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銀行不斷提高理財產品的收益,其中也不乏無奈。事實就是,在信貸收緊和通貨膨脹的雙重背景之下,銀行面臨著尷尬的兩難處境:一方面隨著央行今年以來連續(xù)4次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已被提高至創(chuàng)紀錄的20.5%;另一方面通貨膨脹抵消了加息的作用,銀行存款面臨大量流失。
銀行的主營業(yè)務就是存貸業(yè)務,利潤來源就在于存貸差。存貸比的紅線不能超越,只能以存代貸,自然存款越多,可貸款量才能越多。通過產品設計,短期理財資金可以很自然地成為銀行的存款,來發(fā)揮月末和季末“沖量存款”的作用。
銀行人士表示,一般的產品是月末購買,月初計息,這種設計就使得客戶在購買理財品之后,錢首先是被凍結在了賬戶里,作為銀行存款進而改善了銀行的貸存比結構。流動性強,投資靈活的短期理財產品也成為銀行“吸金”法寶。據統(tǒng)計,目前市面上的短期理財產品,一般以5萬元為門檻,但是隨著投資者的關注度的升高,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門檻的短期理財也悄然興起。當然收益率也遵循與其他理財產品一樣的規(guī)律門檻越高,收益率越高。同時,銀行還采取滾動發(fā)行的方式把短期吸引效應轉換成對客戶的持續(xù)黏性,對客戶形成“車輪戰(zhàn)”的營銷。
但是,數(shù)量眾多,同質化嚴重成為銀行發(fā)行理財產品的通病,因此,銀行為了快速“吸金”,不斷刷新理財產品的收益,這也是理財產品收益看漲的一個根本原因。其次,通過“稍許”的讓利,銀行既獲得了客戶,又擺脫了貸存比的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