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05-09 作者:唐鈞(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東方早報
|
|
|
在媒體上,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人會出來玩以國人的“幸!奔捌浣x詞為主題的“數(shù)字忽悠”游戲,而其結果無一例外總是招致“被幸福者”的憤怒。正如一位網(wǎng)友所說,看到此類奇文,就像吃了一只蒼蠅,真想抽炮制者一大嘴巴子。 不過,最新的“數(shù)字忽悠”可是玩大發(fā)了,居然漂洋過海到了美國邁阿密!哆~阿密先驅報》在五一那天討論了這么一個話題:在中國一個月掙475美元,如何過得舒坦?其中提到,中國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很低,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或者工廠新招的工人每月只掙475美元——這是按照現(xiàn)在的美元匯率換算出來的,合人民幣就是3000元。 《邁阿密先驅報》的文章說:那些起薪為每月475美元的中國人,并沒有過著大多數(shù)美國人想象中的節(jié)儉生活。青島一名在私企上班的25歲女孩成為上述說法的例證:她喜歡買新衣服和鞋子,平均每月在這上面花300元至500元;她還在上個月剛申請了健身卡,花了900元,可以用一年;周末她會去看電影或跟朋友們一起購物。 然后,這個女孩的故事在《外媒關注我國生活水平:月薪3000元過得舒坦》的大標題下,被“出口轉內銷”了——“不止是美國人羨慕中國人,北京、上海這些大都市的人,時常也會羨慕那些在小城市月薪3000元左右的人。” 在中小城市,月薪3000元且一個人自己花是有可能過得很瀟灑。但問題在于,在這些中小城市中,究竟有多少人月收入可以達到3000元呢?就拿上述故事的發(fā)生地青島來說,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567元,平均每月2381元;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為32763元,平均每月2730元。按3000元人民幣或475美元的標準,都不達標。還要說明的是,這類統(tǒng)計數(shù)字通常是把大部分外來人口和農(nóng)民工排除在外的。 眾所周知,官方公布的中國居民收入,每每是平均數(shù)。與中國民生相關的數(shù)據(jù),用統(tǒng)計學術語表述,實際上大多是“偏態(tài)分布”的。更接近事實真相的是收入或工資的“中位數(shù)”,但統(tǒng)計部門一般是不公布收入或工資的“中位數(shù)”的。今年年初,國家統(tǒng)計局“首次”公布了收入中位數(shù),201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shù)是19118元,而平均數(shù)則是21810元,兩者相差2692元,后者比前者多出14%。這也意味著,在平均線以下的人可能要占到60%~70%;若以3000元劃線,可能75%的人月收入都高攀不上。中國中小城市的普通居民,居然在遠隔重洋的邁阿密“被舒坦”了一次。可想而知,這會引來金融風暴之下的美國人多少羨慕忌妒恨啊! 至于中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居民收入,前段時間有過討論,據(jù)說收入如果是稅前10000元,會活得很累:個稅和社保要交1800元上下,房租2500元,各種服務費用1000元,交通600元,吃飯3000元,衣著600元,其他不可預料的開支500元——沒了。如果一個人自己單過,累是累,但還湊合。如果成了家、生了孩子,即使夫妻倆能掙20000元,也會累得只能到“亞健康”圈子里呆著去。 初看這些數(shù)字,覺得有點夸張。但最近的兩次體驗,真讓我慚愧:一次是在成都機場,去早了,就在商店里隨便逛逛,看到一件背心,覺得還挺合適。一問價,2700元,登時把我給震到了。勞動節(jié),到一般認為是工薪階層購物的北京王府井百貨大樓,想再看看背心,一問價,2800多元。算是搞活動讓利,降到2300多元——這下不得不承認自己OUT了。 像這樣的“數(shù)字忽悠”,應屬明顯蔑視中美兩國人民智商的“謠言”,但似乎從來就可以堂而皇之、肆無忌憚地招搖過市。事實上,其對民心的戕害,卻比我們通常認為的那類謠言,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時,這還為“人民幣被低估”的“外謠”做了虎倀。
|
|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