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收藏·拍賣
插屏“三看”后再收藏
2010-08-02   作者:  來源:新聞晨報
 

清代紅木座插屏
    有一些古董很難歸類,比如插屏,原本屬于實用器,體積比現(xiàn)在大很多,落地而設,用來遮擋廳堂上不愿被外人見到的部分,或者用來隔斷空間。沒想到這段時間上海突然流行起來。真是風水輪流轉(zhuǎn),今年到插屏。

  價格一路攀高

  明代晚期,插屏升格為賞玩器,原來的實用功能開始轉(zhuǎn)向裝飾功能,不僅個頭向單薄、微型發(fā)展,而且堂而皇之擺上桌案供人欣賞。清朝之后,更成為上流階層人家桌案必備的陳設之一,不知把它歸入木器家具好些,還是歸入文玩清供更恰當。時下,上海本地插屏藏家基本分兩類,一類是喜歡賞玩明清家具的“老派”藏家,他們把插屏當作舊家具中的小品物件看待;另一類是文人雅士,寫作繪畫的桌案上,文房四寶之外擺一座漂亮插屏,更加古色古香。這兩類藏家對插屏的使用,正好佐證了插屏類的雙重性。
    近年,插屏的價格一路攀高,2008年春季中鼎國際一座清代粟黃地嵌百寶博古紋插屏拍出517萬元,廈門心和2008迎春古董藝術品拍賣會上,一對清乾隆碧玉雕山水人物圖插屏拍了540萬元。海外市場對插屏的追捧更火——香港蘇富比2007春拍,一座乾隆紫檀木嵌“延年”龍鳳紋古玉壁御題詩插屏創(chuàng)下破天荒的3413萬多元!普通插屏也由幾年前的不足萬元快速升到幾萬、幾十萬元。

  “三看”之后再下手

  面對林林總總的插屏,一定要“三看”之后再下手:
  一看材質(zhì)。插屏由座框和插芯兩部分組成。清中期之前的插屏大部分用紫檀、雞翅木、黃花梨等頂級紅木做底座和外框,用牙雕、剔漆、和田玉以及天然大理石做插芯。晚清以來變得魚龍混雜,用料大不如前,尤其是民國之后紫檀等極品紅木稀少,用樟木、楠木、癭子木制成的座框已屬罕有,絕大部分都用常見的山榆、烏木、黃楊根。插芯的檔次也下降很多,刻瓷、螺鈿、竹刻、松花石、祁陽石等都拿來做料,偶爾遇有上等好料,也因為制作古法的失傳、能工巧匠的去世,制出來的插屏往往缺少神韻。所以,收藏插屏一定要細心分辨座框和插芯的材質(zhì)。如果見到一座插屏的座框和插芯材質(zhì)相差太遠,就要當心“二手組合”了。
  二看芯面。供人賞玩是插屏的主要功能,而插芯則是賞玩的主體,這也是座框選材單一,插芯材質(zhì)卻能多姿多彩的原因。無論什么材質(zhì)的插芯都以雙面為佳。其中如天然大理石插芯、玉石插芯、象牙插芯等都容易做到兩面雕刻,另外一些如瓷板、螺鈿、掐絲琺瑯等工藝的雙面制作難度則非常大,非大師級能工巧匠不可為也。雙面插芯的優(yōu)點顯而易見——如果靠墻擺放,看慣一面后可隨時把插屏轉(zhuǎn)身,欣賞插芯的另一面。如果是隔空置放,插芯正反兩面不同的圖案紋飾,會給屋子營造出不同的氛圍和效果。當然,這里指的是同年代、同等材質(zhì)的插屏,如果在一座明朝單面插屏和一座民國雙面插屏中遴選,自然首選前者。
  三看形制。插屏的形體有大有小,并且差異很大。大者高3米有余,小者只有20厘米。常見插屏一般都是中規(guī)中矩的方形,與長方形桌面和諧匹配,凸現(xiàn)審美情趣。但也有一些插屏沒有形制,比如乾隆帝有座“碧玉鬧元宵圖”插屏,插芯做成古鏡形狀,放在碧玉雕成的花盆底座上;乾隆帝還有一座“碧玉三星贊”插屏樣式更加獨特,底座分三層紫檀透雕,插芯半包,卻美不勝收,2006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得274萬元人民幣。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quán)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第四套人民幣收藏價格遭爆炒 2010-07-30
· 貴金屬收藏持續(xù)升溫 2010-07-29
· 有印譜 收藏書畫心中有譜 2010-07-29
· 開放時代的新收藏觀 2010-07-29
· 收藏何必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 2010-07-2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頻道]楊濤:政府儲蓄合理規(guī)模是多少·[思想頻道]左曉蕾:完善市場制度是樓市調(diào)控之本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jīng)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