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7-12 作者:吳睿鶇 來源:證券時報 |
|
|
6月底,決策層關于下半年宏觀政策偏向中性的調控主基調剛剛傳出,國企央企便步調一致地集中拿地,這似乎不只是巧合那么簡單。7月8日,記者從一位接近國資委的消息人士處獲悉,國資委近期通過約談等方式“授意”房地產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的領域加速擴張。 溫家寶總理最近關于我國經(jīng)濟形勢“兩難”的理性判斷,被一些職能部門誤解是國家要放松地產調控的高層信號,并呈幾何級數(shù)放大。于是乎,歷經(jīng)近三個月的膠著狀態(tài),號稱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終于被撕開了兩大充滿血絲的裂口。 先是信貸的“開閘放水”。7月8日有報道稱,多家銀行的信息顯示,滬上銀行對于第三套房貸的發(fā)放已經(jīng)悄悄松動,多家銀行改變此前“原則上暫停發(fā)放”的做法,重新“開閘”第三套房貸。而且,在二套房、三套房的認定方面,也不是嚴格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guī)定,而是按照銀行征信系統(tǒng)的信貸記錄。 緊接著,央企又在拿地上“重溫舊夢”。在全國土地市場一片“黑暗”的背景下,7月份前后,一直平淡的土地市場開始活躍。而這一次,又是國企擔綱“主角”。如此反常情形的出現(xiàn),歸功于國資委一改前段時間央企開發(fā)商“不能封王稱后”的鄭重承諾,親自“面授機宜”,要求房地央企下半年在各自專注的領域加速擴張。 眾所周知,樓市調控有土地、信貸和稅收三大“法寶”。鑒于稅收政策因操作過程復雜,出臺時間相對緩慢,在宏觀經(jīng)濟環(huán)境相對復雜和樓市調控不能放松的矛盾下,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作出重大調整。唯有土地和信貸政策,留下了較大的操作空間,留下了開發(fā)商和炒房客等待觀望的期盼。這意味著,只有管住土地和信貸,才不至于房價一次次報復性反彈,否則,房地產調控難免無功而返。 以2008年底的信貸救市為例,信貸政策的松動,不僅讓房地產起死回生,也讓房價飛漲,海量般的信貸殺入房地產市場,民間資本在投資實體經(jīng)濟受阻后轉向房地產市場,由此房地產出現(xiàn)驚天大逆轉;再拿自去年肇始的“地王大戰(zhàn)”來講,央企作為領銜主演,長達一年的時間里,在房地產領域接連上演“國進民退”的鬧劇,不但在一線城市,而且還在二三線城市,進行近乎瘋狂的“圈地運動”,不斷打破“地王”紀錄,不僅成為高房價的幕后推手,而且更讓央企變得“不務正業(yè)”。 顯然,銀行重啟三套房信貸、混淆二套房和三套房認定標準,以及國資委授意央企擴張所傳遞出的信號是令人擔心和憂慮的,這不但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果,會進一步增強開發(fā)商死挺房價的決心和信心,更為重要的是,會讓公眾對國家解決房價問題的態(tài)度和決心產生質疑。倘若這兩個被撕開的裂口,迅速蔓延到全國其他地區(qū),那么,房地產新政就會面臨夭折的危險。 所以,銀行信貸的“開閘放水”,以央企在拿地上“重溫舊夢”,傳遞出的很不正常的信號,也可說是完全錯誤的信號,必須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黨中央和國院院在這個關鍵時間節(jié)點,有必要重申房地產調控政策明晰的走向,不但不能讓銀行、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誤讀國家調控政策,更要對與國家宏觀政策相悖的政策,及時進行糾偏和叫停,決不能讓國家的政策半途而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