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3日是“國際讀書日”。我以前從來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讀書就是讀書,沒去關(guān)心過什么“讀書日”。不過隨著對新聞感的培養(yǎng),我在西班牙留學(xué)期間努力去參加每一次活動,以加深對這個國家各方面的了解。這次參加的馬德里一個書店自辦的小小的讀書日活動也讓我增加了新的體驗。
原以為這次的讀書日是一個西班牙的活動,因為全城的廣告都是la noche de los libros de madrid,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世界性的讀書活動。前兩天我去經(jīng)常光顧的一家地圖店里獲取了這些信息,老板Esperanza非常熱情的邀請我參加他們書店的讀書日活動。這次活動是書店請來一位作家,圍繞他的著作舉行讀書講座,并簽名售書。
我到書店的時候,已經(jīng)有點遲了,講座已經(jīng)開始。
這次請來的作家,是寫el camino de santiago的,也就是《圣地亞哥朝圣之路》的作者。所謂的el camino de santiago,是從法國南部一直通到西班牙galicia的一條基督徒的朝圣之路,耶穌的使徒圣地亞哥(SAINT JACQUE)的名字最早出現(xiàn)在福音書中,是傳教士讓(JEAN)和漁夫加立雷(Galilée)的兄弟。他向著伊比亞利半島的方向來到歐洲宣傳福音。幾年后回來,卻在公元44年被赫霍德(Hérode)砍了頭。于是他的傳奇故事圍繞著他的墓地展開了。德奧多爾(Théodore)和阿納斯薩斯(Anasthase)——他路上的兩個同伴將他的尸體偷了出來,帶到一艘小船上。剛剛越過吉布拉他海峽,一場風暴將他們帶到了伊拉弗拉立亞的尤拉河邊。起先不同意為圣地亞哥建教堂的加立斯盧浮皇后在奇跡般的阪依后改變了主意。之后的8個世紀,這一切都被人遺忘。直到公元813年,一個隱士在夢中受到啟示,跟隨閃耀的星星找到了這塊墓地。
消息很快傳到了歐洲,在公元950年威萊山的主教科特斯卡爾帶領(lǐng)著第一批朝圣團踏上征途去朝拜之后,在13世紀到15世紀之間,幾十萬信徒追隨他的足跡,朝圣活動如火如荼,將宗教信仰推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些都在歐洲史冊中有所記載。這個習(xí)俗一直傳到了現(xiàn)在,每年都有數(shù)以萬計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去體驗這段朝圣之路。
不過與我國西藏的五體投地式磕長頭的“朝圣”方式相比,圣地亞哥之路的辛苦顯得有些“微不足道”。記得幾年前我去青海,曾經(jīng)看著一大家人拖家?guī)Э诘膹睦_磕頭一直磕到青海西寧,一家人衣衫襤褸的程度不亞于乞丐,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如何堅持下來的,他們的信仰是那么地令人難以置信。對于這些人,我只能用“敬佩”兩個字來形容。當時出于對他們的尊敬,沒有留下影像記錄,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遺憾。
不大的書店里擠滿了聽眾,還有人在不斷的加入,照片中間那個穿白襯衫的就是作者Mariano。整個講座中,他的話語雖然不多,但是字字珠璣。
在場的聽眾很多都是走過或者是打算去走圣地亞哥之路的背包客,作者Mariano也希望這個講座可以給他們帶來一定的幫助。
大概在8點半左右,講座就結(jié)束了,接下來就是“簽名售書”。我買了一本書,也請作者幫我簽了名。
晚上,書店老板還特意請來了兩位樂手為大家表演印度音樂。樂手調(diào)音、換演出服裝花費了不少時間,期間,大家都靜靜地等待。后來我在與樂手的交談中得知,他們竟然是在中國上海學(xué)習(xí)的印度音樂,當年他們師從一位87歲的音樂老人。
印度音樂我過去雖然聽的不少,但這是我第一次看印度音樂表演,好萊塢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讓印度在前兩年好好的紅了一把,那里面也有好聽的印度音樂。
但是今晚,我很好奇他們的演奏,因為我感覺聽到的不完全是傳統(tǒng)的印度音樂,很讓我驚詫的是我居然在一首曲子里聽到了中國元素,像侍女在撫弄琵琶!這就是文化的融合吧。中國文化太博大精深了,在未來的歲月里,絕對會影響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國人民。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雖然這次來書店過“讀書日”只是一次平平常常的活動,但我覺得全球化需要在中國一步步的擴展,我們需要漸漸融入整個世界。
人人都要讀書,這樣中國才能早日成為知識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