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頗時髦的中文app“果庫”,功能其實很簡單,就是每天為用戶精挑細選上百件淘寶網“優(yōu)質商品
”,它既像一家select shop,也像一本雜志。果庫聯合創(chuàng)始人廖錦有說,在資訊泛濫的今天,最有價值的是發(fā)現力。
廖錦有
“果庫”聯合創(chuàng)始人,曾任《周末畫報》北京版主編,2010年創(chuàng)辦個人網絡雜志aMag.in,2011年參與創(chuàng)辦果庫。長期以來,專注于傳統(tǒng)雜志及新媒體觀察,目前正享受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的過程,在消費行為學的演進中達成實踐。
B=《外灘畫報》
L=廖錦有
B:導購、比價網站通常追求低價和信息量大。果庫給我的第一印象則是把淘寶變“高級”了,界面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那么,你們研發(fā)這款app的初衷是什么?
L:我以前做過周刊,iPad發(fā)布后,我一直在思考內容在新媒介載體上的價值與可能的呈現方式,以及未來的編輯力。我經常會說,未來的編輯力,就是降低人們發(fā)現的成本。特別是在資訊泛濫的今天,編輯的價值更傾向于發(fā)現。
舉個例子,對于在消費型社會里不自覺地進行炫耀性消費的一個普通人,冬天到了,他想為家里買臺能夠標榜自己品味的取暖器,他想通過網絡購買,想通過淘寶。你讓他點開淘寶網,他怎么找?你讓他打開搜索引擎,比如去一淘,他怎么搜?我敢保證,徒勞無功。除非,他看到比如《外灘畫報》上有此類推薦,或者自己去搜集關于有品質的風扇的信息,記下具體的品牌、型號。這聽起來不夠直接,有點困難。
也許,這就是我們的起點。幫助人們發(fā)現,讓他們更接近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但又不必擔心太多的噪音。不會在選擇中迷失。至于果庫的界面設計,就像雜志的版式一樣,易于閱讀就是好的。
B:果庫究竟是如何挑選商品的?
L:曾經有個上海的用戶說果庫是web select
shop,我很喜歡這個說法。百貨公司以后,我們開始逛select
shop,它們是時尚養(yǎng)分的來源,拓寬我們的視野,教我們去做追求品質的消費者。我們如何挑選商品?其實就像select shop的買手一樣。
B:剛才你也把果庫與雜志作比較。那么,挑選商品是不是也類似于雜志編輯的工作?每本雜志都有編輯方針,果庫在精選淘寶貨品方面是否也有一套標準?
L:正如你所說,果庫的內容編輯方針像是雜志的運作套路,但并沒有做雜志那么難。果庫只像是雜志里的一個欄目而已。雜志創(chuàng)刊時,會草擬定位、受眾人群等,我們也會這么做。至于標準,至于挑選商品的標準,就是看到足夠多以后來判定什么是好的標準。在資訊泛濫的刷屏時代,懂得什么是好,變得尤其關鍵和有價值。淘寶商品形形色色,買家的需求也各式各樣,很難根據風格或價位來制定標準,我認為最恰當的說法是“淘寶上的優(yōu)質商品”。
我們試圖創(chuàng)建一種機制,將編輯力運用于app,用媒體的方法來運營互聯網產品。果庫將不自覺地在進行炫耀性消費的普通小眾可能在意的信息進行物化。
B:在研發(fā)果庫的時候,你是否受到一些雜志的啟發(fā)?
L:我很欣賞《Monocle》做雜志的方式,可以說《Monocle》的Tyler
Br?lé就是現代版的《Playboy》創(chuàng)始人Hugh Hefner,他們身上有很多雜志人應該去學習的東西,從做事情的態(tài)度到具體的方法。
B:淘寶上存在著大量外貿原單、A貨,真假莫辯。果庫是否完全避開這些敏感商品?
