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深圳市25家市直機關的公務員走上街頭,開展50余項形式多樣的便民利民志愿服務,其中擦鞋成了志愿服務展中人氣很旺的項目(5月21日《中國青年報》)。 對于公務員“為民擦鞋”,有人批其“作秀”、“不務正業(yè)”,不過,只要不影響本職工作,公務員抽出點空余時間為民眾提供額外服務,是好事一樁。其實,類似這種公務員“不務正業(yè)”在國外也有,例如,總統(tǒng)在慈善晚會上當接線員,市長親自上街掃地等。公務人員應以為納稅人服務為榮,而不僅局限本職。 令人擔心的,是“為民擦鞋”之后,公務員能否將這貼心服務納稅人的態(tài)度,帶到其日常工作中去,貫穿其職業(yè)生涯的始終。 當下,仍有不少政府機關的服務意識依然淡漠,政府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依然存在,在許多民眾中存在著害怕與“公家”打交道的心理。可見,讓公務員偶爾上街從事“擦鞋”等志愿服務并不難,難就難在讓謙卑與關懷的服務精神在公權機關真正普及。 公務員在政府機關供職,一舉一動影響著民眾利益,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哪怕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現(xiàn)代政府,公務人員理應擺正自己的位置,給納稅人以無微不至的服務。 把納稅人當成“上帝”,正是公眾對于公務人員的期待。為民辦事少一些教條,多一些人性化,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平等尊重,作為一個公務人員,理當將此作為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為民擦鞋”固然是好事,但不能止步于此,公務員應當將此作為日常工作的對照,將“為民擦鞋”精神發(fā)揚光大。同時,提高公務員的服務意識,也不能全寄望于其個人的責任心,應在制度上強化對公務員服務民眾的考核和監(jiān)督,如建立嚴格的行政投訴制度,讓人大代表、新聞媒體參與監(jiān)督等等,如此,硬性制度保障下的“要我服務”,比起基于公務員自覺的“我要服務”,顯然要可靠得多。
|