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年限擬延長 公路何時才姓“公”
2011-01-21   作者:曹林  來源:每日經(jīng)濟新聞
 
【字號
  河南禹州農(nóng)民偷逃過路費368萬元的新聞故事,再次讓又高、又多、收費時限又長的高速公路通行費成為眾矢之的。在1月19日召開的2011年中國物流發(fā)展報告會上,交通部綜合司副司長蔡玉賀透露,交通部正在研究公路收費標準和體系,現(xiàn)行收費公路最高收費年限的30年標準可能會延長,同時收費的標準將下降。(1月20日《每日經(jīng)濟新聞》)
  “縮短收費年限,降低收費標準?”呵呵,想什么好事兒呢?看清楚了,人家交通部說的是:“延長收費年限,同時降低收費標準!
  估計很多人都像我一樣,看第一眼時都看錯了,將“延長收費年限”看成了“縮短”。為什么會有這種美麗的誤解呢?因為我們不僅一直都在批評收費標準高的問題,同時也在批評收費年限長的問題,動不動就20年、30年,甚至早過收費年限了還高掛收費牌,以致不僅我們,我們的兒子開車過那路時,還得交費。按理說,輿論這么批評“收費年限長”的問題,交通部應尊重民意縮短收費年限才是。可交通部竟然說要延長收費年限,30年太短,只爭萬年。
  有什么理由延長收費年限呢?第一個理由是收費標準將下降人民群眾都知道這個把戲叫 “朝三暮四”,將早上三個下午四個,換成早上四個下午三個。想以“降收費標準”換取“延長收費年限”,以“降收費延年限”來營造進步的幻覺,把公眾當成啥了?其實,這個問題公眾很清楚,因為很多人認為公路收費的改革,既應該降低收費標準,又應該縮短收費年限。
  再看另外一個收費理由蔡玉賀透露,國外很多收費公路可以收90年甚至100年,中國目前收費公路最長的年限是30年,因此下一步將延長收費時間。蔡副司長或許經(jīng)常出國考察,所以對于國外收費公路的情況很了解?墒,蔡副司長該告訴我們,這個“國外”指的哪國哪外?是哪些國家的收費公路可收90年甚至100年,這是從哪里飛來的國際慣例?
  實際情況或許相反,沒有出過國門的老百姓都知道這個真正的“國際慣例”是國外公路一般都很少收費。下面這組讓人感到臉紅的數(shù)字,差不多全中國人都知道全世界收費公路14萬公里,其中有10萬公里在中國,占了全世界70%。也就是說,其他國家的高速公路多是不收費的,而中國多數(shù)是收費的。不知道為什么蔡副司長大談沒幾個人知道的 “國際半例”,卻不提這組全民皆知的數(shù)據(jù)?
  說到為什么要延長收費年限,答案肯定是“收費還貸,收的費不夠還貸,又要降低收費標準,當然得延長收費年限啊!”聽起來似乎有理,其實大謬。如果按照交通部門收費還貸的邏輯,就是收100年,那錢也不夠還貸。前段時間媒體報道說,去年河南省150多條干線公路收費站,僅有51條完成了征收任務,今年河南省的干線公路通行費收入還不夠償還貸款的利息;廣東省一收費站年收費649萬元,還貸僅31萬元,只占總收入的5%,計算結果是,該收費站還需收費756年。難道真是收756年?我們還有多少代子孫過這路時還得交費?當然,當養(yǎng)路費異化成養(yǎng)人費時,收多少費都不會夠他們花。
  其實,收費還貸的政策本來就是錯誤的,公路本來就最低限度地收費,最大限度地讓公眾免費通行,以體現(xiàn)其“公”的特色。公眾為何要納稅?就是為了購買公共服務,政府部門理當為納稅后的公眾提供公路這樣的免費服務,納稅后還要交無數(shù)的費,這顯然是盤剝民眾的重復征稅。收費還貸一直以來的借口是“國家財力不足”,這在過去可能有理,可在財政稅收連年增長、國庫充盈之時,應立即恢復公路的免費公共品屬性,不能收費收上癮了就戒不了。
  交通部還是收回 “延長收費年限”的想法吧。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高速公路收費標準應該怎么調(diào) 2011-01-21
· 收費公路的最終歸宿在免費 2011-01-21
· 延時收費減,總是買路錢 2011-01-21
· 是時候“清算”公路收費了 2011-01-21
· 低標準公路收費的前提是低成本 2011-01-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梅新育:解決失衡何須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關鍵在政府轉型
·[讀書]《五常學經(jīng)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nèi)容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