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車:一個舉辦了50年的“車展”
    2010-04-23    作者:記者 李志勇/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2008年12月28日,北京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yè)基地在北汽福田公司正式落成。本報記者 李志勇/攝

    2009年11月14日,北汽集團首次展示自主研發(fā)的“北京牌”純電動轎車。該車最高時速為160公里,時速0至100公里加速時間小于15秒,一次充電行駛里程可達200公里。一次充電時間,快充為1小時,慢充為10小時。
北汽集團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車公司也于當日正式成立,到2011年將形成年產各類新能源汽車2萬到4萬輛的規(guī)模。本報記者 李志勇/攝

    第11屆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將于25日在北京舉行。受金融危機影響,全球汽車行業(y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的汽車行業(yè)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受此影響,傳統(tǒng)的國際五大車展中的底特律、東京車展等的國際影響力大打折扣,而中國的汽車市場卻逆市上揚,在2009年金融危機肆虐之時取得了一個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全年產銷汽車首次超過1000萬輛,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市場。2010年一季度,這種勢頭仍然有蔓延之勢,而北京車展順理成章就成為金融危機后世界最為關注的一項汽車屆的盛會。
  作為國內第二個開始大規(guī)模建設汽車工業(yè)的城市,北京的汽車制造業(yè)歷史悠久,到現(xiàn)在已經走過了50多個年頭。從第一輛井岡山牌轎車到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汽車企業(yè),再到現(xiàn)在年銷售車輛超過100萬輛、產品覆蓋轎車、商用車、越野車等全系列車型的大型汽車企業(yè)集團。
  整個北京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史就是中國汽車工業(yè)的一個縮影,記錄了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全部路徑,是一個舉辦了50年的中國汽車展。

  白手起家“井岡”創(chuàng)業(yè)

  北京汽車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建國初期的第一農業(yè)機械分廠,后來改成北京汽車配件廠,屬總后勤部,為部隊生產汽車配件。1954年,北京汽車配件廠改為“北京第一汽車附件廠”,這也就是北汽的前身,而現(xiàn)在新的中央電視臺就是北汽原來的廠址。
  1958年2月,北京第一汽車附件廠決定試制生產小轎車,這在廠子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因為當時還不具備生產整車的條件,技術、設備、經驗、人員,都是空白,怎么干?是個大問題。當時北京市對此非常支持,時任北京市長的彭真親自過問了這個事情。
