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經費公開需破除中庸心態(tài)
2011-07-15   作者:李力言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中央部委的三公經費公開引人關注。昨天,財政部公開2010年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和2011年預算情況,總算使公開三公經費的中央部委邁上了兩位數(shù)。
  較之姍姍來遲者,更多的還是千呼萬喚后來者。按國務院要求,98個中央部門需于6月底前公布三公經費情況。交卷時間早已過去,大部分考生仍未交卷,且態(tài)度模糊。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稱,肯定會公布,具體時間未定,但絕不會是最后一個。不想當排頭兵,也不愿墊底,這樣的中庸心態(tài)很有代表性,也曾經很有市場。但世易時移,這一套在今天恐怕不再那么吃得開了,因為“事情正在起變化”。
  不管是近年來各地的財政公開探索,還是網(wǎng)友對公開的積極圍觀,無不表明透明公開是人心所向,已勢不可擋?梢哉f,公開是必須的,它不會因任何部門的利益而動搖,能否及時公開就成了檢驗各部門是否坦誠開放、正視問題、接受監(jiān)督的試金石。
  公開已成常識,公開的含金量問題卻正日益凸顯。目前已交出的三公答卷中,粗枝大葉有之,語焉不詳有之,藏著掖著有之,但也不乏亮點,被稱為“最詳三公經費”的審計署賬單,及剛剛公布的財政部賬單,在“細”字上有了不小進步。
  審計署公布的數(shù)據(jù),出國(境)費用具體到人,公車費用具體到輛;財政部賬單在“因公出國(境)費預算”方面,特別說明了實際支出增加609.35萬元的三大原因,體現(xiàn)了回應公眾質疑的意識。這些部門公開質量的提高,為后來者提供了范本,值得將其有益經驗總結提煉,形成一套三公公開的具體標準,繼而推動公開進程。但也應看到,即便是這樣的“優(yōu)等卷”,仍與公眾“讓公開內容更具體詳細、明白易懂”的要求有不小距離。
  從長遠看,公開僅僅是“初試”,公開三公經費的目的是為了擠干政府部門的消費水分、發(fā)現(xiàn)消費漏洞、改掉不良消費習慣,在民主監(jiān)督下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珍惜公帑的良好作風,逐步使三公經費回到合理水平。目前從中央部門到地方政府,做得好的也只是剛剛起步,更多的部門甚至連第一步都還沒有邁出。
  當然,從“中庸心態(tài)”到開放心態(tài),從“見光惹麻煩”的疑慮到領悟“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總有一個過程,解決問題更難以一蹴而就,需要公眾的寬容和理解。但“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政府部門應看到精神懈怠的危險,主動參與和推動三公公開進程,尤其是那些至今猶在觀望、懷揣白卷的部門,應該迅速警醒過來,大步向前邁進,勇于接受陽光的洗禮。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曬“三公”經費,學習審計署好榜樣 2011-07-13
· [關注]網(wǎng)民:三公消費披露遲緩難以交代 2011-07-11
· 贊,中央政府公開“三公”支出 2011-07-06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xiàn),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