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降息擊中金融市場心理要害
    2008-11-27    作者:馬紅漫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26日下午央行公布降息消息,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1.08個百分點,其他期限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作相應調整。同時,下調中央銀行再貸款、再貼現等利率。

  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之下,央行再度降息的舉措并不出乎市場預料。但是此次降息幅度之大卻遠大于預期。多達108個基點的大幅降息,顯然表明貨幣政策調控當局出的是非常之舉。
  “非常之舉”針對的是當下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劇烈變化。盡管中國在地理上遠離次貸發(fā)源地,但是仍在兩個方面受到了明顯的影響:一是國內出口產業(yè)明顯受到負面影響,再經由產業(yè)鏈條的相互傳導作用,最終影響整體經濟形勢;二是金融市場的信任危機具有更大的傳染性,國內的商業(yè)銀行與企業(yè)間、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互相信任感也出現了降低,貨幣資金供給規(guī)模由此而受到負面影響,貨幣供應量增速放緩。數據顯示,9月末廣義貨幣45.3萬億元,同比增長15.3%,比上年9月末回落3.2個百分點;而狹義貨幣15.6萬億元,增長9.4%,回落12.6個百分點。
  現代金融與市場經濟運行的核心就是信用經濟,而且信用經濟的狀況能夠發(fā)揮出極大的杠桿效應。如果經濟形勢運行良好,就會形成超量的資金供給,由此推動經濟高速發(fā)展;反之,當經濟形勢出現惡化跡象,社會資金間的不信任感就會加大,資金鏈條就會進一步緊繃,繼而推動經濟惡化的嚴重程度。
  央行主導的貨幣政策正是要避免這種放大效應的出現。事實上,央行副行長易綱日前曾指出,從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huán)比數據看,我國目前已告別實際負利率狀況。因此,至少在部分理論觀點看來,降息前利率水平可謂已屬合理。但是對于調控當局而言,決不能因此而拘泥于表面的數據合理,而是要更加尊重市場內在的邏輯規(guī)律,才有可能實現調控政策的最終目標。由此而言,108個基點的大幅降息,除去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的直接影響外,其中的要義就在于影響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心理預期,通過提高市場參與方的投資信心,避免經濟進一步下滑的風險。
  無須諱言,盡管之前兩個月內已有過三度降息,但是金融市場的投融資信心依然沒有得到實質性改變。從實體經濟來看,商業(yè)銀行繼續(xù)加強信貸風險審核,工商企業(yè)的資金鏈條依然處于緊繃之中;而在資本市場上,短期的反彈行情總會被大量的拋盤壓制,同時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已基本喪失,進一步惡化了實體經濟的運行狀況。
  由于各項維穩(wěn)政策措施的現實效果在心理作用下會逐步遞減,因此,市場信心是選擇逐步恢復還是更加羸弱,當下正處于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筆者認為,此時大手筆的降息行動能夠發(fā)揮出重要的信心提振作用。貨幣政策的巨大變化,充分表明了調控當局力求避免經濟下滑的堅定決心,而超預期的降息幅度更能增加市場對于未來調控政策出臺力度的想象空間。在被心理因素所左右的金融市場上,此次降息政策恰恰擊中了市場心理的要害。
  可以預計的是,如果未來貨幣和財政政策繼續(xù)維持高密度、大力度的調控態(tài)勢,市場投資信心就將會隨之逐步企穩(wěn)、好轉,國內經濟形勢就有可能避免進一步下滑的風險,并且逐步走出衰退的陰影,實現經濟軟著陸的調控政策目標。

  相關稿件
· 經濟學家:此次降息對刺激消費恐怕作用不大 2008-11-27
· “降息會為貸款購房客戶節(jié)省大筆資金支出” 2008-11-27
· 歐洲央行高官:大幅降息可能打擊市場信心 2008-11-26
· 中國快速大幅降息值得期待 2008-11-26
· 彭興韻:降息應當避免產生新泡沫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