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四國”不再是紙上概念
    2009-06-24    胡俞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金磚四國”元首峰會意義大

  ●聯手行動表達新興國家訴求

  ●四國經濟互補合作前景廣闊

  ●推動世界經濟格局調整重構

  “金磚四國”這一說法從誕生之日起,就被賦予了金燦燦的希望,然而多年來,四國間大多形同陌路,“金磚四國”僅僅作為一個學術概念而存在。但是,此次適逢上海合作組織峰會,遠道而來的巴西,連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中國、俄羅斯以及觀察員國印度,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聚首令世界矚目。在當前世界性經濟衰退的背景下,“金磚四國”的元首首次在其中一國的領土上磋商具有歷史性的意義,而延續(xù)以峰會的形式進行磋商令“金磚四國”不再僅是文字概念,四國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宣稱新興國家的崛起和訴求。
  履端于始,“金磚四國”一詞最早由高盛的吉姆·奧尼爾于2001年提出。兩年后在高盛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到2050年,四國將連同美國、日本成為世界六大經濟體,世界經濟格局也將重構。時至今日,我們不得不佩服高盛的遠見,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tǒng)計,2006年至2008年,四國平均經濟增長率高達10.7%。在次貸危機席卷全球的今天,美國作為始作俑者已漸顯頹勢,而作為新興國家的代表,四國正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事實上,近年來四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xù)超過了50%,且四國持有的外匯儲備總量占全球總量的約40%。G20倫敦峰會上四國被寄予了世界經濟復興的希望,通過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注資,四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不斷加大。而此次葉卡捷琳堡的再聚首,堪稱是四國的合作邁開了實質性的步伐。巧合的是,四國會晤地選在橫跨歐亞的葉卡捷琳堡,也昭示著世界重心的逐步轉移。
  求大同、存小異是此次會晤的主題。若將四國兩兩分組,我們不難發(fā)現四國合作是有其基礎的。俄羅斯和巴西是資源型大國,正好符合中國和印度作為資源進口國的“胃口”;而中國和印度分別擁有的強大的制造力和軟件開發(fā)能力也在俄羅斯和巴西找到了需求。此外,四國據有世界26%的領土面積和42%的人口,且近年來經濟發(fā)展極為迅速,市場潛力巨大,雙邊貿易也不斷增加。從“金磚四國”領導人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會晤《聯合聲明》來看,此次會晤對于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議題的深入探討,令四國間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
  一方面,四國相繼減持美國國債也令“大同”不言而喻。當前美國為刺激國內經濟,大開印鈔機的做法令美國國債持有國尤其是“金磚四國”深受其害。深陷美元陷阱的四國發(fā)出了共同的聲音,弱化美元,尋求多元化國際貨幣體系已多次被提起。事實上我們也不難發(fā)現,《聯合聲明》不僅局限于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等議題,當前國際金融秩序的改革才是其重中之重。
  此次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后,作為新興國家的代表,“金磚四國”承載著構建國際金融新秩序的重任。在這之中的領頭羊——中國正在嘗試擴大其國際影響力的舉措:人民幣互換的展開和人民幣結算試點已經使人民幣國際化的腳步加速;與多國開展資源合作確保了中國未來充足原料供應;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提供貸款進一步提升了人民幣的地位。而四國共同減持美國國債,增持或有意增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券,已經表達了四國對美元獨霸的不滿,可以預見的是,世界貨幣體系將從此逐步改變。
  世界新老力量的博弈令“金磚四國”從未像如今這般炙手可熱,“金磚四國”正在用同一個聲音向世界表達愿望。然而,冷靜看待當前的局勢,我們也不應過分樂觀。一方面,美國的超級大國的地位短期內難以撼動,遍布全球的以美元結算的生意和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確保了美國在今后一段時間內仍將主導世界,美元仍將是世界貨幣的首選;另一方面,“金磚四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力量相對微弱,加之四國內部仍存在諸多分歧,因此“金磚四國”在當前以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的定位應是發(fā)展中國家同發(fā)達國家的緩沖地帶。但是這已經意味著“金磚四國”以及新興國家的崛起,而從此次會晤起,“金磚四國”已向世人宣告這個詞已不再停留于紙面,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世界的經濟格局將圍繞“金磚四國”進行調整乃至重構。 

  相關稿件
· “金磚四國”合作的意義 2009-06-19
· 金磚四國首次峰會 2009-06-18
· [評論]“金磚四國”加強合作有利于世界 2009-06-18
· [評論]共同利益讓“金磚四國”攜手走得更遠 2009-06-18
· [評論]金磚四國峰會 世界經濟話語權悄轉移 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