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藝術品市場流言四起,諸如由于查稅風波某某大佬被刑拘。盡管謠言的當事人出面澄清,仍然擋不住人們將拍賣企業(yè)的戰(zhàn)略行為與藝術品關稅緊密聯(lián)系起來。說內地拍賣企業(yè)“搶灘”香港也好,“出走”香港也好,中國藝術品拍賣企業(yè)的國際化布局已然引起各方人士的注意。
“拍賣公司做大了就應該走出去”
,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濤如是說。可是,中國嘉德今年10月將在香港秋拍的消息,卻如一枚重磅炸彈,種種猜測炸開了鍋,似乎沒有人愿意相信嘉德總裁王雁南的說法,嘉德希望以此“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與操作模式,鍛煉和儲備國際型拍賣人才,為全球的藏家?guī)砀迂S富的拍品和更便捷、周到的服務”
。更多的意見對于嘉德此舉的指向是為了避開內地高額的藝術品關稅,并且推測會有一批內地拍賣公司效仿嘉德,走向香港。
香港藝術品市場的特殊性在哪里?“零關稅”對于內地拍賣企業(yè)來說是巨大的誘惑?烧T惑不止于此,香港藝術品市場的成熟度、誠信體系的完善、法制對于競拍人的約束力等等,都吸引著內地拍賣企業(yè)。但進駐香港的成本之高,拍賣競爭之激烈,也不是內地的一般拍賣企業(yè)可以承受的。由此可見,嘉德、保利等有香港拍賣計劃,首先是內地拍賣企業(yè)實力增強的表現(xiàn),只有實力夠強,才可能在香港與國際大拍行蘇富比、佳士得相角逐,真正步入全球藏家的視野中。其次,近年來海外回流精品一直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強心劑”
,能夠全球征集到這類精品的內地拍賣行關稅壓力減輕,一方面有助于海外精品的回流,豐富內地藏家的收藏,另一方面可能導致低估價,吸引更多的潛在買家。第三,內地競拍人拖欠付款成常態(tài),拍賣行保證金一提再提,精品流拍也影響到藝術品市場的流通性,選擇香港也是內地拍賣行謀求自身良性發(fā)展的一條路徑。
然而,香港真的是內地藝術品拍賣企業(yè)的天堂嗎?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的拍品上拍總量比2011年同期減少553件次,雖然有藝術精品刷出紀錄,但業(yè)內人士也認為,天價不能等于趨勢。內地拍賣企業(yè)移師香港,就意味著與蘇富比、佳士得直接過招。以嘉德為例,嘉德的強項是中國書畫,而且從近十年看中國書畫也是整個大盤中波動幅度最小、買家基礎最為穩(wěn)定的交易板塊,如果要在珠寶、紅酒與西方印象派等領域與蘇富比、佳士得較量,也會很費心力。
有專家認為,嘉德比保利先亮“香港牌”
,是因為嘉德在今年春拍的地位不保,被保利躍居其上,只能率先開拓香港市場。當港星北上淘金成潮流的時候,藝術品南下真的會成為大趨勢嗎?除了嘉德、保利、榮寶等少數(shù)拍賣公司,像匡時等還是持觀望狀態(tài)。今年春拍因為過云樓藏書而風光盡顯的匡時其實2009年就在香港拍賣過,但是業(yè)務沒有延續(xù)下來。北京華辰拍賣的總經理甘學軍也調侃道:“香港太小,我們公司擠不進去!
”對于大多數(shù)的內地拍賣公司來說,與其去擠香港市場,在夾縫中求生存,不如好好做好內地市場。拍賣新軍北京藝融2012年春拍的高成交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堅守學術精品路線,開發(fā)新客戶。
2012年藝術品市場回歸理性,這已經是共識。對于中小拍賣公司而言,是生死問題;對于大型拍賣公司而言,是如何能逆潮流生存得更好的問題。即使拍場有冷清的,仍然擋不住新的拍賣公司的加入,藝術品市場對于各種實力企業(yè)來說還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蛋糕。內地藝術品市場在成熟過程中,必然要經歷與全球化的接軌。一種接軌方式是進駐香港,在國際游戲規(guī)則里演練;一種接軌方式是發(fā)展在線藝術品交易,像易拍全球,向世界各地的拍賣行及收藏家提供全球網上競拍服務。不論哪種方式,藝術品拍賣業(yè)都在經歷觀念、技術和服務方式的變革,在進取中完善自身,通過實踐摸索去解決一個個行業(yè)問題。
內地拍賣企業(yè)試水香港,不必驚呼。對于這種有著國際視野的戰(zhàn)略布局,關心中國藝術品市場發(fā)展的人們應該欣喜才對。蘇富比、佳士得可以在香港拍賣,內地企業(yè)嘗試精神可嘉。對于藏家來說,或許更能以合適的價格買到想要投資或收藏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