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難致新老紫砂壺價格倒掛
2013-03-27   作者:黃銀鳳  來源:東南商報
分享到:
【字號

    作為優(yōu)秀的泡茶器具之一的紫砂壺,自明清二朝歷經(jīng)興衰,現(xiàn)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一把出自名家的老壺,其收藏價值不亞于名家字畫、玉器等藝術(shù)品。尤其是近幾年各大拍賣行紫砂壺屢出天價且受到藏家的追捧,行情一路看漲。明代時大彬制圈扭壺在幾年前的一次西泠印社拍賣會上拍出1344萬元天價就是明證。
  但是,市場上另一種現(xiàn)象也一直存在:老壺一直賣不過新壺。當前古董壺假貨大行其道,以孟臣壺為例,市場上從幾百元到幾萬元的孟臣款老壺比比皆是,幾乎都是假壺。專業(yè)人士認為,鑒定難成為老壺價格提升瓶頸。
  
  亂象
  后仿及假冒孟臣壺大行其道

  近日,一位讀者提供了一把刻有“孟臣制”字樣款的紫砂壺想來曬寶。“這是把朱泥壺,做工亦較精良,但從落款來看并非惠孟臣的字跡。該壺應屬于后人仿的孟臣壺”。有著二十多年玩壺經(jīng)歷的資深藏家周先生看了此壺后告訴記者,“惠孟臣的刻款書法秀逸,不離唐賢風格,筆法絕類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
  據(jù)了解,明末清初隨著文人參與品茶,壺形逐漸變小,具有文人氣,惠孟臣便是當時制小壺的高手,俗稱孟臣壺。近年隨著功夫茶的盛行,適合三四個人品飲的小壺大興其道。
  近日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市場上孟臣壺比較混亂,市場上多見朱泥小品底款刻有“孟臣”二字的,甚至在各個拍賣行上亦屢見“孟臣”款的小壺,市場價從幾百到幾千到上萬的都有!坝绕涫墙晁^"臺灣回流壺",基本都是后仿,且做工粗糙,其泥料基本有二類:一類是純真的原礦朱泥,有黃龍山朱泥和小煤窯朱泥二種,另外一類是加了鐵紅粉(俗稱氧化鐵)的高嶺土(制瓷用的泥料),而并非紫砂泥”。
  實際上,真正的孟臣壺價格不菲。據(jù)拍賣行的統(tǒng)計:2011年3月香港嘉德拍出一把孟臣壺成交價在68萬元;2012年5月北京拍出一把孟臣款笠帽朱泥小品成交價為15萬元。
  “這其實從另一個側(cè)面已經(jīng)告訴你,充斥市場上的從幾百到幾萬的孟臣壺是一把把假壺”。周先生分析道,孟臣壺有幾個特征可供辨認:
  其一,孟臣壺工藝手法極洗練,富節(jié)奏感,尤其是壺的流嘴,不論長或短,均剛直勁拔,有著與眾不同的鮮明特色。壺體光澤瑩潤,胎薄輕巧,線條圓轉(zhuǎn)流暢,是孟臣壺突出的風格特征。
  其二,惠孟臣制壺除注重壺體渾樸精妙外,尤注重銘刻的書法。孟臣壺傳器款識有書“文杏館孟臣制”、“荊溪惠孟臣制”、“惠孟臣制”、“孟臣制”。有的前面標有制作年份或絕句,如“大明天啟丁卯孟臣制”、“水浸一天星孟臣”、“葉硬經(jīng)霜綠孟臣制”、“煙村四五家孟臣”或“云入西津一片明”、“寸心千古秀”等詩句,一般是在十幾字組成的詩句或吉祥語閑章下鐫刻孟臣制,字體多為楷書,也有行書體,筆勢靈動,具書法韻味,用竹刀刻劃,后期作品并用鈐印。孟臣壺的款識以蓋內(nèi)有“永林”篆書小印者為最佳精品。

  現(xiàn)狀

  市場上充斥著假古董壺,這使得藏家不敢輕易購買古代茶具,導致老壺市場反應平淡。在去年寧波一場藝術(shù)品拍賣會上,一把清代邵文元款一粒珠紫砂壺以8500元低價成交。一把清代周發(fā)祥款乾隆八年制紫砂壺以2.3萬元底價成交。更多的款有清代名家刻款的紫砂老壺紛紛流拍。
  而與此形成強烈反差的是,一批現(xiàn)當代名家制壺炙手可熱,且價格上漲勢頭迅猛。一把吳亞亦(國家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shù)師)提梁竹節(jié)壺拍出10萬元的高價。制壺后起之秀應書良作徐安碧刻石瓢壺以4.6萬元成交。另一把應書良作水平壺也拍到4.6萬元。據(jù)知情人士透露,這兩把壺由同一藏家送拍,當年上半年以3萬元購入,半年時間不到價格就漲了四五成。
  新老壺價格倒掛已成不爭的事實。例如清代制壺名家邵大亨,他是被海內(nèi)外譽為現(xiàn)代“壺藝泰斗”的顧景舟最推崇的大師,而邵大亨的老壺的價格現(xiàn)在只是顧景舟的三分之一。
  不過,藏界一些有識之士已經(jīng)意識到,目前來講,老壺價格相對較低,但一件好的歷史作品,它既有歷史的傳承,又有學術(shù)價值,而本身存世量就少,從根本上講,它是古董珍玩,而不是單純的一件工藝美術(shù)作品,所以價格會越來越高。部分藏家更樂觀地認為,歷史作品的價值會被逐步深度發(fā)掘、追逐并超越現(xiàn)當代作品。從數(shù)量上來說,邵大亨的壺是顧景舟的幾十分之一。這樣看來,“大亨壺”、“曼生壺”價格超越“景舟壺”才屬市場理性回歸。

