掛在嘴上,以投機鉆營為榮,最近則紛紛熱衷于“探聽基金席位號”。迷信和鄉(xiāng)愿的東西多了,人自然會遲鈍,會喪失常識,也就容易讓騙術得逞——自古以來,欲控制人思想者莫不從此途徑著手。 然而,出現(xiàn)這種傾向并不怪投資者,關鍵在于行政主導的市場管理模式催生了強烈的機會主義思維模式。從去年“5·30”后,“市場定價”被“政策定價”取代,不收取印花稅的權證被反復爆炒,券商利用權證創(chuàng)設制度大肆斂財;此后,股民“聽政策”變基民,而機構則順勢爆炒出所謂藍籌泡沫,以至于使滬市股指短期內(nèi)飚升到6000點以上;從最近開始,我們甚至可以看到這種機會主義的“品味”都每況愈下,爆炒起什么“保衛(wèi)川股”、“基金講政治”等不入流的概念題材。投資者從“聽政府的話”開始,逐漸演變?yōu)椤罢l的話都聽,除了自己”,見了自吹自擂的騙子都當“救世主”,其本質(zhì)正是判斷力和常識完全淪喪。 以史為鑒,8年前中國資本市場淪為“賭場”,根本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不對稱和行政調(diào)控的管理制度,而今在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后,行政機構依舊壟斷審批權限,致使利益群體借助信息優(yōu)勢掠奪市場果實,有此資本市場軟肋在,“賭場論”隨時可能卷土重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