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股“怪胎”何去何從?
2011-06-27   作者:董登新(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來源:新浪博客
 
【字號

 
  董登新

  中國B股市場從誕生開始,命中注定就是一個“怪胎”,它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特殊產物。隨著時代發(fā)展,現在關閉B股市場已無任何技術和制度上的障礙。

  B股市場是“外匯零儲備”的無奈之舉

  回顧B股的歷史,可以讓我們更明確地看清其未來。在改革開放的最初十年,中國外匯資金十分短缺、外匯零儲備。直到1989年底,中國外匯儲備才只有區(qū)區(qū)三、五十億美元。正是在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為幫助本土企業(yè)從股市上募集到外匯資金,國務院決定在中國境內兩家證交所分別增設兩個B股市場。
  B股市場的股票面值統(tǒng)一規(guī)定為1元人民幣,并采用外幣來進行標價、交易和結算,其中上交所的B股采用美元標價、交易和結算,深交所B股則采用港元標價、交易和結算。為了區(qū)別于A股,B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或叫“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發(fā)行人只能是在中國大陸注冊的本土企業(yè),B股投資者只能是境外投資者。
  1992年2月21日,上海電真空B作為中國第一只B股正式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同年2月28日,深南玻B作為深交所第一只B股也正式掛牌交易,這標志著中國B股市場的誕生。此后,B股市場經歷了大約5年左右的初創(chuàng)期與擴張期,并在最初兩年一度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股市。然而好景不長,自1999年起,B股市場開始人氣渙散,完全喪失了融資功能。實際上,這是B股市場走向末路的第一個征兆。

  在龐大外匯儲備面前,B股市場“垂死掙扎”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中國對外貿易開始迅速增長,來華外商直接投資大量流入,我國外匯儲備節(jié)節(jié)攀升。1996年,我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2001年,外匯儲備突破2000億美元。隨著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B股市場越來越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為了拯救人氣盡失的B股市場,國務院決定向境內居民個人開放B股市場。2001年2月21日,證監(jiān)會和外匯局聯合發(fā)布了《關于境內居民個人投資境內上市外資股若干問題的通知》。由于這一重大利好刺激,B股市場瞬間出現“回光反照”的現象,展開了一輪短暫的“牛市”行情,但3個月后,B股重歸熊途。不過,其間B股市場始終沒有恢復融資功能。這再次表明中國B股市場確實已經走到了盡頭,不再可能有任何重生的希望。
  2005年7月,中國啟動第一輪匯改,人民幣開始大幅升值,這對B股市場進一步構成制壓。200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第一次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增大。至2011年一季度末,中國外匯儲備已突破3萬億美元。
  如果說,20年前我們被迫推出以外幣標價的B股市場,是為了將境外的外匯資金“引進來”;那么,20年后的今天,我們即將推出人民幣標價的國際板,則是為了讓境內外匯資金“走出去”。因此,我們必須盡快關閉B股市場,推出國際板,并用人民幣“統(tǒng)一”我國股市。
  國際板采用人民幣標價,這是一國貨幣天生的“排他性”所決定的,也是大國地位與尊嚴的體現!試問:在哪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存在兩種貨幣同時報價、交易和結算?正因如此,我們才說采用外幣標價的B股市場只是一個“怪胎”。然而,今天居然有人稀里糊涂地主張國際板應采用外幣標價,這顯然不是無知,而是天真!

  B股轉入國際板不可行

  目前,滬深B股市場共有106只股票掛牌交易,其中,21只B股的每股凈資產已跌破面值;40只B股的未分配利潤為負數;58只B股今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不足1分錢。在106只B股中,只有晨鳴B屬A+B+H股,85只屬于A+B股,其余20只屬純粹B股(即總股本全是B股,沒有A股或H股)。
  有人離譜地主張,將B股轉入國際板。筆者認為,這是一種很糟糕的餿主意,因為上交所即將推出的國際板,其掛牌對象只能是世界一流的外國大企業(yè),而且至少應該是進入世界500強的外國大企業(yè),而B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全是本國企業(yè),更談不上世界一流,因此,B股市場所有企業(yè)都沒有資格進入國際板掛牌。
  順帶說一句,有人鼓吹讓紅籌股來國際板掛牌,這大概也是一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狹隘與自私。實際上,紅籌股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外國企業(yè),更何況它們也不是世界一流的跨國企業(yè),因此,紅籌股也沒有資格進國際板掛牌!不過,紅籌股可以采用A+H方式回歸A股掛牌,就像紫金礦業(yè)一樣,但不能進入國際板行列,以免破壞國際板的本色和純潔性。
  徹底關閉B股市場的三種路徑
  筆者認為,關閉B股市場,在操作上十分簡單,大體可采用三種不同路徑讓B股消失。在具體操作時,最好選擇弱市低位,先讓全部B股永久性停止交易,然后,再按以下三種不同方式處置全部B股。
 。1)85只A+B股及1只A+B+H股:采用“增發(fā)A股+回購并注銷B股”模式。即按1:1等量增發(fā)A股,用以回購B股,然后注銷全部B股。也就是說,通過定向增發(fā)A股,由公司大股東或戰(zhàn)略機構投資者以部分現金或部分資產的出資形式幫助公司共同回購B股,并以1:1的比例直接將B股轉換為A股,這部分股份的最終持有人只能是公司大股東或戰(zhàn)略機構投資者,鎖定期為12個月。
 。2)對20只純粹B股中的績優(yōu)者采用“先私有化+后回歸A股”模式。即選擇財務狀況好、業(yè)績優(yōu)秀的B股,由公司大股東掏錢,或吸納新的戰(zhàn)略機構投資者出資,幫助公司首先完成對B股的私有化收購,然后,再回歸A股市場重新申請IPO。
 。3)對20只純粹B股中的績差者采用“完全私有化”模式退出股市。即對于那些業(yè)績較差、而且不符合A股IPO條件的純粹B股,由公司大股東或公司自己掏錢收購,對B股實現完全的私有化處置,徹底退出中國股市。當然,這類公司在私有化之后,經過重組等條件成熟后,也可以再進入A股市場重新申請IPO。
  最后建議決策層盡快關閉B股市場,切莫久拖不決,貽誤戰(zhàn)機。畢竟做為中國股市中的一個“不倫不類”的怪胎,早已失去融資和再融資功能的B股市場毫無任何“利用價值”,投資者對這一缺乏生機的狹小市場都已喪失了信心。(原載2011年6月19日《證券市場紅周刊》)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國際板推出后B股恐遭邊緣化 2011-06-13
· 國際板用美元計價將成第二個B股 2011-05-19
· 化解B股難題有特殊性更有緊迫性 2009-11-2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