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智頻道 >> 收藏·拍賣
天價古琴背后的孤獨與知音
2010-08-11   作者:  來源:優(yōu)品
 

    中國的古代文人也許很早就意識到人的無力感和挫折感,人是孤獨的,即使有知音在旁。當彈琴的時候,中國的文人往往在面對真實的自己。
  王舟是從英國回來的海歸,在北京做IT,每天忙碌地和許多美國人打交道。30歲的某一天,他突然和記者聊起古琴,談起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沒幾天,他買了一張2000塊錢的琴,下班回來就坐在家里對著琴譜彈。作為初學者,他彈得并不好,但他覺得“幸福和寧靜”。
    古琴是無價的,在某種意義上,它是人的一種寄托。
  當然,古琴也是有價的。在北京匡時2009年秋季拍賣會舉辦的“太古遺音—蕭聲琴韻藏古琴專場”上,一代古琴宗師吳景略收藏的唐、宋、元三張古琴,“太古遺音”、“龍升雨降”、“百衲韻磬”最終分別以2072萬、1232萬和582萬元被藏家收入囊中。
    而在中國嘉德2009秋拍上,明代“月露知音琴”拍出了2184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創(chuàng)出明代古琴新紀錄。
  另一次引起廣泛關注的古琴拍賣會是在2003年。文物鑒賞家王世襄收藏的一把唐代“大圣遺音”伏羲式琴,以891萬元創(chuàng)造了當時中國古琴拍賣世界記錄。

    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古琴生來就已經古老了。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余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xiàn)不晚于堯舜時期。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yǎng)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tài),而在音樂、棋術、書法、繪畫中居于首位。唐代文人劉禹錫則在他的名篇《陋室銘》中勾勒出一幅“可以彈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的淡泊境界。諸葛亮唱空城計在城頭彈的是古琴,林黛玉葬詩焚稿彈的也是古琴。古琴,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動寫照。
  一些膾炙人口的傳說是關于古琴的:春秋時孔子酷愛彈琴,無論在杏壇講學,或是受困于陳蔡,操琴弦歌之聲不絕。戰(zhàn)國時,鐘子期一次出游在外,碰到正在河畔彈琴的俞伯牙,伯牙一邊彈一邊想象著高山。這時,鐘子期感慨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又一邊彈奏一邊想象著溪流,鐘子期又感慨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眱扇司统闪伺笥。當鐘子期去世后,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再鼓琴。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成為廣為流傳的佳話美談。
  在中國人創(chuàng)造的漢字里,“知音”是寓意深刻的詞,它由一張古琴傳達出中國人的友誼。
  古琴,往往也成為中國人的精神支柱。魏晉時的嵇康評價古琴,“眾器之中,琴德最優(yōu)!蔽簳x時期的嵇康如此評價古琴,他受迫害被處死,臨刑的時候還索琴從容彈奏最喜愛的《廣陵散》曲,嘆息“《廣陵散》于今絕矣!”
  對于那些真正深入古琴音樂世界的人來說,或許根本不需要曲調,音樂只存在于我們的內心。詩人陶淵明在一首詩里寫道,“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據說他時常靜坐,膝上是一張無弦的琴。
  中國的古代文人也許很早就意識到人的無力感和挫折感,人是孤獨的,即使有知音在旁。當彈琴的時候,中國的文人往往在面對真實的自己。

    可與何人彈奏

  唐代之前,彈琴的人一般自己都會制作琴。后來,彈琴的人多了,便有了專業(yè)的制琴人。街市上還有古琴出售,這樣也就出現(xiàn)了制琴的專家。有了制琴專家之后,制琴人都會互相競爭,使自己制的琴質量更高,名聲更大。所以,在制琴的材料選擇方面,逐漸講究起來,要用上等的好料。
  傳說伏羲氏制琴十分講究。他認為鳳凰是百鳥之王,不是梧桐樹就不會在樹上棲落,于是認為梧桐是非常優(yōu)良的木材。他制琴的時候,叫人把梧桐砍來,要選擇三丈三尺高的,然后截成三段。這三段的意思表示天、地、人三才。選木料時,他先取來一段,敲一敲,如果聲音太清,認為木質過輕了,不要;再取另一段,敲一敲,聲音要是太濁了,認為木質過重了,又不要;最后,再取來不輕不重的一段,用手指彈一彈,聲音清濁相當,輕重也適宜,便把這木材送進流水中,泡浸七十二天,然后,取出來陰干,再請高級的匠人制成古琴。
  到了明代,對古琴而言意味著一次突破,地位被再次提升。同時,古琴漸漸變成了為人崇尚的古董和身份的象征。從前被學者、文人自由彈奏的古琴,到了明代被正規(guī)化,固定了越來越多的彈奏古琴的繁瑣規(guī)矩,諸如可與何人彈奏,可為何人彈奏之類。甚至琴譜中還規(guī)定,說明什么時候適于彈琴。1573年的《正文對音捷要真?zhèn)髑僮V》中列出了好幾條,“遇知己、逢可人、對道士、處高堂、升樓閣、在宮觀、坐石上、登山埠……”,而不適合彈琴的也有好多處:“風雷陰雨、日月交蝕、在市塵、對夷狄、對蘇子、對商賈、對娼妓、酒醉后……”
  封建王朝的最后幾百年,古琴越來越成為空洞的象征。許多有文化的人家里都有古琴,但卻極少有人像早一些的時代那樣,以操琴友,與大自然接近,或者面對真實的自己。它掛在某處墻壁上,成了某位文化人家庭中的一處擺設。