L:暫時并沒有。我們不是在做雜志,雜志的收入里,廣告遠大于售賣。而果庫距離消費者更近。幫助人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才是我們努力想去達成的。既然你身邊正在用著iPhone的用戶既會光顧連卡佛,也會在淘寶上買純棉T-Shirt與原單打底褲,甚至更懂得怎樣混搭,我們又何必在意?努力貼近我們身邊的真實的生活方式就好。對于真假難辨的狀況,果庫會盡可能地給出參考建議,但決策還是交給消費者自己。
B:目前你們每天新推薦多少件商品?哪類商品最有人氣?
L:每天更新100-200件商品。居家、科技、配飾等類別的人氣比較高。
B:果庫的功能很簡單,用戶可以選擇“喜愛”某件,將之分享給朋友,也可以點擊進入購買頁面。你們有沒有統(tǒng)計過,一件商品被“喜愛”與被購買之間的比例關系?
L:目前階段,app使用者認為果庫有價值,能夠幫助發(fā)現喜歡的商品,樂意每天都打開看看,那么果庫就有存在的必要。在果庫里點選“喜愛”的很多,具體的數字可以從“熱門”里看到,直接通過手機完成購買的也會占到相當的比例。移動互聯網是大勢所趨,但從目前來看,在移動平臺上的各種行為習慣都需要再花多些時間去養(yǎng)成,比如購買與支付。
B:對于果庫來說,如何避免廣告嫌疑,以及保證內容質量?
L:相比于其他內容引導消費的網站、catalogue等,果庫的內容質量是比較高的。我本人以為,倘若果庫也將面臨內容質量的降低,原因倒未必是廣告,更可能是用戶的品位與標準不夠高,因為要去迎合受眾,才降低了內容質量。
正如我把果庫比作select
shop,比如巴黎的Colette,堅持品位與標準是自己的事情,不會受外界影響。從長遠來看,這樣做反而能教會受眾如何去做追求品質的消費者。
B:你們的微博每天播報全球潮流資訊,而不是重復app上的商品。將來app會不會增加這方面內容?
L:我們想通過微博分享更多同一價值觀的東西。其中有最新的資訊,有曾經的雜志故事,也有完全為了迎合微博受眾的貓、萌物等等,但會盡量地透過選料及文字等等,傳達果庫的價值觀。至于將來app會否增加類似的內容,暫無計劃。
B: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外時尚購物網上也開通運了送中國的服務,將來果庫會不會推薦這些網站上的商品?
L:這要看果庫使用者的需求。目前果庫指向淘寶,也是因為購買的體驗比較統(tǒng)一,有網絡購買經驗的人們也比較熟悉整個流程。
B:國內外的時尚消費類app中間,你比較欣賞哪幾個?
L:互聯網上嗅覺特別敏銳的要數UNIQLO,這要歸功于多媒體設計師中村勇吾的超強執(zhí)行力。表現比較突出的還有Victoria’s
Secret、無印良品、Camper、Omega、BMW、G-Star等專為iPad制作的app雜志。
購物網站方面,Net-A-Porter、ASOS的iPad
app雜志各有千秋,雖然我更喜歡ASOS的,但Net-A-Porter確實是做的最專業(yè)和漂亮的。外國人有看商品目錄的習慣,特別是在美國,所以Google、the
Find等直接將之數字化,并能夠直接進行網購。
以select
shop方式運作的日本品牌BEAMS今年動作很多,最近推出的app,與他們在網絡以及雜志上的營銷方式結合緊密。
B:最近你們剛發(fā)布了iphone版本,為什么先問世的是iPad版本?
L:與iPhone相比,iPad的受眾群更小一些。我們也是想透過量級較小的受眾群體,先驗證想法是否可行,再有的放矢地做下去。
B:最后,果庫作為“淘寶獵人”,有什么經驗可以與普通買家分享?
L:多做功課,放花些時間提升消費價值觀,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好的,包括品牌、型號,甚至特征、細節(jié)等,逐漸累加經驗。如果你覺得較難掌握,那么還是用果庫吧,這樣逛起來更直接,也會更實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