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條消息令人關注。一是武漢市在爭議中啟用公積金融資新模式;二是黃石市國資委作為華新水泥的大股東,則直接減持套現(xiàn),為當?shù)卣ㄔO保障房提供資金支持。 保障房建設巨大的資金缺口讓地方紛紛采取各種方式進行籌資。但是,在尋找新融資方式的同時,要警惕保障房任務變成新一輪“政績熱”。保障房建設一直以來處于地方工作價值排序末位,但當它與地方官員政績考核直接掛鉤,則有可能變成去年某些地方拉閘限電以完成節(jié)能減排任務的翻版。這其中有多重危害需要預防。 保障房任務變成新一輪“政績熱”的第一重危害是“寅吃卯糧”。比如減持套現(xiàn)地方國有資產,畢竟使用的是存量資產,數(shù)量有限用一點少一點。如果僅僅為了應付上半年任務,集中處理這些國有資產,一是可能帶來“賤賣”損失,二是在國有資產轉賣完之后,又如何應對未來的投入需求?社會各界對傳統(tǒng)政績觀的詬病所在,就是為滿足當下的政績,而不惜預支各種社會資源,造成一時光鮮的背后代價是幾代人負債。 保障房任務變成新一輪“政績熱”的第二重危害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眾所周知,住房公積金是單位及其在職職工繳存的長期住房儲金,用于職工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它用。也就是說,法律賦予了住房公積金的權利主體是繳納者本人,任何人都不能損害其切身權益。將住房公積金運用于保障房建設,是否征求過繳納者同意?是否有挪用之嫌?一旦被用于保障房上,如果繳納者本人要使用公積金,卻發(fā)現(xiàn)面對的是空蕩蕩的賬戶,怎么辦? 保障房建設的本意是向低收入群體提供基本居住保障,是公共福利覆蓋面擴大,而不是拿一部分民眾的血汗錢來完成任務指標。 第三重危害是“假冒偽劣”。目前保障房建設不僅數(shù)量遠遠不夠,而且容易成為偏遠、公共設施缺乏、居住成本高的“雞肋福利”。如果某些地方政府依然抱定“好地段高價賣、壞地段扔給保障房”的區(qū)別思維,只求保障房建設數(shù)量達標,就可能造成中低收入者“住不起”而無奈放棄保障房的怪狀,造成巨大的財政浪費與爛尾工程。 這正是“政績熱”的危害所在——如果將保障房建設異化為應付上級的豆腐渣工程,借民心工程之名讓民眾最終埋單,只管眼前的保障房任務而不顧及長遠發(fā)展,會讓社會付出更沉重的負面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