  廠房比較小,就到廠房外的空地上做;發(fā)動機的零件,工具廠來干;變速箱是由當時的北京消防器材廠做的,而其也成為后來的北京齒輪廠;油漆廠負責噴漆;車廂里面的裝飾,覆蓋層,軟墊之類的都是由裝具廠做的。沒有經驗就一邊學一邊干;沒有專業(yè)設備,用手工也要做出來。一汽的圖紙、設備是蘇聯(lián)提供的,廠房是蘇聯(lián)設計的,北京汽車創(chuàng)業(yè)之初完全都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
  轎車的發(fā)動機、變速器、前后橋等關鍵總成,都是全體干部和職工靠集體的創(chuàng)造力制造出來的。經過四個多月的苦戰(zhàn),1958年6月20日,北京生產的第一輛被命名為井岡山牌的轎車制成。當日該廠召開了慶祝大會,當時的第一機械工業(yè)部汽車局的領導出席了大會,祝賀首都第一輛國產汽車的誕生,并宣布該廠改名為“北京汽車制造廠”。同一天,井岡山牌轎車在中南海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和稱贊,朱德等領導人還乘坐了這輛轎車。井岡山轎車的誕生,是首都汽車工業(yè)職工的光榮,它揭開了北京汽車工業(yè)進入整車制造階段的序幕。
  1958年7月,朱德為該廠親筆題寫了新的廠名“北京汽車制造廠”。7月27日北京汽車制造廠召開了成立大會,正式掛出了“北京汽車制造廠”的新廠牌,北京第一家汽車制造廠從此誕生了。在此期間第一機械工業(yè)部汽車局和中共北京市委決定把北京市汽車裝配廠、正大油漆廠、北京市汽車修配廠東西分廠并入北京汽車制造廠,北京的汽車工業(yè)開始成型。
  不過,這第一輛完全靠“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敲打出來的小汽車在技術上有很多地方沒有過關,也沒有按科學程序鑒定定型,最終沒能批量生產,前后累計試制了154輛便停產。雖然沒有正式投產,但是井岡山牌轎車對于北京汽車,乃至全國汽車工業(yè)的意義卻不容忽視。不僅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而且在它之后,全國各地都跟著搞起了汽車產業(yè)。
  1966年,北京汽車工業(yè)生產出我國第一輛自行研發(fā)的軍用輕型越野車BJ-212。此后的20年間,這款綠色布棚的越野車成為當時中國婦孺皆知的車,廣泛地出現(xiàn)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成為部隊、政府機關的標準用車。即使是現(xiàn)在,它的后繼車型仍然活躍在市場。
  除了沒能正式投產的井岡山牌轎車和BJ-212越野車,北京汽車工業(yè)還生產了一款BJ130輕型貨車,從1970年至1996年暢銷了26年,銷售超過50萬輛,成為中國汽車產品史中重要的成員。
  可以說,從解放后到20世紀80年代,北京的汽車工業(yè)是有成就的,而且有著強烈的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BJ-212這樣的軍用越野車和BJ130這樣的輕型貨車在那個國外對中國實行封鎖,產品短缺的年代為中國的發(fā)展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因此也使北京汽車工業(yè)局限在了越野車的發(fā)展路線上,轎車發(fā)展投入微薄,雖然期間北京汽車有幾次能夠上轎車的機會,但最終因種種原因沒能上。因為發(fā)展不均衡,缺少了對轎車的投入,導致在其后的轎車井噴式發(fā)展中居于了下風。