  李祥霆:古琴已過危險期

  中國琴會會長李祥霆穿著中式衣服坐在他那張中式椅子上,話說得很快。屋外是午后的里仁街,一條以《論語》某章節(jié)命名的街道。屋內,墻上掛著、琴桌上放著的都是四川音樂學院副教授曾成偉做的琴。李祥霆有時候看看記者,有時候看看那張琴。
  李祥霆有兩張宋朝琴,三張明朝琴,一張清朝琴,記者都沒看到。李祥霆指著墻上的那張琴說,“重要的演出和錄我的古琴專輯,我都用著它,曾成偉做的琴的聲音天下第一!
  師從古琴名師查阜西、吳景略,并接受管平湖、傅雪齋等名家重要影響,李祥霆當然知道如今古琴的收藏熱。他說這很正常,“有人買有人賣,價格就自然上去了。而且相比古時候那些杯子、碗、碟之類的,古琴的價值當然高多了!
  李祥霆說,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傳世最古老的琴,就是唐朝的,距現(xiàn)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這樣的琴全世界也僅存不到二十張,“應該說已經很了不起了。要知道西方最古老的上等小提琴,在全世界有上百張,才不過三百年左右的歷史,都已成為至寶了!

  像兵馬俑那樣

  李祥霆1940年出生在吉林省遼源市的一個普通家庭,父親是一個中醫(yī),非常喜歡音樂。李祥霆從小愛聽故事,舅舅曾經給他講過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另外也只在自己的《芥子園圖譜》一書中看到很小的有輪廓的圖形。  
  1955年,李祥霆在收音機里聽到一首琴簫合奏曲,叫《關山月》,極為感動,尤其是古琴發(fā)出的那種深沉古雅的聲音,令他癡迷。
  李祥霆開始想方設法地收集各種和古琴有關的書刊資料。后來,他在舊書攤上買到一本《今古奇觀》,看到《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中有一段就是舅舅曾講的關于古琴的形象、特征、結構的詳細描述,他如獲至寶,決心按書中描繪的樣子,自己動手制琴。
  他找出父親診所過去用的木招牌,改成琴身,用二胡弦作琴弦,用圖釘作琴徽。沒有共鳴箱,不能發(fā)音,他就戴上父親的聽診器聽著彈。
  終于在1956年做成的“簡陋”的古琴上,李祥霆試著找到需要的音符,在自己編的指法中,彈奏出了在廣播中已經聽得很熟的《關山月》。在當年遼源市高中的新年晚會上,他還與教他吹簫的同學合奏了這首曲子。
  1956年冬,讀高二的李祥霆鼓起勇氣給北京古琴研究會會長古琴演奏家查阜西寫了一封信,講述自己對古琴的喜愛、造琴的艱難,請求給他一些古琴資料!盀榱四茏屗槲、幫助我、不至于因為忙沒有時間回復一個中學生,就把我做琴的經過告訴他了!崩钕轹f。
  查阜西不但回了信,更邀請李祥霆1957年暑假來北京,教其彈琴。1958年,高中畢業(yè)后,經查阜西的推薦,李祥霆報考了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yè),他被錄取了。從此,李祥霆開始接受中央音樂學院的正規(guī)教育,正式師從古琴名師吳景略。
  1963年李祥霆大學畢業(yè)時,已成為古琴界的后起之秀,被留校任教。
  1989年,李祥霆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做了一年的“古琴即興演奏”研究。之后,他擔任了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音樂研究中心的客座研究員,教授來自英、美、德等國家的學生們古琴和洞簫。
  問到古琴是否需要包裝,加入時尚因素,李祥霆說,“這與古琴傳統(tǒng)沒有關系”。他舉了一個例子,提到現(xiàn)在流行的女子十二樂坊是否對中國民族音樂發(fā)展有借鑒意義,李祥霆的觀點是“既沒推動,也沒破壞,”“女子十二樂坊就是流行音樂,它做得好和民族音樂沒有關系,做得不好,別人也不會不去聽民族音樂!彼f。
  在李祥霆給記者的資料里,人們對于他的古琴都給予了無數的贊譽,尤其是從未欣賞過古琴的西方人。英國《獨立報》評價李祥霆,他“所激起的內心激動問題,我完全不能回答,但這個音樂會所獻上的內容豐富的演奏當然是驚人的,有說服力的!
  記者問李祥霆,在國外演奏感覺上有什么不同,他說,“沒有不同,如果一定要找,不同的只是音樂愛好者與非音樂愛好者的不同。我在國外演出,百分之百成功,百分之百輕松。因為來聽的絕大多數是音樂愛好者!
  李祥霆不遺余力地傳播古琴,他說,我是要讓別人都知道古琴,“不管你喜不喜歡,古琴應該像兵馬俑、長城一樣,成為普通中國人的基礎知識之一!

