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國標何妨以退為進
2011-11-29   作者:劉遠舉(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項目研究員)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據《人民日報》11月28日報道,參與乳品標準制訂的專家表示,乳品新國標初稿由蒙牛、伊利及光明集團等起草。而在正式公布前,反復討論通過的菌落總數、蛋白質含量這兩項關鍵性標準都被推翻。除了指出新標準“倒退”外,專家還呼吁衛(wèi)生部公開相關的會議紀要,讓公眾了解制訂標準的過程。
  奶業(yè)問題是現時社會中的熱點問題,于是社會輿論對此標準的降低群情激憤,顯示出對一個嚴格標準的熱切期待。
  其實,現實生活中人們有對規(guī)則打折的習慣,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人們不懼怕嚴格的規(guī)則,因為反正有潛規(guī)則。所以,很多制訂的時候看起來很嚴格、強硬的標準,最后在潛規(guī)則下都變成了松軟的“灰標準”。而這灰白之差就成了權力尋租的空間。潛規(guī)則行得通了,標準就是松軟的,否則,標準就是強硬的。
  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稍微寬松,但卻嚴格執(zhí)行的白標準,雖然意味著相對于最高標準的一定程度的妥協,但卻一定也是相對于低標準的現實的一種進步。如果高高在上的標準不妥協,在價格一定的情況下,限定一個產品的高質,更可能造成廠家作弊,消費者受損,最終,大眾的福利不會改善。所以,一個能嚴格執(zhí)行的稍微寬松的“白標準”并不是對自身權益的不負責任,而是一種洞察世事的折中。
  的確,在食品安全壓力甚大的今天,廠家追尋一個可以達到的稍微寬松的低標,尋求一個消費者能夠消費得起的低標,從某種程度上看是無奈之舉。我國的平均恩格爾系數已近似東歐國家,但我國的人均GDP卻遠低于歐洲,相對而言,這反映出我國居民花在食品上的錢太少,而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太多。試想如果房價下跌30%,每個月按揭就能省下500-1000元錢,這些錢花在食品上,對食品質量提升的推動效用將是翻天覆地的。同時總體支出不變,而實際生活水準提高。這些都表明,在現有的消費結構下,如果奶業(yè)標準能執(zhí)行,已經算是保住底線。
  不過,底線之上,還大有空間,值得探討一番。
  既然是底線,這個稍微低一些的標準就必須是白的,而不是灰的,必須是強硬的而不是松軟的。這也就意味著:標準制訂的全過程必須透明、公開、民主,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沒有桌下交易,也是對將來實施標準的一個預示性姿態(tài)。如果制訂的過程都遮遮掩掩,那如何能讓人相信這是個稍微寬松但嚴格執(zhí)行的標準,而不再是一個既已寬松但卻仍舊疲軟的“灰標準”?
  之所以奶業(yè)標準引起那么多關注,除了行業(yè)亂象頻現之外,和奶業(yè)的行業(yè)知識復雜、奶業(yè)產品本身難以被消費者有效識別有關。而且,奶產品往往牽涉到幼兒。毫不夸張地說,奶產品在中國已經由一種日常食品變?yōu)榱艘环N高焦慮的消費品。正因為如此,消費者特別依賴標準。那么,就現在出臺的新標準,政府的相關部門的解釋就更為關鍵。而做好解釋工作,就不能僅僅是往網上一放了事,而應順應輿論,放低姿態(tài),用老百姓能懂的方式“主動去適應輿論”,千萬不能老百姓談焦慮,相關部門談技術細節(jié)。
  強硬的嚴格執(zhí)行的白標準,應該是一種底線式的強大存在,不可有絲毫違背。但底線式存在卻有著兩重意味,既意味著中國國情,同時意味著還有和國際接軌的空間;既要滿足一部分人能喝安全的奶,也該保證另外一部分人能喝質量更好的奶。所以,底線的標準有了,同時還得彌補底線標準降低后的不足。
  在底線之上,不能讓廠家同質競爭,都毫無依據地宣稱天然、優(yōu)質、自然牧場等,那么,相關的質量等級認證標準,也應該有,這樣才能引導優(yōu)勝劣汰,不能讓廠家在底線之上一團和氣。制訂出奶業(yè)產品分級認證的標準,可以讓老百姓一眼看到包裝上的等級標志,能放心、明明白白地消費。而這種等級標準,實際才是一種對老百姓來說通俗易懂的解釋。試想,既然雀巢可以對奶農的奶分級,為什么消費者就不能有權了解這一點呢?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消費者用腳投票能逼出乳品高標準嗎 2011-07-05
· 食品行業(yè)關注快消品 乳品 肉制品 2011-05-20
· 光明乳業(yè)打造亞洲產能最大乳品廠 2011-04-20
· 代表委員“支招”國產乳品質量安全 2011-03-04
· 不合格進口乳品中嬰幼兒奶粉占7成 2010-11-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