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白菜一起跌是因為經濟生大病了
2011-11-09   作者:朱大鳴(財經評論員)  來源:國際財經時報
 
【字號

 
  朱大鳴

  這些天來,中國物價體系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換。首先是很多樓盤直接降到成本價之下,引起了眼球效應。另一個細節(jié)是,白菜滯銷,白菜才一毛錢一斤都賣不掉。這些細節(jié)反映的狀況是,金融危機正在蔓延,資金鏈狀況正在慢慢地斷裂。隨著民間借貸追債和討債的風潮興起,中國經濟實在堪憂。
  樓價和物價總是成為百姓心頭大患,是漲亦憂,跌亦憂。但是,貨幣超發(fā)已經成為心頭大患,解決增長的辦法不應當再依靠價格幻覺和貨幣幻覺。然而,隨著CPI增長的數字化“下降”,我們可以推測出未來貨幣放水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消息似乎也在印證這樣的推測。據中國銀行一位管理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四大行10月新增貸款規(guī)模約為1600億元,國務院常務會議后,大銀行如果貸存比指標合格,就可以適度放款了。另外,高層的多次表態(tài)可以分析出這樣的轉變即,政策微調和保增長,可能在隨著經濟形勢日趨嚴峻的形式下,會提上新的日程。
  除了大量的實體企業(yè)陷入倒閉潮之外,鐵道部也被爆向國家求援8000億,工程資金需上萬億。連同保障和其他無數實以凱恩斯主義為名的公共工程,不知道還需要有多少新增貨幣才能滿足這么多嗷嗷待哺的大嘴。
  我們說過,凱恩斯主義的一個前提就是保持貨幣尺度的量度穩(wěn)定,借債和稅收是擴大財政政策的來源。但是,如果開了印鈔機,已經不僅僅是凱恩斯主義的問題了,F在全球其他發(fā)達國家號稱要想辦法保增長,其解決辦法無外乎印鈔票。伯南克已經準備好了再搞一輪Q3,但其實際意義上的印鈔行為,造就開始了。美元購買力的貶值,已經宣告了這一事實,我們不能被虛假的美元指數搞昏了頭。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中產階層和白領為革命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整個世界不太平的最基礎性的因素。
  就中國房地產市場而言,很多人認為是限制買房的政策導致了市場的低迷,但更多的原因在于信貸政策的收緊。銀根收緊,市場根本就無法實現交易。很多人說,現在關鍵是限購令,如果沒有限購令的話,很多人用現金都能買。對于個別人而言,這或許是現實的,但試想,如果大家都這么想,整個銀行體系在資金鏈緊張的背景下能受到了嗎?再說,現在很多資金的實際利息又那么高,樓市的比較優(yōu)勢又在縮小,甚至變成了劣勢。因此,限制貸款的措施,圍堵資金進入樓市,才是最厲害的策略。事實上,政府還有一個利好的策略,即地根。銀根和地根,才是整個房地產市場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這兩個超級核武器的支配下,如果不考慮其它后果性因素,說讓房價暴漲房價就暴漲,說讓房價暴跌房價就暴跌。
  現在所有的生產主體都在想搶奪現金流和貸款,問題是,放出的貸款太多,會導致居民財富實際上的大縮水。一部分人得利,大部分人埋單。
  為什么在每次危機中,農民特別是菜農最容易受損,一個重要的解釋就是勞動在要素分配過程中的比例越來越低,搞貸款的和虛擬經濟的反倒成為最賺錢的行當。這就是金融市場有問題,(注意,不是金融本身有問題,而是我們的市場結構有問題)也是農民和工人,為何會承擔危機的大量損失的重要原因。金融資本可以純得利,而其后果則需要全民為之承擔責任和風險。我們的貸款體系不修正,金融市場的畸形就改不掉。金融市場不但不能為實體企業(yè)提供資金融通的功能,反而會成長吃掉實業(yè)的高利貸怪物,直接擊潰實業(yè)經濟的基礎。紙幣體系脫離黃金之后,這種傾向越來越明顯。
  樓盤虧本賣出白菜價,其意義是一些樓盤的買地和稅收成本太高了,如果就個人而言,這些問題是市場自身能夠解決的問題,但在賣地只有一家的壟斷情形下,定價權在地根和銀根以及“稅根”,其實是最明顯不過的道理了。
  如果銀根松動,樓市遲早會報復性大反彈的。如果銀根不松動,實業(yè)受不了,現在很多有權勢的貸款者就是以實業(yè)倒閉來威脅信貸政策。信貸政策就算松動了,很多真實需要貸款的企業(yè),可能還是貸不到款,而新增信貸落入到一些炒作資金放高利貸資金的袋子里,可能性很大。我們期望中國的信貸制度能夠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一個真實按著市場需求運轉的信貸,才是一個相對公正和高效的信貸體系,才能支撐起經濟的持續(xù)增長,而不是數字式的增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