  原因
  鑒定難成為老壺價格提升瓶頸

  老壺的鑒定一直成為其發(fā)展的瓶頸。
  明清二朝的壺由于存世量少,一般人是很難看到的,即使在各大博物館也不多見!耙驗橄∩俚脑蚨艿讲丶业淖放酰瑑r格一路看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市場上就出現(xiàn)了很多仿品”,寧波一位古代茶具研究專家告訴記者,“特別在民國年間,出現(xiàn)了大量的仿制款,且制作精良,很難辨別。在鑒定方面是比較難的,可以說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明清款紫砂壺大都是民國時期仿制的。由于仿制者多是當時的制壺高手,有的較難辨別,藏者務必留心”。
  有時候老壺東西很好,但是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流傳來源,藏家也不敢出手。另一方面是由于紫砂藝術(shù)品進入大型拍賣市場時間還較短,一些藝術(shù)品藏家對紫砂尤其是“老壺”的鑒賞能力還有待提升,也制約了藏家的買賣人氣。
  藏家選擇近現(xiàn)代名家制作的作品為的就是一個保真作用,即便是以較高的價格入手,買家也能夠處之泰然,畢竟與入手一個贗品相比,這并不能算什么損失。對于有款識的老壺,則是潛力無限的,但由于文獻資料的缺乏,很多有款識的老壺并不能確切地反映其制作信息。

  支招
  三招鑒別古董壺

  究竟該如何評價一把古董壺的好壞及有無收藏價值,專家支招,大致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評價:
  首先是泥料。明清二代及民國的老壺,泥料一般較粗,呈顆粒感。因為古代煉泥都是用石磨磨出的泥料,顆粒粗細不一,有一種古樸的質(zhì)感。現(xiàn)在煉泥都用機器粉碎,顆粒一般較細膩,有油脂感或玉質(zhì)感,所謂“紫玉金砂”,總的趨勢是泥料逐漸變細。原礦紫砂泥光澤一般偏暗,呈亞光色,有一種內(nèi)斂的感覺,那種大紅大綠的壺就需要注意了,一般是添加了化工料,雖不至有毒,但無收藏價值。
  其次是形。目前朱泥小品成為人們最喜愛的壺形之一。壺形的發(fā)展也隨著品飲習慣的改變而變化,趨勢也是逐漸由大變小。當然作為收藏來講,一般會傾向五百毫升以上的大壺。大壺體現(xiàn)了制壺者的制作功底,燒成時對溫度的掌控,尤其是朱泥大品,因收縮率達30%左右,成形難度極大,非高手不敢制作,因此收藏價值更高。同一個制壺者的作品,大品的價格往往數(shù)倍于他的小壺。
  第三是款識。自明朝開始制壺到今天,制壺者不計其數(shù),尤其是近十幾年隨著國人對砂壺的喜愛,在宜興即有數(shù)萬人在從事這個行業(yè)。一把壺除了泥料、形狀之外,其價值取決于作者的功底、知名度、壺的存世量多少。同樣的泥不同的人做出的壺其價格往往天壤之別。明朝早期的壺底落款一般是用竹刀直接刻上去,有竹刀的特殊效果,如果是后仿的一般是鋼刀鐫刻,字的邊緣比較光滑銳利,除了泥料特征,這是識別款識的重要依據(jù),因為明朝沒有鋼刀,哪來鋼刀刻字的效果。一般認為如果有鋼刀刻字的感覺基本上不可能是明朝的壺了。
  另外,紫砂壺上刻字畫最早始于瞿應紹,即子冶。子冶是清道光時江蘇上海人,才華橫溢,號“壺公”,由此可見清道光以前壺上絕對不會有刻字畫的。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quán)均屬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quán),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guān)新聞:
· 紫砂壺收藏陷阱重重 待出手治理 2012-12-07
· 紫砂壺水太深 價格懸殊真假難辨 2012-11-28
· 小因素判斷紫砂壺價格值幾何 2012-11-06
· 紫砂壺升值空間顯著 行情看漲 2012-10-29
· 沒有斑點的紫砂壺并不是好紫砂 2012-10-1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guān)于我們 | 版權(quán)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quán)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nèi)容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