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參議院11日晚通過了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的法案。在世界經(jīng)濟艱難復蘇的當下,這一不明智舉動足以威脅中美經(jīng)貿大局,進而削弱全球信心。 雖然美國參議院一如外界預期通過了法案,但實際上,在美國政界、商界、學術界乃至媒體輿論界,理性反對之聲仍是主流。 在政界,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批評說,參議院此舉實是出于國內政治考慮,不是一項嚴肅的立法行為。白宮也表示,此舉與美國國際責任相違。人們普遍認為,參議員們在大選前塑造其為選民利益不惜與中國正面沖突的形象,然后將皮球踢給眾議院和白宮。 但從商界反應來看,參議院之舉未得人心。鑒于美中目前一年近4000億美元的雙邊貿易規(guī)模,任何貿易爭端都會導致兩敗俱傷,這對務實的商界來說,絕不是樂見的結果。 在美國學界,主流意見普遍不認同中國匯率低估導致美國貿易逆差這種武斷推論。事實上,人民幣在過去5年升值24%,中國因此成為全球25個新興經(jīng)濟體中,匯率升幅最大的國家,而同期美中貿易逆差并未縮小。 這說明中美匯率爭端實為表象,問題不在人民幣本身。以產(chǎn)業(yè)轉移和貿易開放為標志的全球化,在令多數(shù)人受益的同時,也令少數(shù)人受損。對美國來說,部分制造業(yè)衰退和產(chǎn)業(yè)工人利益受損,與其金融資本運作過度膨脹、實體經(jīng)濟長期受到忽視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全球化體系下比較優(yōu)勢充分競爭的結果。 多年來,中美在全球化大潮中結成共損共榮的利益共同體,兩國合作的“絕對獲益”遠遠超越了紛爭的“相對獲益”。盡管美國國會議員們不時地放大了利益受損階層的不滿,但改變不了中美合作共贏的基本格局。實際上,這次是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第四次提交針對中國匯率的立法提案,但以往類似舉動從未獲得成功,原因即在于此。 無論如何,此次中美匯率爭端凸顯了進一步厘清雙邊經(jīng)貿關系中輕重緩急的重要性。正如多位經(jīng)濟學家所指出,對美國來說,與其糾結人民幣升值幅度,不如尋求更廣泛深入的雙邊市場開放,把解決美中貿易逆差的著力點放在放寬高技術產(chǎn)品輸華限制等增加對華出口方面。 當此全球經(jīng)濟面臨二次探底、復蘇勢頭隨時可能夭折的危險時刻,如果美國議員出于國內政治需要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糾纏不休,其結果勢必影響中美經(jīng)貿合作的大局,也不利于世界經(jīng)濟的復蘇和穩(wěn)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