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走向全球,一切都變了:更少的人決定了更多的人該穿什么。所以,這怎么會是好事呢?想像一下,你走遍全球,發(fā)現(xiàn)吃的東西是一樣的,風味和家里的沒有差別,而你買到的上衣在國內(nèi)也可以買到,那種感覺可謂是“全球無聊”。
十年前,一家名為Asos的時尚網(wǎng)店上線了。Asos是“和你在銀幕上看到的一樣(As
Seen On
Screen)”的縮寫,該店的主張是你能買到那些受名人著裝風格啟發(fā)而制作的服飾。這現(xiàn)象隨處可見,我現(xiàn)在實際上無法確定在名人告訴我們該穿什么服飾之前的那些日子,我們都在做些什么。本月7號早上,Asos的行政總裁在電臺上公布公司上半年的利潤上漲59%,高達700萬英鎊。在經(jīng)濟全線低迷時期,這消息或許令人振奮。他繼續(xù)分析公司在美國、德國和法國的銷售情況有多樂觀。他解釋說這是有可能出現(xiàn),因為我們“現(xiàn)在受到同樣的名人的啟發(fā)”,而且他的客戶群在“非常、非?焖俚豙將時尚]全球化”。
全球化。多好聽的一個詞啊。我理解它的目的在于讓人覺得自己很特別,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我們現(xiàn)在都能在一個碩大的全球衣柜中挑衣服,我應(yīng)該感到高興。但它并不能讓我開懷,相反,我感到悲哀厭倦,感覺被愚弄了。我們以為自己擁有更多的選擇,而事實恰恰相反。
時尚全球化并非好事。一方面,這是懶的表現(xiàn)。一個價值數(shù)百萬的公司將在某個地區(qū)奏效的銷售方法直接傳到另一個地區(qū)。你覺得它們在乎你和我,在乎我們的愿望和需求?錯了,他們沒有。如果他們在乎的話,那就會出現(xiàn)更多更好的可供更年幼或更年長的顧客選擇的服飾——而事實上它們大部分只關(guān)注年輕人的市場(Asos的目標客戶群年齡介于16到34歲之間)。
這次是我們將自己的英國時尚品牌輸出到國外,但是近些年我們也引進了Gap(蓋璞)、Zara、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國)、Urban
Outfitter、Anthropologie和Abercrombie&Fitch(A&F)等品牌到國內(nèi)。A&F品牌曾經(jīng)受到狂熱追捧,因為在英國買不到,所以A&F品牌控們每次過去美國,常常會發(fā)瘋似得狂掃囤積。但在差不多四年前,該品牌進駐英國,這一切都變了。人人都能買到,盡管該公司試圖通過關(guān)閉某些美國分店來維持其獨家銷售權(quán)。
另一家美國時裝零售商巨頭,有“美國版Topshop”之稱的Forever
21將于幾天后在伯明翰斗牛場購物中心開張(將有更多分支)。我理解這是怎么回事。店主們想要在其所在的購物中心或商業(yè)大街一舉成功,而大牌往往能吸引大堆的人群。因為如果你對商業(yè)大街的千篇一律感到厭倦(我是已經(jīng)厭倦了),可以想象如果我們環(huán)游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同樣的服飾—同一款裙子可以在21過不同的國家通過網(wǎng)購而得—那郁悶就甭提有多嚴重了。
我仍記得出國時走進國內(nèi)不存在的商店和買到別處買不到的東西時的那種興奮感。我喜歡看到時尚以標新立異的方式在不同的時間出現(xiàn)在不同的國家。我過去總留意日本年輕女孩(我覺得她們是最前衛(wèi)最時尚的)的著裝風格,因為我知道那將在隨后幾個時裝季中流行開來。
就在20年前,時尚從T臺走向商業(yè)大街,需要一個時裝季的時間。不得不等待其面市的過程令人興奮。如果迫不及待,你會改裝衣櫥中已有的衣服,或是抬出縫紉機自己動手。這樣做,你就可以做出自己小小的時尚宣言,一路走過也會惹人眼球引人關(guān)注。
我們的服飾設(shè)計總是受到周遭各種因素的啟發(fā):街頭時尚、大眾文化、政治和電視節(jié)目。每一條裙子、每一件夾克或每一雙鞋子的面市,都有一段自傳,一段身世。而當時尚走向全球,一切都變了:更少的人決定了更多的人該穿什么。所以,這怎么會是好事呢?想像一下,你走遍全球,發(fā)現(xiàn)吃的東西是一樣的,風味和家里的沒有差別,而你買到的上衣也在國內(nèi)也可以買到,那種感覺可謂是“全球無聊”。
我認為我們終究不會穿得一模一樣,但是我們將更難買到能讓自己顯得與眾不同的服飾。這對于應(yīng)該而且可以極富表達力和趣味性的時尚來說,是個恥辱。不過謝天謝地,懷舊風越刮越猛,因為人們在努力搜尋至少公車上另外兩個人不會和你穿的一樣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