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進賣場購物常常陷入一種迷思,見商品在促銷,就算用不到也會先買回家放著,或者是明明只需要一個,因加購可以省一半的錢,因此就買了一組。促銷時林林總總買了一堆貨,回到家因為不是急用,便隨手一放,日子久了難免記不住都買過什么或者放在哪兒了,只好再買。 大部分人拼命賺錢,養(yǎng)家之余才會想起儲蓄,財經專家教你如何理財、錢滾錢,并把錢投放在“對的”商品上,卻沒有教大家日常生活中該怎么花錢。人們賺錢的目的,大部分是為實現個人的夢想,但這夢想可能需要一筆筆金錢堆砌而成。很多人辛苦努力了一輩子,最后夢想卻來不及實現。 生意有一定的經營模式,大部分是“需求創(chuàng)造供給”,因為要用到才去買,但真正去了賣場,看到眼花繚亂的商品,人不自覺地就落入“供給而產生需求”的圈套,很少人會在去賣場買東西之前列一張清單,更少有人只按自己的“清單”購物。 “克制欲望”是我在參加工作之后慢慢學會的,每當領到一筆薪水,才發(fā)現其實可以留下的錢有限。有規(guī)劃才不會亂了方向,加上我一直都有記賬的習慣,簿子一翻就馬上明白金錢的流向,如果開源不易,起碼要求自己做到節(jié)流。 當目標明確,花錢與存錢會顯得更有意義,有目標、毅力,然后去執(zhí)行,思考的格局要大,才能成大業(yè)。如果眼光都只擺在眼前現有的,那當現有的也失去時,就會一無所有。我們害怕改變,因為改變有風險,寧愿維持現狀,維持既定的模式,但不去試試看,怎知道結果不會比現在更好? 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是必須學習的,金錢固然可以滿足個人欲望,但一個欲望實現后,又會有下一個甚至幾個欲望。欲望無窮盡,而實現欲望一定是有代價的。 心容易被滿足,欲望的缺口就會縮小,如果一個人不覺得自己富有,哪還有多余的心思去幫助別人?希望在決定金錢去留的同時,可以審慎思索,不單只把金錢作為滿足欲望的工具。當生活變得簡單,事事回歸儉樸,我們才會明白被賦予的一切是多么可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