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的質量問題近來屢遭曝光。日前武漢的一處保障房出現墻體裂縫、屋頂漏水等質量問題,相關部門卻聲稱不負責質量問題。對于驗收方面的疑問,相關人員稱由于技術原因,驗收的很多質監(jiān)程序是通過檢查樣品來完成的,而送檢樣品的質量和現場成品的質量往往存在出入。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家稱,現場檢測同樣也存在問題,往往是用目測。而偷工減料、施工搶工期、草草驗收,很多都是建筑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 未來五年,中國政府計劃建設3600萬套保障房,使保障性住房的覆蓋率達到20%。比起2010年的不足1.6%的保障房覆蓋率,這在關注民生上真是大大跨越了一步。截至10月底,全國城鎮(zhèn)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工已超過1000萬套。如此巨大的工程,資金籌措自然成為一大難題。關于資金來源,住建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今年1000萬套保障房的任務,有8000多億是通過社會機構的投入和保障對象以及所在的企業(yè)籌集。剩余的5000多億的資金,將由中央政府和省級人民政府以及市縣政府通過各種渠道來籌集。地方的巨額土地收入如不能及時輸血保障房,保障房的建設情況令人擔憂。 如此看來,數量指標是硬性的,并且直達地方政府,與其政績掛鉤。一旦資金出現緊缺,質量自然就成了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指標壓力和資金局限下,開發(fā)商也就有了在質量上大打折扣的借口。他們或有壓縮建設成本,有時甚至偷工減料,搶工期節(jié)省人力開支,也是其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如果地方政府的主導思想是以速度為業(yè)績,那就更會對其大打質量折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形成放水的默契。這樣的保障房,保的是民生,還是地方政府的政績? 難道保障房花的不是百姓的銀子嗎?就可以漏水裂縫嗎?如果保障房不能保障基本的安全,何談惠民?保障房建設不但是惠民工程,亦是良心工程,工程質量涉及到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危。 要真正讓百姓住上放心房,不能僅僅依靠企業(yè)自律,而應該把政府責任放在首位,所有工程最終質量要有政府出來保底,對保障房的考核要重數量更要重質量,實行嚴格的責任倒逼制。為了確保保障房建設的質量,必須健全完善驗房機制。嚴格執(zhí)行分戶驗收制度與監(jiān)督問責機制,分戶驗收不合格,不能進行住宅工程竣工驗收。驗收環(huán)節(jié),邀請保障房業(yè)主參加,強化公眾話語權,善用群眾監(jiān)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