  請出題……

  李祥霆喜歡讓觀眾出題,然后自己即興彈奏一曲,他說即興演出要有即興作曲能力和熟練的演奏能力,因為根本不知道觀眾會出什么題,是有很強的挑戰(zhàn)性的,他也被媒體稱為“古琴即興演奏千年第一人!
  在教學研究與演奏作曲之余,李祥霆還為電視臺編寫了《琴曲與琴歌琴》、《中國傳統(tǒng)名曲欣賞》等電視專題片;為多部電影和電視劇進行古琴配樂,如《知音》、《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諸葛亮》、《秦頌》等一系列優(yōu)秀的電影和電視劇。
  李祥霆現(xiàn)在出版了十多種錄音錄像光盤,其中有兩張與美國音樂家即興重奏的,在美國特別暢銷,據說,很多人都是作為“治療音樂”買的。2003年,這個唱片曾經作為抗擊“非典”的治療音樂使用,據中日友好醫(yī)院的臨床使用顯示,古琴曲對緩解醫(yī)務人員的焦慮、抑郁、改善睡眠、消化狀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李祥霆大力呼吁正確傳播古琴藝術。他對記者說,古琴是冷門藝術,但有人說它不是藝術,是道就不對了。道就是方法、途徑等等,就是一種思想理念在里面。實際上古琴藝術是什么呢?就是常規(guī)的文化藝術,只是更古老、更深刻、更豐富、更細致、更有感染力,是積累更多的美學理論和文化遺產的成熟的音樂藝術。
  “所以,只要我們有興趣,都可以學會。有人覺得它高不可攀,深不可測,神秘得不得了,實際上再高,也高不過四書五經嘛!古琴跟唐詩宋詞是一樣的,都是精神文化藝術,是古典文化的結晶。唐詩宋詞也好,大家都可以學習,變?yōu)樽约旱木癯煞、智慧成分!崩钕轹f。
  李祥霆指出一系列觀點,比如“古琴音樂的特質在于靜美”、“古琴音樂的最高境界是清微淡遠”,然后加以駁斥。
  有些人因此不喜歡李祥霆,說他狂妄自大。對此,李祥霆處之坦然,他說,“我有很多對立面,他們貶低攻擊甚至污蔑我,這很正常。古往今來,文學藝術界都會存在這種現(xiàn)象!
  問到怎么看待古琴的現(xiàn)狀,他說,就像一個病人一樣,古琴已經過了病危時期,恢復正常了,“20世紀30年代,我的老師查老他們那時候才是搶救古琴,當時會彈琴的人不超過200人。文革的時候,我的老師50年代在全國做過一次普查,全國會彈琴的不到一百,F(xiàn)在全國很多工廠在做琴,很多人又開始彈琴、做琴。古琴又蓬勃起來。不過,對的錯的好的壞的同時并存,這也正常。任何時代都是難免的!
  對于現(xiàn)在和將來是否有大師級的古琴大師或作品出現(xiàn),他避免正面說自己,而只是做了一個比喻,“《廣陵散》出來了,不可能有和他相同的古琴曲了。但后來的《瀟湘水云》、《胡笳十八拍》也都是琴曲極品。以后也還會有精品出來,有內容有深度。像中國書畫,以前有齊白石,后來又有李可染,藝術在往深里發(fā)展。至于古琴的現(xiàn)狀,這個得從將來往回看,你在森林里走,不知道這森林有多大,走過去再回頭看才行。所謂‘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借助Laox引入音樂箱 蘇寧電器“玩”樂器 2010-06-09
· 雅馬哈公司生產的新款電子樂器將上市銷售 2007-06-28
· 削減成本提高效率 雅馬哈停止在美生產樂器 2007-02-09
· 樹立民族品牌挺起中國脊梁 2010-04-27
· 民族品牌需要保護 2010-04-27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頻道]不夠職業(yè)的基金業(yè)“被娛樂化”·[思想頻道]鈕文新:美國需要的是加息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