  合資先驅做大做強

  1979年1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落幕不久,一名叫沈堅白的華裔美國人帶著4個美國人飛抵北京,這4個人都是美國汽車公司(AMC)的高層管理人員。AMC當時是美國第四大汽車公司,排在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之后,主要生產吉普。但由于在美國市場遭遇發(fā)展瓶頸,多年慘淡經營。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之后,沈堅白察覺出中國的大門即將打開。從那年起,他每年都會回國一兩次,尋求機會。而AMC也想尋找一塊使公司擺脫不景氣狀況的新大陸,他們的眼光也放在了中國隱秘而龐大的市場上。
  來到北京后,他們先找到了機械部,機械部介紹了北京汽車制造廠。美國人對北汽進行了全面考察之后,雙方坐到了談判桌前。1979年的中國,國門剛剛開了一條縫,中國和世界互不熟悉,因而中美雙方都心存防備。美國人對和中國打交道充滿了忐忑,他們把這次遠行當成了“探險”。
  經過了4年艱苦的馬拉松式的談判,1983年這一年,中國汽車工業(yè)的第一家合資企業(yè)——北京汽車制造廠與AMC合資成立的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正式誕生。這是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規(guī)模最大、影響也最大的一家合資企業(yè)。
  從1984年公司成立以后,北京吉普一直以高速發(fā)展。1995年北京吉普達到了第一個高峰,當年產量達到了82000多輛,純利潤是3.5億元。消化吸收國外的技術以后,把切諾基的很多技術給轉到BJ212的改進型2020車上,更高技術含量的2020熱銷一時。但是北京吉普也存在產品結構單一的問題,同時由于引進產品并不夠及時,后來銷量逐漸滑了下來。
  北京汽車一直沒有放棄生產轎車的夢想。從2001年9月開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北汽控股公司與韓國現(xiàn)代的接觸開始了。僅半年時間,北汽控股公司與韓國現(xiàn)代公司就在北京簽訂全面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不到一個月后,2002年5月28日雙方在漢城凱悅飯店簽訂了合資合作合同。又是不到半年,10月18日,北京現(xiàn)代公司成立,僅兩個月后,第一輛北京現(xiàn)代索納塔轎車下線了。這是一個奇跡,要知道,在發(fā)達國家,開業(yè)后7個月出車就已經是奇跡了。從這一刻開始,人們開始了解到“北京現(xiàn)代速度”這一詞匯。
  2003年,開業(yè)僅僅一年,北京現(xiàn)代就生產索納塔轎車5.5萬輛,實現(xiàn)銷售收入87.7億元,利潤21億元。2003年12月23日,伊蘭特轎車正式上市,2004年四季度,“途勝”多功能運動型車也問世。短短幾年內,北京現(xiàn)代就成為了中國的“家轎之王”。
  引入了北京現(xiàn)代后,北京汽車的引進、消化、吸收的步伐并沒有停止。2004年5月3日,德國總理施羅德舉行儀式,歡迎溫家寶總理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當天,北汽控股公司和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在柏林總理府簽署了在中國生產梅賽德斯-奔馳C級和E級轎車項目可行性研究基礎協(xié)議書。兩國總理出席簽字儀式,這在北京汽車發(fā)展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半年后,2004年12月6日下午,位于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的北京奔馳-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新廠區(qū)工地彩旗飄揚,正在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的德國總理施羅德在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陪同下,來到儀式現(xiàn)場,出席奠基儀式,共同揮鍬鏟土,為北京奔馳新工廠奠基。2006年12月22日,在翹首以盼的目光與熱烈的歡呼聲中,國產的奔馳轎車上市,北京汽車的自身形象和整體競爭力大大提高,增添了在中國汽車行業(yè)地位的舉足輕重的砝碼。至此,北京汽車已經形成了包括轎車、商用車、越野車全系列產品,高、中、低端檔次齊全,結構合理的整車產品體系。
  從1958年到1993年,北京汽車實現(xiàn)產銷第一個100萬輛用了35年時間;1993年2月到2001年2月,實現(xiàn)銷售第二個100萬輛用了8年;從2001年2月到2004年9月完成銷售第3個100萬輛,用了3年7個月;從2004年9月到2006年,第四個100萬輛用了2年;從2006年到2007年,第5個100萬輛用了1年;2009年,北京汽車銷售超過了100萬輛。

