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帶來的全球化對中國過去10年的貢獻可謂居功至偉,全球化紅利與中國人口紅利的完美結合,將外貿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引擎,造就了比改革開放頭20年更輝煌的“黃金十年”。 入世10年之際,在充分肯定入世帶來成就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過去的發(fā)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中國的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正在喪失,不斷出現的“民工荒”已經昭示,農村富余勞動力已不可能無限供給;與此同時,能源、資源、環(huán)境、土地等要素的制約日益明顯,脆弱的生態(tài)和有限的資源已難以支撐外貿的持續(xù)高增長。退一步說,即便在下一個10年,中國的資源、環(huán)境、土地等要素足以支撐“中國制造”的持續(xù)膨脹,持續(xù)低迷的世界經濟也難以為中國提供足夠大的市場。那么,下一個10年,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什么? 從國內經濟增長的動力來看,過去10年,房地產、汽車兩大支柱產業(yè)的大發(fā)展,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然而,下一個10年,房地產業(yè)恐怕風光不再,而受城市交通擁堵等因素影響,汽車市場的需求也會日趨飽和。那么,下一個10年,新的增長點在哪里? 站在入世10年這個節(jié)點,中國在繼續(xù)擴大開放的同時,其實應該更多地向內看,即更多地通過經濟體制改革,釋放國內的需求和增長潛力。決策層已經清醒地意識到這一問題,高層領導已在多個場合強調,要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減少行政審批,降低市場準入,促進民間投資增長,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的干預,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應該說,這些表述都極為精當,也正中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諸多問題的癥結。必須認識到,在過去10年的發(fā)展中,經濟增長掩蓋了許多體制矛盾,使得許多重大改革一再延宕。如果一些長期性的機制問題得不到解決,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動力就會明顯不足。所以,下一個10年,只有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才能釋放出更多的經濟增長動力,才能逐步提高我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產業(yè)的轉型升級。也只有通過這一系列改革,才能提升中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對外開放水平,讓中國在更高水平上參與國際競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