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應“慢一點穩(wěn)一點”
2011-08-05   作者:劉煜輝(社科院金融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劉煜輝

  國際上“唱空”和“做空”中國的聲浪日盛,對沖基金們開始押寶于2012和2013年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預期。這個事件未必真的會發(fā)生,但只要今天中國經濟中種種不安的因素不斷發(fā)酵,就足以引起金融市場的情緒波動而使它們大獲其利。
  的確,主要國家中還沒有哪個經濟體歷史上每年將一半左右的GDP用于資本形成(投資),中國是個例外。按照今天中國龐大的雄心勃勃的公共投資計劃,這個比例還會進一步提高。經濟學家的邏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未來銀行的壞賬、政府的債務和大面積的產能過剩都會發(fā)生。因為從過去已發(fā)生的情況分析,中國的公共投資基礎設施的效益令人憂慮。
  以鐵路運營為例。鐵道部負債2萬億,每季度虧損近40億,這樣的資產在現(xiàn)代工商社會被認為是雞肋般的累贅。京津城際在2008年8月正式開通后,第一年客流量達1800萬人次,低于預期的3000多萬人次。
  當下中國高速公路網的平均月通車量不到50萬輛,多數(shù)收入不能覆蓋貸款本息,需要政府大量補貼維持。脫離預期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投資形成的產出,要么增加原有經濟的成本,要么形成政府沉重的債務。
  統(tǒng)計局最近發(fā)布的《2011年上半年物流運行情況分析》顯示,中國物流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1-2倍。央視最近搞了個調查,為什么中國的物價高?說是中國的物流成本高,錢都讓中間環(huán)節(jié)收走了。那為什么物流高、公路費多呢?沒有繼續(xù)再問。其實根子還在投資,建成的項目達不到預期的客流量和車流量,所以就支持不了“薄利多銷”的商業(yè)模式,只能多設卡、多收費來補量的不足,從專業(yè)角度講,基礎設施使用率不足本質就是泡沫,專業(yè)術語叫投資的內部隱含報酬率低下。公共投資效率低下的宏觀效應最終都會反映到價格上,這是通貨膨脹的供給面的邏輯。
  當經濟中很大部分的經濟活動處于低效率狀況時,宏觀上的表現(xiàn)是最后財務的負擔都會加到經濟中有效率的部門身上。
  今年上半年財政收入增長了30%,在銀行體系20萬億資金被凍結的情況下,銀行利潤增長50%,我們要問這到底是賺了誰的錢。
  一邊是擴張財政,一邊要緊縮貨幣控制通脹,在政府主導貨幣創(chuàng)生的經濟體中,注定是不兼容的。經濟會陷入一種很“悶”的狀態(tài),中國實體經濟部門的利潤正在不斷被政府擠壓和有泡沫的資本吸走。
  中國過去習慣了“在發(fā)展中解決問題”,這句話本身并沒有問題,但我們卻忽略了成功經驗的歷史背景。12年前,中國經濟還是個小伙子,在全球總量中所占份額小,中國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未開發(fā)的土地以及自然資源,同時全球化紅利張揚,中國可以通過政府的經濟動員力實現(xiàn)投資和出口高速增長;而今天,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了,已經有一個很大的經濟盤子了,還能如12年前一樣激進嗎?
  2003年起中國失去了廉價資源,中國的能源和資源無法應付出口需求和政府的大興土木,而成為了國際大宗原料市場的超級買家。2007年起中國勞動成本優(yōu)勢逐漸失去,不少新興國家勞動力比中國便宜。2010年起,廉價土地優(yōu)勢亦失去了。今天每一項人民幣資產都能輕易地捏出大把水分。
  中國資本回報中來自政府補貼的成分比重快速上升,而今天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yè)卻成為了杠桿率最高的部門。但問題是,政府補貼還能貼多久?
  中國經濟請慢一點,穩(wěn)一點。過去兩年中,新開工的計劃投資規(guī)模累計高達經濟總量的1.2倍。后面還要建數(shù)萬公里的高鐵,數(shù)千萬套經濟適用房,再來一個4萬億水利的投資,再加上地方政府對十二五規(guī)劃中十幾萬億的發(fā)展新興戰(zhàn)略產業(yè)藍圖充滿如火如荼的熱情。人類歷史上還沒有這般改造過自然,“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過去我們思維模式都是“只爭朝夕”,十年、十五年的事恨不得在五年內完成,今天中國需要學會“時間換空間”,盡可能地將五年的事放到十年中去辦。中國今天已經是巨人了,而巨人行走首先要考慮的是“別摔倒”。
  中國投資減點速,出不了什么大事。投資減點速,全球大宗商品或跌個30%-50%,這對于今天的中國制造是急需的,意味著它的競爭力馬上就能恢復。中國經濟垮不了。成本下來,企業(yè)家精神重新振作,私人投資意愿的上升能平滑掉政府刺激的退出。“緊縮會導致中國經濟硬著陸”是極其虛妄之詞。公共投資速度慢一點,私人部門就業(yè)和收入都會轉好,大家都滿意,預期好了,股市就會漲起來。
  長期以來,“中國減速會導致兩三千萬農民工失業(yè)”是流毒甚廣的偽命題。過去兩年的經濟刺激都是打著“增加就業(yè)”的旗號進行的,事實上跟農民工沒有多少關系。
  中國不可能靠投資解決就業(yè)。建筑業(yè)和制造業(yè)領先只是造成青壯勞力短缺和人口紅利快速衰退,另一方面每年有600萬-700萬大學生難以找到工作,40歲以上的勞動者過早退出勞動力市場 。
  中國的未來只能靠產業(yè)結構升級延伸來實現(xiàn)充分就業(yè)。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yè)要起來,將現(xiàn)在的制造中心格局演變成運籌中心,這樣大量閑置勞動力才能被吸收,勞動者報酬才會真正大幅增長。投資拉動的就業(yè),工資增幅肯定是大幅落后于資本報酬的,這是常識性的經濟定律。
  “慢一點,穩(wěn)一點”,政府自身改革多推進一點。其實也很簡單,政府多讓點利,構建一個相對公平的分配結構,中國在未來十五年之內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是概率很大的事件。我們相信中國,也看好中國經濟。
  高鐵事故、債券風波、投資減速……近期一系列經濟事件和現(xiàn)象表明,以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露出疲態(tài),中國經濟正面臨變軌選擇。如何探求中國經濟的下一個增長極?如何保證增長同時實現(xiàn)結構調整?當前內外部環(huán)境都不樂觀,經濟“慢一點穩(wěn)一點”也許是最優(yōu)選擇。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易憲容:當前中國經濟最大風險是經濟“房地產化”
2011-07-22
· 全球去庫存或增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 2011-07-21
· 巴曙松:全球去庫存或增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 2011-07-21
· [金融大家談]全球去庫存或增中國經濟硬著陸風險 2011-07-21
· 中國經濟滯脹和硬著陸概率為零 2011-07-19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xiàn),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臺: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著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