  集團推進跨越發(fā)展

  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長徐和誼介紹,2010年,北汽將實現(xiàn)汽車產銷150萬輛、銷售收入1500億元。而到2011年,北汽將實現(xiàn)汽車產銷200萬輛、銷售收入達2000億元,比現(xiàn)在翻一番。
  從北京汽車控股公司2010年一季度完成的銷售情況來看,這個目標是能夠實現(xiàn)的。2010年一季度,北汽控股公司共銷售整車36萬多輛,同比增長43.9%,完成年度計劃的25.7%。同時,完成銷售收入335億多元,同比增長58.5%,完成利潤總額22.3億元,同比增長162.4%,同期的利潤增長是收入增幅的近3倍,增幅居國內汽車企業(yè)之首。
  這種大幅增長的勢頭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北京汽車工業(yè)進入了歷史上一個最好的發(fā)展階段。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北京汽車從2007年提出的走集團化道路,實現(xiàn)跨越式增長的戰(zhàn)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徐和誼2006年10月接任北汽控股公司董事長后,面對已經得到迅猛發(fā)展的北京汽車產業(yè),他沒有沾沾自喜,而是看到了這后面的隱憂。他說,快速的發(fā)展是是北京汽車自己和自己比。而如果橫向和競爭對手比,北京汽車“有的”是產品線豐富、有兩大自主品牌基地、優(yōu)勢的國際合作伙伴、位于首都等優(yōu)勢。而“沒有的”是缺乏融資渠道、管理技術人才、自主研發(fā)的力量,以及在改革過程中遺留的一些產權、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大家形成了共識,北汽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出路,就要在“十五”發(fā)展的基礎上,對產業(yè)結構和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調整,集成有效資源,壯大核心企業(yè),打造產業(yè)集群,增強整體實力,盡快組建有較強控制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企業(yè)集團,走集團化發(fā)展道路。
  北汽把實施集團化發(fā)展戰(zhàn)略的主線,歸納為打造整車制造、零部件發(fā)展、研發(fā)、服務貿易和改革調整五大平臺,開始整和公司內部的各種資源,以實現(xiàn)資源有效配置和集團效益的最大化。
  首先,當時北汽控股公司現(xiàn)有整車企業(yè)的產權并不清晰合理,特別是北汽福田和北汽有限兩個企業(yè),是通過北汽摩公司間接控股。2007年9月14日,北汽摩公司職代會通過了企業(yè)重組調整方案的決議:劃轉整車企業(yè)股權,把在北汽福田公司和北汽有限公司的股權資產劃轉給北汽控股公司,支持整車平臺建設。同時,把企業(yè)全資、控股、參股的6個優(yōu)勢零部件企業(yè)的股權資產也劃轉給北汽控股公司,支持零部件平臺建設。這是突破結構調整中的資產之結的點睛之筆,標志著集團化戰(zhàn)略的第一步,北汽控股公司與四個整車企業(yè)之間的產權關系已經理順。
  2006年,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成立,與北京12家科研院所達成合作,并已經計劃建設一個8萬平方米的研發(fā)基地,成為集團開發(fā)、檢測的中心。
  2007年11月30日北京海納川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將形成包括汽車動力總成、熱交換系統(tǒng)、電子控制模塊、底盤制動系統(tǒng)模塊等核心業(yè)務的零部件體系,成為集研發(fā)、制造、出口為一體的零部件基地。
  2010年1月20日,北京北汽鵬龍汽車服務貿易股份有限公司20日掛牌成立,全面開展汽車銷售、物流、進出口、二手車、汽車租賃、汽車金融等方面的業(yè)務。在2009年服務貿易實現(xiàn)銷售收入36億元的基礎上,力爭用3年時間使銷售收入提高近2倍,達到100億元,5年內提高近8倍,達到300億元。
  再加上乘用車平臺、新能源汽車公司等建設的完成,北汽的整體產業(yè)布局基本形成。自主品牌轎車和新能源汽車成為北汽未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借船出海自主創(chuàng)新

