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條“香港單身青年年收入17.8萬元只需繳納729港元”稅的微博,引起了社會輿論的熱議。
《人民日報》作了調查采訪后,得出了“微博流傳數(shù)據(jù)基本屬實”的調查結論,并就此寫成《算算香港居民的“個稅”賬》一文,登上了昨日《人民日報》的要聞版,該文不僅查證了微博的可信度,還對香港“個稅”為什么低,有什么經驗值得借取進行了探討。
還是昨日,財政部向全社會“公布數(shù)據(jù),稱今年前10個月財政收入已超去年總和。去年全年財政收入是8.3萬億元,對照往年最后兩月通常是稅收集中征繳的高峰月之慣例,初算一下,全年財政收入破11萬億元當不存懸念”。
此時此刻,歐債危機正裹挾整個“歐元區(qū)”,美國高失業(yè)率帶來的社會問題令奧巴馬政府焦頭爛額,新興國家則因通脹率普遍高于中國而備受折磨,聞中國獲如此財政業(yè)績,世界各國政府恐怕很少有不羨慕、不嫉妒的。
對這些現(xiàn)象,該做如何理解?中國下一步的稅收結構調整,我們又該做何期待呢?
因為涉及不同稅制和不同評價參數(shù)的差異,輕率得出誰高誰低難免偏頗。概而言之,近些年來,中國稅收增長幅度較快,基于兩個原因:
其一,稅收增幅直接反映經濟運行與發(fā)展質量。連續(xù)多年,確切講從1994年分稅制至今,稅收連年保持兩位數(shù)增長,多數(shù)年份實際增幅均超同期GDP增幅1倍以上,它的背后,是宏觀經濟運行基本面仍保持著較充沛的發(fā)展后勁。
其二,現(xiàn)有稅制必須實施改革和調整,早已形成“官民共識”,而“有增有減”的稅制改革大方向中,以“減”為主的結構性稅改,計議數(shù)年,近期已在啟動?陀^論之,這也是稅收增長的另一個顯性因素。
稅制改革“有增有減”中的“減”稅也著重于兩條:
一方面,經濟總量坐擁全球第二,且稅收增幅不小,但若用13億人的龐大基數(shù)做分母一除,二者的全球排名仍雙雙在百位之后。這是事實,也是國情——家大、業(yè)大、攤子大、開銷大,有待彌補的新舊民生欠賬總盤子更大——到處需花錢……各種糾結重疊,減稅的操作空間其實并不大。
另一方面,“減”還有直接與間接之分。所謂間接減稅,就是把收上來的稅收用好,借助真正的外部監(jiān)督,最大限度減少“跑、冒、滴、漏、奢、挪、貪、腐”,并將使用賬本和監(jiān)督結果如實公開,這一方面,國務院各部委在今年上半年率先公布了財政預算,有些地方也已經積極跟進,這開了一個好頭,今后需進一步明細。
另外,《人民日報》上述文章還提到了香港的經驗:“摳門”。就我們而言,若直接減稅有難度,則政府在使用稅收時應該也應更為“摳門”,以收獲間接減稅之功效。
國家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為進一步的稅制改革贏得了良機,但若權衡各種增減因素,則這一改革顯然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