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物價對比的根本目的
2011-09-14   作者:乾羽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最近,一條中美物價對比的網帖被廣為轉載:中國,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美國,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有關中美物價的比較,吸引了不少網友的參與。《人民日報》比較發(fā)現,國外品牌特別是高檔消費品,國內的確貴得離譜,但是公共交通和涉及人工、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國外則貴很多。比如、理發(fā)和醫(yī)療等,國內就比國外便宜。(《人民日報》9月13日)
  盡管,過日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日子過得怎樣,自己最清楚,最有發(fā)言權;但是,畢竟大家的消費存在共同點,比較一下也能起到參考作用,也能對生活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即使中美相距甚遠,消費文化也千差萬別,但是從經濟規(guī)律和生活常識的角度去看,美國的物價水平也能反襯出中國的物價水平,也能對中國的消費起到一些提醒的作用。這也是網友為何熱衷于物價比較的原因。
  但遺憾的是,由于網友的比較會囿于個人的生活經驗,通常會因為信息的片面和有限,而顯得不夠全面和客觀,媒體介入能給人以更客觀的結論。當然,即使是媒體的調查也應該謹慎一些,也應該注意一些容易混淆的問題。
  首先,比較的不應只是絕對價格,還應該有收入水平。對于比較而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復雜的數字放在一起比對,誰貴誰便宜一目了然,物價的比較也是如此。但是,物價比較的目的是為了反映負擔,物價比較的過程中不能忽視收入的水平。如果忽視了收入的差異,單純地比較物價是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的。在比較中美物價水平時不能流于表面的數字,以為數字高就是物價高,數字低就是物價低,還必須考慮到數字對應的收入水平。如此,才能算客觀公正,不至于引起更大的誤解。
  其次,比較的不應只是表面數字,還應該有背后反映出的問題。我的一位記者朋友前段時間剛剛去過美國,回來之后其感嘆的內容,不是美國的物價有多么便宜,而是物價所反映的社會價值觀——物價其實就是一根指揮棒,就是一種社會現象的呈現。為何美國涉及人工和知識產權的產品與服務,會有那么高的價格?這體現了對人和知識的尊重。對于社會而言,最大的財富到底是什么?是人而不是工具,只有人才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所以涉及人工的服務須有高價。而對于社會發(fā)展最大的動力是什么?是創(chuàng)新而不是資本,只有創(chuàng)新才能讓更多的資本實現增值,所以,涉及知識產權的服務和商品也會有較高的價格。這種定價完全遵循著市場的理念。
  其實,價格比較只是一個基本的手段,不是為了得出誰高誰低這樣表面的結論,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了解公眾的訴求,了解定價的規(guī)律。這就需要輿論引導者能實事求是地進行比較,從而得出準確的結論,并作出正確的應對,而不是玩數字游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穩(wěn)定物價 財政政策發(fā)力 2011-09-02
· 8月物價同比漲幅有望回落 專家預計全年漲幅超5% 2011-09-01
· “高物價時代”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2011-08-31
· 穩(wěn)物價在落實 全國人大常委會人員熱議價格調控 2011-08-27
· 專家稱通脹7月達到高點 物價水平有望漸趨穩(wěn)定 2011-08-2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