  北京汽車控股公司2010年的工作會上,各部門紛紛遞交“軍令狀”。其中包括,2010年底前完成自主車用無極變速器的制作和試驗;2011年上半年完成一款渦輪發(fā)動機的產品投產;2010年底前完成一款自主品牌車型,2011年達到年產10萬輛的規(guī)模,2012年前向市場投入3款自主品牌轎車。而這些在一年前還只是構想。
  2009年年底北京汽車控股公司成功收購了瑞典薩博汽車的全部核心技術。徐和誼將它稱為買到了以前“國內企業(yè)根本不可能買到、國外也不可能賣”的東西!皣鴥绕髽I(yè),尤其是制造業(yè)目前的海外并購還是以獲得技術為主要目的,或是為了規(guī)避一些貿易壁壘!狈治鲋皣鴥绕髽I(yè)海外并購存在的問題,徐和誼說,海外并購絕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對綜合能力的考驗。
  “中國把汽車干起來,日本就下去了,中國把大飛機干起來,美國就下去了。”曾在美國通用汽車工作過20多年的北汽控股公司總經理汪大總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外企業(yè)真正想把先進的技術轉讓給中國,因為怕中國企業(yè)強大了對它形成威脅。2009年5月8日,北汽開始直接去投標收購薩博,薩博的大股東美國通用汽車明確告知不行。而由于文化上的差異和溝通上的陌生,國外的輿論和社會反應對于“中國人來了”也是抱有高度的敏感和警惕的。
  針對這種情況,北汽不是那種大張旗鼓、氣勢洶洶地出去,而是采取了低調務實、借船出海的策略。在這次收購中,北汽用的全部都是在當?shù)赜泻艽筚Y源的中介機構、律師事務所,對當?shù)氐恼、法律等情況進行了解和公關。其次,北汽找到瑞典本土的汽車公司柯尼塞格集團合作,再由它出面去進行收購,這樣在整個收購過程中,包括政府、輿論以及企業(yè)員工等社會各層面對于中國企業(yè)收購的敏感性和抵觸大大降低。
  通過這些努力,瑞典政府和薩博從不愿意賣,轉變?yōu)橄M逼麃斫颖P。在收購成功后,瑞典工業(yè)大臣表示,北汽是最理想的合作伙伴。他認為北汽是有著國際信譽的大集團,有著豐富的中國國內經營和市場經驗,同時擁有非常好的團隊。
  而就在收購的最后關頭,發(fā)生了一個重要情況,柯尼塞格集團突然單方面宣布退出,這時離最后交割的日子還剩5天。這不但是對北汽的一個突然襲擊,同時也把瑞典政府逼到了懸崖邊上,因為如果收購不成功,5天后,薩博的股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很可能宣布薩博破產。
  北汽及時抓住機遇,化不利為有利,直接和薩博進行談判,在5天之內完成了所有的準備工作和必要程序,最終完成了北汽獨自對薩博汽車全部核心技術的成功收購。最后帶回國的各種電子資料裝滿了兩個1000G的硬盤,文字資料裝滿了3個集裝箱。
  汪大總說:“我做了幾十年汽車技術方面的工作,對東西的好壞還是知道的。那些資料拿到手里一看,確實是世界一流的,而且就是歐洲目前正在用的東西!被仡櫿麄收購過程,汪大總介紹,除了國外企業(yè)不將真正的高端技術出賣給我們外,我們自身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汪大總說,通過對薩博知識產權的完整收購,北汽在自主品牌的研發(fā)方面至少加快了5年,節(jié)省數(shù)十億元的投入,而且有了可以持續(xù)創(chuàng)新的資源。據介紹,2010年底北汽將完成一款基于薩博95轎車的小改款車型,2011年自主品牌轎車達到年產10萬輛的規(guī)模。
  除了自主品牌轎車外,北汽自主品牌產品的另一部分就是福田品牌的商務車系列。多年來,福田汽車一直占據國內商務車第一品牌的位置,國際上也僅次于奔馳,排名第二。
  正是憑借著自身的實力,福田汽車在引進來的過程中一直能夠堅持著“以我為主”的原則。在福田與奔馳的合資工廠中,利用國外的技術和銷售網絡生產的是掛鉆石標的福田汽車,這在以往的合資工廠中是前所未有的。
  同時,在新能源車方面,福田汽車也保持著領先地位。國內第一個節(jié)能減排實驗室、第一個新能源產業(yè)基地、第一個新能源產業(yè)聯(lián)盟、第一個投入實際運營的新能源客車,這些第一都體現(xiàn)出福田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作為。
  回首北京汽車了50多年的發(fā)展道路,從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到合資發(fā)展的壯大,北京汽車最終又回歸到了自主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來。這是50年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也是北京汽車不斷發(fā)展壯大的必然結果。而與50年前相比,現(xiàn)在的北京汽車人更多了一份實力、經驗和自信。

  相關稿件
· 全國最小排量柴油車將在北京車展展出 2010-04-22
· 廣汽長豐重拳出擊北京車展 2010-04-15
· [北京車展前瞻]福特多款最新車型將首發(fā) 2010-04-08
· 海馬汽車首款SUV將在北京車展上市 2010-02-25
· 北京車展:中國老大,世界第幾?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