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藝術(shù)南轅北轍 說方言的電影難成大氣候
    2007-01-05    白瀛 斯曉雪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2006年《瘋狂的石頭》紅遍全國,這部以四川方言為主要對白的電影除了以300萬元的投資狂賺2200萬元票房之外,更讓一句廣東方言“頂你個肺”成為一時流行語。千奇百怪的漢語方言正在受到中國電影的青睞,這讓很多人甚至把方言當成中國電影的新救星,可方言電影真能包打天下嗎?

瘋長如雨后春筍

    中國的方言電影其實由來已久,上世紀60年代就有以四川方言拍攝的《抓壯丁》,后來國家推廣普通話,方言在銀幕上很長時間幾乎銷聲匿跡。直到90年代初東北話在電視小品中幽默效果的顯現(xiàn)使得大眾再次對方言發(fā)生興趣。從第五代導(dǎo)演到第六代導(dǎo)演,以方言為主要對白的電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
    先是張藝謀帶頭,在《秋菊打官司》《有話好好說》中使用了陜西方言,此后又在《一個都不能少》中用了河北方言;賈樟柯在他的故事片《小武》《站臺》《任逍遙》《世界》《三峽好人》(2006)中都使用了他老家的山西話;戚健在《天狗》(2006)中也用了山西話;李玉的《紅顏》和王光利的《血戰(zhàn)到底》(2006)都用了四川話;姜文在《鬼子來了》中用了唐山話。
    還有,王超的《安陽嬰兒》、顧長衛(wèi)的《孔雀》和陳大明的《雞犬不寧》(2006)都用了河南話,王超的《江城夏日》(2006)用了武漢話,陸川的《尋槍》用了貴州話,鄭克洪的《沉默的遠山》用了土家方言,章家瑞的《芳香之旅》(2006)、劉杰的《馬背上的法庭》(2006)也各用了一種云南方言,楊亞洲的《美麗的大腳》用了陜北話,《泥鰍也是魚》(2006)用了膠東話,雪村的《新街口》(2006)用了東北話,侯詠的《茉莉花開》(2006)用了上海話……

商業(yè)藝術(shù)南轅北轍

    導(dǎo)演們?nèi)缃駷楹稳绱讼矚g使用方言?大體可以分為為了商業(yè)和為了藝術(shù)兩種。
    北京電影學(xué)院教授楊海嬰把這兩種功能歸為制造喜劇效果和意識形態(tài)修辭,前者如《瘋狂的石頭》《雞犬不寧》,后者如第六代導(dǎo)演的電影!盀槭裁从械挠捌×撕幽显挕⑸轿髟,而不是正宗的普通話?我覺得是表現(xiàn)邊民們的狀態(tài)。普通話代表主流、正宗,方言代表邊緣、非主流。第六代導(dǎo)演非常明顯地要表現(xiàn)主流之外的小城鎮(zhèn)的生活狀態(tài),所以用了帶口音的人,讓他們說地方話,以便和社會主導(dǎo)的聲音區(qū)別開來!
    楊海嬰說,近年來的電影特點是多種風格雜糅,《瘋狂的石頭》中的四川方言更多是喜劇意味,而《雞犬不寧》寫的也是“被生活甩出來的人”,因此同時具有意識形態(tài)修辭的效果;同時,賈樟柯們最初使用方言帶出一種國際關(guān)注、一種藝術(shù)風潮的時候,是有意識形態(tài)修辭的,但后來就成了商業(yè)賣點。
    對藝術(shù)目的的另一種解讀是“紀實美學(xué)”。影評人、編劇程青松認為,賈樟柯用山西方言是出于一種真實的考慮,一些東北話的電視劇也是讓大家感覺到真實,而如果一個故事發(fā)生在北京、古代,或者一個比較虛幻的環(huán)境里,用方言就沒必要了!暗诹蛯幒朴梅窖允悄限@北轍的,一個是紀實美學(xué)風格的追求,一個是很夸張的,戲劇性的,商業(yè)的。”
    北京師范大學(xué)藝術(shù)與傳媒學(xué)院副院長周星認為,當電影表現(xiàn)特定地域時,只有用方言才能讓人們更覺得親近、自然,而老百姓也具有對方言的欣賞趣味,因此特定的方言電影總會吸引特定地區(qū)的觀眾,才有了今年《瘋狂的石頭》在川渝的火爆,《雞犬不寧》在河南的熱烈和《三峽好人》在山西的受捧。

非主流終難成氣候

    方言電影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票房,也贏得了不少國際獎項,但由于各種限制,終難承擔更多的使命。
    第一個就是觀眾能否聽懂的問題。周星說,國產(chǎn)電影的首要目標還是讓大部分中國人聽懂,因此還是要以普通話為主,必要的人物在必要的場合帶上方言會增添活躍性、現(xiàn)實感和親近感!啊动偪竦氖^》如果沒字幕的話很多人都看不懂。……方言電影不能成為主流,如果方言到處亂飛,不但觀眾對方言的新鮮感會降低,漢語的純潔性也會受到影響!
    程青松也認為,如果電影中廣東人都說廣東話,上海人都說上海話,觀眾是很難接受的。“方言電影并沒有成為一種流行的趨勢!动偪竦氖^》的成功不代表整個大眾都喜歡方言電影,那只是一個個案。”
    中影星美院線負責人賈瑩瑩向記者證實,《瘋狂的石頭》和《雞犬不寧》兩部影片在偏北方的地區(qū)票房成績更好一些,尤其是《雞犬不寧》,有的場景一些南方觀眾不是很理解,因此方言電影還是有一定地域局限!傲餍械摹⒏咂狈慨a(chǎn)出的影片還是以普通話為主的,這種有方言的影片還是小眾的。大投資的電影多數(shù)都用普通話!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馮小剛,他前些年的電影中人物滿嘴京片子,但近來他不但大部分用標準普通話、而且請來港臺的大牌藝人。賈瑩瑩指出,此舉無疑是因為他不想自己電影的票房僅僅在北方。
    事實上,很多方言電影的成功也并非歸功于人物口中特殊的腔調(diào)。程青松說,《紅顏》與《三峽好人》的獲獎與方言無關(guān),而是因為它們真實,方言只是表達真實的手段。
    周星說,越是小眾的電影越允許方言表現(xiàn)真實感,但是如果要擴大影響,還是要以普通話為主;而方言的貢獻就在于提示人們,電影無論用普通話還是方言,內(nèi)容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點綴。“從各方面來說,方言都不是電影的方向,作噱頭可以,但不是根本之道,根本之道是內(nèi)容。”

  相關(guān)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